初中数学说课课件(1)
学法分析
情景引入
作业布置
新知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例题讲解
环节一、情景引入
月亮与 太阳的 圆形轮 廓有哪 几种位 置关系?
环节二、新知探究
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归
纳
两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
相交
相切
外离 内含
相交
外切
内切
两圆的位置关 系中两圆圆心 距与两圆半径 间有怎样的数 量关系?
结
论
设两圆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R>r.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圆相对运动产生“交点个数” 的形成过程及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的数 量关系 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互相交流 探索出圆和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及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 数量关系 的过程。
教法分析
1、情景教学法:展示日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 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有充 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探索与讨论。 1、自主探究: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 学生去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增强集体观念。
环节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P101练习2、3; 选做题:教材P103拓广探索17
谢谢指导!
再见!ຫໍສະໝຸດ 1、你学会了吗? 如果两圆只有两个交点,则这两个圆________ ; 如果两圆没有公共点,则这两个圆__________; 如果两圆有唯一公共点,则这两个圆________。
填空题:1.⊙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4,设d=O1O2 : (1)当d=8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当d=7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当d=5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4)当d=1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5) 当d=0.5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6)当d=0时,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图 形
性质及 判定 外离 d>R+r
公共点 个数
外切
d=R+r
一个
外离 -r <d<R+r 内切 R
d=R-r 内含 d<R-r
没有
没有
两个
一个
两个圆一定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两圆连心 线.当两圆相切时,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当两圆相交时,
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环节四、例题讲解
例3 如图,⊙O的半径为5 cm,点P是⊙O 外一点,OP=8 cm.以P点为圆心作⊙P与⊙O相 切, 则⊙P的半径是多少?
解:(1)设⊙O与⊙P外切于点A, 则 PA=OP-OA 所以PA=3 cm, (2)设⊙O与⊙P内切于点B, 则 PB=PO+OB 所以PB=13 cm.
B
O
A
P
环节五、课堂练习
两圆外离 两圆外切 两圆相交 两圆内切 两圆内含
d Rr
d Rr
Rr d Rr
d Rr
d Rr
圆是轴对称图形, 两个圆是否也组成 轴对称图形呢?如 果能组成轴对称图 形,那么对称轴是 什么?我们一起来 看下面的实验.
环节三、课堂小结
两圆五种位置关系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2、了解两圆的五种关系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 数量关系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两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 想象、分析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索两圆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 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课题名称: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说课人:张起浩 单位:二十一中
说课程序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直线和圆的位 地位作用 置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 面上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对圆的知 识应用的基础,也为今后到高中继续研 究平面与球的位置关系,球与球的位置 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 容是至关重要的,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