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前病人的评估及准备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前病人的评估及准备
整理版
6
A.伴随疾病
心肺疾病 肝脏疾病 糖尿病
整理版
7
心肺疾病:
严重的心肺疾病是内镜操作前需要重点考虑的, 此类患者检查,尤其是无痛内镜检查时的风险会 增加。因此在内镜诊疗前应尽量将心肺疾病控制 在较平稳水平。
凡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内镜操作时应该注意脉 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并给予鼻导管吸氧 尤其是长时间的诊疗操作时更要注意观察。
11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原则:
1. 操作者应对所用的镇静,镇痛的药物用量和 用法充分了解;
2. 减少镇静药物的初始剂量,一般为同等健康 患者用量的一半;
3. 小幅度逐渐增加镇静药的剂量。
整理版
12
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经常会有恶心、腹胀以及排便习惯改变 等消化道症状,对这类病人空腹进行胃肠镜检查和 肠道准备时应谨慎。如不重视,有可能引发低血糖 或对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带来影响。
整理版
18
3.术前抗生素的预防应用
大多数内镜操作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很低,因此对 发生感染低危险机率的操作一般不需要预防性应 用抗生素。
某些内镜下特殊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将增加。 如经皮内镜下造瘘术(PEG),术后创口感染是最
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4%-30%左右。
整理版
19
治疗性操作容易导致菌血症:
3. 诊断性操作(无论是否活检),通常无需改变患者的抗 凝治疗;
4. 治疗性操作,包括息肉切除、括约肌切开、食管扩张、 曲张静脉硬化以及套扎治疗,放置鼻饲管等,通常需要 在术前3-5天中断口服的抗凝治疗,并根据情况改为静 脉抗凝治疗药物。
整理版
17
过敏史
术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包括抗生素、 镇痛镇静药物及其他特殊药物等。
整理版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师需向患者说明操作的名称、过程、适应症和危险性, 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可选择的替代方法等,交谈中 要充分考虑病人及家属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尽量用普 通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进行说明并鼓励其积极提问,切忌使 用过多的医学术语,以确保其完全理解同意书中的所有内 容
整理版
4
内镜操作是一种强有力的诊断和治疗 手段,但并不能代替细心的观察和对 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
内镜操作需要适当的胃肠道准备,目的在于使 内镜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减少术后并发症。
除急诊内镜外的所有内镜检查,在无明显禁忌 症的情况下,均需消化道准备。
整理版
22
(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检查前6 h患者应当禁食固体食物, 检查前4 h禁食流质(必须因服用药物而饮
用的水除外)。
如果怀疑胃排空障碍,禁食的时间应当适 当延长。
一般糖尿病患者需从术前1天起随时监测血糖并相 应调整胰岛素用量,检查当日对药物做相应调整
整理版
13
1. 上午的操作,口服降糖药可以暂停,直到操作 结束;下午的操作,口服药可以在清晨用小口 水送服。
2. 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只用每日常规用量 的一半。
3. 术前和术后常规要检测血糖浓度,并做出正确 的评估和处理。
整理版
8
对身体内植入起搏器或者体内心电复律 除颤器(ICD)等装置的患者,应慎重 选择电灼术,因为此过程中产生的电能 可能引起起搏器或除颤器的功能异常。
整理版
9
对于此情况,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操作中严格监测心率; 2. 把接地电极放在腿上(远离起搏器或ICD); 3. 操作前暂停ICD工作,操作后重新检查其功能; 4. 带有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的电凝电切导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Hale Waihona Puke 前 病人的评估及准备整理版
1
前言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治疗内镜临床应用的增 多,在给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其风险也逐渐增大。临床 上因为内镜操作前期准备不充分而出现的问题,引发的医 疗纠纷也日益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镜检查和治疗的安 全性及有效性,术前充分了解所要完成的内镜操作给患者 带来的利弊,全面评估病人的状况和完善的准备,以及与 病人及家属的沟通,都显得尤为重要。
整理版
2
1.内镜操作前评估 —选择适当的检查或治疗方式
内镜检查和治疗前期准备:
根据病人疾病的性质,年龄和全身状况,选择 适合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方法。
对所需采取的操作方法潜在危险性和疗效进行 正确评估,尽量选择操作风险最小而患者受益 最大的方法。
对病人术前的身体状态,术中的承受能力,以 及术后恢复情况等都应该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 析,把以上内容向病人和家属交代清楚并体现 在文字材料中,即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 食管扩张术(22.8%) ②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15.4%) ③ ERCP支架植入术(11%) ④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8.9%)
整理版
20
对以上几种内镜操作,目前建议需要在术前或术后当日 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研究表明应用抗生素可以把感染的危险性降低17.5%。
整理版
21
4.术前病人消化道准备
整理版
5
2.病人术前评估
所有的内镜检查和治疗须被看成是一种侵入性方法, 因此保护病人,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极其重要。
当所需操作一旦确定之后,注意力就应该放在如何确 保病人的安全,顺利的完成操作上。
除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外,还应该对病人的伴随疾病及 最近的用药史和过敏史做一个简单扼要的询问。
若需无痛胃镜,则还需要事先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
致大量电流释放,以减少对起搏器功能的影响。
整理版
10
肝脏疾病:
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前准备应该十分的小心。 肝功能异常会使药物的清除半衰期延长。此类病
人应用麻醉剂和镇静药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并发 症,尤其应该注意有无呼吸抑制情况,当患者存 在张力性腹水、肝性胸水或肝肺综合症时,更应 该高度警惕。
整理版
对于许多操作而言,单独行局部咽部麻醉 已经足够。
整理版
23
(2)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整理版
14
B.对一些特殊用药史的评估和对策
整理版
15
抗凝剂
有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需长期进行抗凝治 疗,这类病人因为药物所致的出血倾向随 时会使简单的内镜操作变得复杂。
整理版
16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提出以下原则:
1. 如为择期操作且抗凝治疗是短期的,一般应推迟到患者 停止抗凝治疗后进行;
2. 如为急诊操作,则需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来扭转抗凝机制 (目标是使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