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2020—2021学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5.分布
(1)沿海地区:⑨ 科技园区 型。 (2)沿边地区:⑩ 贸易导向 型。
(3)内地:与⑪ 军工
关系密切的产业。
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 区域。读我国部分城市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现状表,回答1~2题。
城市
临空经济区
产业现状
北京 首都临空经济区 广州 花都空港经济区 成都 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
(6)陆地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建筑的建设;地处珠江 入海口附近,淡水充足;水面宽阔,可提供足够的航道宽度 和抛锚空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腹地极为广 阔。
答案 ①铁路 ②长江 ③高新技术
发重点。
①沿海地区以
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和高新技术
产业。
②沿边地区依靠国家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
的产业。
③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
有密切
关系的产业。
答案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贸易导向型为主 军工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知识技术、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
1.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沪宁杭
京津唐
辽中南
珠江三角洲
工业特色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有利条件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
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
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 业基地
地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 以北京、天津、唐山
州、无锡、常州、杭 为中心
州、南京等
工业结构以轻型及精 钢铁、化工、机械、
密机械、轻纺、电子、 轻纺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
点是( )。
A.科研人员比重大
B.产品更新换代慢
C.研发费用比例小
D.运输成本比较高
【解析】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人员比重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研发 费用比例大;由于产品体积小,质量轻,单位产品运输成本低。
答案
A
读环渤海三省二市2010年产业结构表,回答3~4题。
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微电子、生物医药等 航空物流、商贸、航空维修、电子、精密制造等 航空制造、教育、科研产业、医药、光电等
1.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 B )。
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②航空依赖程度高 ③物流速度快④产
业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产品附加值高、 能源需求量大,但是由于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因此对交通和物流 依赖程度较高。
2020—2021学年《中国 的经济发展——工业的 分布与发展》导学案
2020/10/12
1.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 布,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和影响。
一、工业与我们
1.概念: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料(矿 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① 国家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② 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 的根本保证,而且与 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拥有吞吐能力大的众多港
优势
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 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 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 型企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 地带;经济发达,技术雄厚,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 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 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 是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能源资源丰富,兰新铁路西段已 与中亚铁路接轨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1.铁路沿线:③ 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 等铁路沿线。 2.黄河流域:④ 能源 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⑤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等城市为中心 的沿江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 江三角洲地区)、⑥ 经济特区 和沿海开放城市。
化工等工业最为突出
雄厚的技术力量,发达 有丰富的煤、铁、石
的水陆空交通
油、海盐等资源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老工业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
基地
地
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
鞍山、本溪、抚顺、辽阳 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各
等
城镇
有鞍山钢铁公司、抚顺煤 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研究开发费用在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3)产品更新换代快。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所占比例大,北京、上海是核心地带,中关 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区不断由点状向块状、 带状格局转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重庆、成 都、西安、兰州等城市都已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北京的⑦ 中关村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产业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⑧ 更新换代 快。
3.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4.分布特点: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答案
B
工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有哪四大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案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条件:①均位于我国东部 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同各个国家友好往来;铁路、公路、水运 、管道等运输方式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②当地及其邻 近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煤、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 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 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 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开放城 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乙 ,乙
。 。
答案
(1)轻工业占优势、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 (2)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 能源和水源不足
(3)乙区域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缺乏 B.人才缺乏 C.市场狭小 D.经济结构单一
(4)甲、乙两区容易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分别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辽宁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 23.5 75.5
1.7 53 45.3
12.8 52 35.2
9.5 55.8 34.7
9.3 52 38.7
3.使北京与其他四省(市)产业结构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职能
B.交通运输条件
C.劳动力素质
D.矿产资源条件
,
。
答案
(3)D (4)水旱灾害、台风等 寒潮、水旱灾害等
(5)城市②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败也萧何”,该城市应如何发展?圈内)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计划在此建设大港口,请分析此处建设大港口的区位条件。
答案
(5)资源 在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大力发展非 资源型产业,避免经济结构单一。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产业结构差异的因素。北京市的功能定位是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因此产业结构中比重最 大的是第三产业。
答案
A
4.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 素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技术力量雄厚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环渤海地区煤炭、石 油、铁矿石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
重点在钢铁、石油化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工、海洋化工、电子、 适当限制耗能大、当地又
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 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等工业
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 工业和制造业,外引内联,开拓 国际市场
2.三个工业地带的特点
东部沿海 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 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 沿线工业地带
工业中心
包括:4个工业基 地,5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开放城 市,5个经济开放 区
(3)地区发展差异: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 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 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多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发展与军工有密切 关系的产业。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我国的分布。读图, 回答1~2题。
1.该公司在我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
矿、大连造船厂和化工厂 制造,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
等大型骨干企业
制造业
雄厚的基础,丰富的煤、铁、有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石油资源
方法的优势
不利条件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水源缺乏
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
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 外引,加强新技术、新 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 拓国际市场
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 上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工业发 展的前景广阔。小浪底水利枢纽、 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国家西 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其发展注入
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
新的活力
前景
高新技术产业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为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带,①是
心是
;②是
,其中心是
是
,其中心是
沪宁杭工业基地,有以武汉为中心 的钢铁、轻纺等基地;以宜昌、重 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基地;以 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 ;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