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与式方法的运用

参与式方法的运用

参与式方法的运用问题一:参与式方法的基本理念在生活中,每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而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是由他(她)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他们的文化背景、成长过程、只是、阅历、经验乃至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决定的,而且,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通过一些活动和大家的参与,我们有机会了解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学习丛各个角度和层面看问题,并且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以便我们能能够对事物有接近全面、准确的认识,这就是参与式学习的理念。

参与式的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众所周知,每个人所掌握的只是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参与式学习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传统教学法,老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绝对权威;在参与式培训中,培训者与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从性质上看,传统式学习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参与式培训师参与者主动学习的过程。

参与式培训师以SARAR为基础的。

所谓的SARAR,大致说来就是:培训者对参与者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运用各种活动,使参与者在彼此的信息交流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提出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

SARAR的具体含义是:Salf-esteem,即“自尊”,指参与者自身的价值观和权力应受到尊重,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应得到承认。

Associated Strength,即“集体力量”,指运用小组活动,使人们在小组中互相启发、交流、充分发挥每一个的能动作用。

Resourcefulness,即“足智多谋”,指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智慧,为参与式培训提供良好的气氛。

Action Planning,即“活动计划”,指应该设计出有特定目标的培训活动。

Responsibility,即“责任感”,指通过尊重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者建立起对培训目标及内容的使命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培训成果。

问题五:参与式培训的原则基本原则:平等、尊重实现基本原则的要求:u 参与者与培训者之间、参与者之间、培训者之间都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彼此做到:不批评、不指责,多鼓励多肯定、积极主动分享、交流信息和思想;辩论时对事不对人。

u 培训者积极协助参与者。

协助参与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潜能,这样,他既能提供信息分享,又对培训成果有拥有感和成就感。

u 灵活和创新事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进行参与式培训时,应及时补充重要信息,及时修改和调整培训计划。

运用参与式的方法是,没必要墨守成规,应充分u 树立责任意识并懂得自我反省不断回顾和反思前面的行动,不仅可以强化学习,还可以从中找到不足,并努力做到更好,让每个成员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从而培养个体对团队的责任感。

问题六:培训活动中参与者的参与程度参与式一个个体主观能力、意愿与参与的条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而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参与能力和意愿,不同的环境对个体的参与提供不同的支持和条件,所以,参与者的参与程度是有所区别的。

参与者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的观点,也应该被展示出来,以便进行讨论和澄清;矛盾和不愉快的情绪一定要尽快得到解决;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出现,如发言太长,应及时阻止。

u 小组工作的要求培训地点和教师布置要符合参与式培训要求;记录培训内容的大白纸应贴教师周围的墙上,以便参与者了解、讨论;培训小组的角色分工要明确、具体、培训员、协同培训员、观察员,各有各的职责和任务;培训时间安排要准确。

u 交流小组工作接受的要求交流小组工作结果应当面对全体参与者进行;结果汇报员的语言表达应简练、准确、汇报过程中应与其他参与者有目光的交流;小组工作的结果展示,除了使用文字的方式外,绘画、折纸、角色扮演、歌唱等创造性方式提倡。

u 对培训员的基本要求认同参与式理念,相信参与式培训的效果并笃行参与式方法;参与式培训前,培训小组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备课、材料准备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员要持续地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

u 保证真正参与的要求培训员不操纵整个参与培训的过程;培训员要给予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课程并引导课程,但是居高临下的教导口气是绝对被禁止的;每次培训的开始,必须对本次培训的内容有清楚的解释,并用文字记录在大白纸上;引导培训的过程不偏离主题,朝着设定的目标努力。

u 加强参与式方法、参与性理念和内容的要求倾听并参与参与者的讨论,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问题;当参与者需要帮助时,及时为他们指引方向,提供资源,使其有能力自己去解决问题;当使用一种参与式方法,但效果不够理想时,应及时调整方法和培训设计;鼓励参与者运用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激发参与者的创造理,以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八:常见的参与式培训方法下面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参与式培训方法。

1、打破坚冰什么是打破坚冰: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打破坚冰是参与式培训最初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尽快熟悉起来,以利于随后的培训顺利进行。

如何打破坚冰?自我介绍、热身运动、充电游戏。

2、站立场什么是站立场;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站立场是一种不太激烈的辩论活动。

学员在活动中有机会对某一问题明确表示自己的立场。

活动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场地,以便学员站成一排。

如果场地不够,或者培训者认为分组来做更好,可以让一部分学员做活动,另一部分从旁边观看。

如何进行站立场?在教室中画一条长长的直线,做一个“极为赞同”的标记,一个“极为反对”的标记,把它们分别放在直线的两端,中间表示“中立”。

培训员提出一个观点,请学员思考是赞同还是反对,并请学员按照自己赞同或反对的程度,站到直线的不同位置上去。

然后请学员说明他们选择那个位置的理由。

他们可以寻找各种理由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分别站在线上三、四个不同位置的学员都说完自己的观点之后,问问学员:有没有人想换个位置。

提示:活动开始之前,一定要请学员注意: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即便是出现分歧,大家也要彼此尊重。

时时注意提醒学员: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一定要听完。

等到所有或绝大多数的看法都已经说完,再结束活动。

注意不要出现某位学员独占发言权的情况。

3、角色扮演什么是角色扮演;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所谓角色扮演,就是请学员即兴表演小品。

活动目的在于让学员尽快熟悉陌生的情境或事件,并对该种情况产生切身体会。

例如,在一个遭到抢劫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学员通过扮演受害者,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身为受害者的痛苦。

如何进行角色扮演?u 跟学员在一起:-- 确定要表现的主题-- 确定要表演的场景,分派角色u 跟学员一起确定参加表演的和做观众的学员人数;是分小组表演,还是全班一起表演。

鼓励害羞的学员发表意见。

u 跟学员一起确定表演形式。

例如:讲故事、小品或者模拟法庭、辩论等。

u 给学员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当时的情境和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需要把桌椅搬开,可以利用这个时间。

)u 学员表演。

u 等表演到了关键时刻,打断一下,问问表演者和观众对剧情的了解。

u 表演结束之后,一定请学员思考一下刚才经历过的一切。

这样,角色扮演就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也成为一中学习的过程。

设计角色扮演时,务必留出回顾的时间。

回顾一下活动目的和其中的学习要点。

u 如果角色扮演的效果不太好,与学员讨论如何改进。

如果效果很好,可以在以后的培训中多次使用。

提示:u 由于角色扮演模仿了现实生活,所以有些问题可能无法作出简单的回答。

向学员说明:不一定所有问题都有固定答案,出现分歧是正常现象。

u 进行角色扮演时,培训者要特别注意学员的社会背景,尊重他们的感受。

4、小组讨论什么是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把全班分为二人小组或多人小组,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员快速产生很多想法,或者启发他们根据自身经验,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如何进行小组讨论?u 在分组之前,培训者先要想好一下问题:是否要依照学员能力来分组?是否要男女混合分组?是否要让关系好的学员一组?有时候也可以随意分组。

u 如果教室里的桌椅都是固定的,可以让学员转过身去,和后排的学员结成一组。

u 如果要求小组报告活动结果,应该在一开始就告诉学员,以便他们选择报告员和记录员。

u 组织活动:讲清楚小组的任务和讨论时间,请同组的学员坐到一起。

u 小组进行活动时,培训者:-- 退到一边,但随时可以让学员找到。

-- 注意各组的讨论情形,但尽量别去干预,除非发现有的小组弄错讨论主题或请求帮助。

-- 尽量鼓励小组把讨论进行下去。

-- 二人小组比多人小组更容易打断,不要轻易打扰他们。

u 小组报告: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组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

u 评估:询问学员:活动是否有效,他们有什么收获。

如果学员不满意,跟他们讨论应该如何组织活动。

尽量采纳学员的意见。

5、头脑风暴什么是头脑风暴?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头脑风暴是一种鼓励学员运用创造性,迅速激发出大量想法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特定问题,也可以用来回答提问。

比方说,如果要培训国籍权部分,就可以用头脑风暴活动开始。

给出一个问题:“如果政府要剥夺一个人的国籍,您认为可以有什么理由?”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用到这种方法:u 为某个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

例如,如果学员之间出现了争论,可以请全班做一次头脑风暴活动,来寻求解决。

u 即将引出新的主题时。

请学员做头脑风暴,联想一切与该主题有关的事物。

这样可以很容易引起学员对于该主题的兴趣,同时激活他们现有的知识。

u 需要做一个创造性的练习时。

例如,可以给出一个未完成的故事,请学员们设想各种可能的结尾。

如何进行头脑风暴?u 确定头脑风暴的主题。

根据这个主题来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

把问题写在大白纸上。

比如“怎么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等问题。

u 请学员不假思索地说出各自的想法。

将所有答案都写在大白纸上。

u 不要对学员的答案发表评论。

也向学员们说明,不要对别人的答案发表评论。

评论要留在活动最后才能做。

u 鼓励每个学员都发言,但不要强求,比如要求学员轮流发言等等——这样也会压抑创造性。

u 尽量请学员来记录答案。

同一答案出现重复时,在答案上做一标记即可。

u 如果有的答案不太明确,请发言者或其他学员进一步明确,但要注意:务必要补充者和原来发言者的意见一致。

u 记录所有的新想法。

尽管最有创意或最鼓舞人心的提议常常是最有用,也是最有意思的。

但也不要因此忽略了其他的意见。

u 所有的发言都结束之后,培训者引导学员回顾并作评论。

6、集体讨论什么是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讨论在参与式培训中是一种很有效的交流方法。

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员队已知事实进行深入分析,还可以练习轮流发言和倾听别人意见等集体学习的技巧。

培训者要成功地组织一场开放式讨论,一定要让教室里保持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安全”气氛。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有很多方法,比如请学员制定“讨论规则”,大家可以就如何发言与倾听别人的发言达成共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