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2017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ⅪB、因子ⅫC、因子ⅦD、因子ⅢE、因子Ⅴ2、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凝血过程()。

A、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B、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C、内外两条凝血途径的根本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因子不同D、血小板参与内源性凝血E、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因子Ⅺ被激活到Ⅸa-Ⅷ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3、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Ⅷ、Ⅸ、PK、HMWKD、因子Ⅻ、Ⅺ、PK、HMWKE、因子PK、Ⅶ、Ⅺ、Ⅻ4、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 的意思是()。

A、脂质和钙的运动B、糖蛋白和蛋白质的运动C、血小板花生四烯酸D、磷脂酰丝氨酸E、脂类及膜蛋白5、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6、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PF3的作用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Ⅰa/Ⅱa复合物7、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A、损伤组织因子ⅢB、血小板聚集C、接触激活因子ⅫD、磷酸脂粒表面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8、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ⅩⅢE、以上都是9、启动外源性激活途径的物质是A、Ca2+B、因子ⅢC、因子ⅦD、血小板因子ⅢE、因子Ⅻ1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C、巨球蛋白血症D、组织液混入血浆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1、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A、是丝氨酸蛋白酶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C、激活血小板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E、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12、vWF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13、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黏附B、聚集C、释放D、促凝E、收缩14、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释放反应D、促凝作用E、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15、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A、与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C、稳定纤维蛋白D、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表面E、阻止Ⅱa的形成16、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C、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17、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A、vWFB、GPⅠbC、血浆凝血因子ⅠD、GPⅠaE、胶原18、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凝血功能D、分泌功能E、破坏功能19、下列哪项符合有关血管壁的描述A、基本上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B、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C、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D、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E、都有内皮层和外膜层20、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血管收缩反应增强B、激活血小板的激活的作用C、促进血液凝固D、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E、血液凝固的调节21、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是A、儿茶酚胺、FPAB、乙酰胆碱、激肽C、PGI2、低血氧D、5-HTE、NO、核苷酸22、凝血因子Ⅰ的降解产物是A、X、Y、D、E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二聚体D、X’、Y’、D、E’及D-二聚体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23、下列哪组产物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A、X、Y、D、E及A、B、C、H碎片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DD、X’、Y’、E’及D-DE、X、Y、D、E和A、B、C、H碎片及D-D24、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A、纤溶酶原激活物B、纤溶酶C、凝血酶D、凝血活酶E、PK25、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纤溶酶原B、纤维蛋白原C、纤溶酶原激活物D、纤溶酶E、纤溶抑制物26、下列物质哪一种有利止血A、PGI2B、t-PAC、ATD、PAIE、肝素27、蛋白C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种物质A、TMB、PSC、EPCRD、Vit KE、PZ28、下列哪项不符合抗凝血酶生理()。

A、AT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B、AT都是由肝细胞合成C、它自己的抗凝作用慢而弱D、它能使凝血酶灭活E、它与肝素结合后,抗凝作用增加2000倍29、肝素通过结合下列哪种因子的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A、血小板B、Ca2+C、抗凝血酶ⅢD、因子ⅩE、因子Ⅷ30、下列说法符合蛋白C的是A、合成需要依赖Vit KB、可被凝血酶激活C、可灭活因子Ⅴa、ⅧaD、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的作用E、以上说法都是31、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A、因子Ⅹa、ⅪaB、因子Ⅶa、ⅩaC、因子Ⅴa、ⅧaD、因子Ⅹa、ⅨaE、AT、HCⅡ32、下列蛋白质中,对凝血酶灭活能力最强的是A、HCⅡB、AT-ⅢC、PLD、APCE、PS33、体内抗凝系统包括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B、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C、阻止血小板活化D、纤维蛋白沉积E、上述4项共同作用34、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CA、可直接灭活因子Ⅴa、ⅧaB、可激活纤溶系统C、可抑制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D、灭活因子Ⅴa、ⅧaE、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35、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A、是一种主要的血浆生理性抗凝物质B、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C、一个抗凝血酶分子上有多个肝素结合位点D、与肝素结合后能够暴露出活性中心E、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复合物36、下列哪项不是参与抗凝的物质A、抗凝血酶ⅢB、肝素辅因子ⅡC、vWFD、C1-抑制药E、TM37、TM主要参与下列哪项的作用()。

A、凝血系统B、纤溶系统C、蛋白C的作用D、纤溶活化系统E、凝血因子活化38、抗凝血酶可以抑制下列哪些因子的活性A、因子ⅨaB、因子ⅩaC、因子ⅪaD、因子ⅫaE、以上都是二、B1、A.促凝作用B.促纤溶作用C.促血管收缩作用D.促舒血管作用E.抗凝作用<1> 、t-PA具有A B C D E<2> 、AT具有A B C D E2、A.介导血小板黏附B.诱导血小板聚集C.活化蛋白CD.血管收缩E.抑制血小板聚集<3> 、PGI2的生理功能为A B C D E<4> 、血栓调节蛋白(TM)的生理功能为A B C D E3、A.APTTB.vWF多聚体结构分析C.因子Ⅴa、ⅧaD.因子Ⅰ、Ⅴ、Ⅷ、ⅩⅢE.vWF<5> 、可被APC灭活的是()。

A B C D E<6> 、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凝物质是()。

A B C D E<7> 、怀疑为血友病,首选的常用筛检试验是()。

A B C D E4、A.因子ⅫB.组织因子C.Ca2+D.抗凝血酶ⅢE.纤溶酶原<8> 、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 B C D E<9> 、组织损伤后释放的启动凝血的因子是()。

A B C D E<10> 、组织损伤后激活的启动凝血的因子是()。

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疑编号100782045,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疑编号100782044,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答疑编号100782043,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PS即是磷脂酰丝氨酸。

【答疑编号100782041,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答疑编号100782040,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小板在纤维蛋白网架结构中心,血小板变形后的伪足可以搭在纤维蛋白上,由于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伪足可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束弯曲,在挤出纤维蛋白网隙中血清的同时,也加固了血凝块。

【答疑编号100782039,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82038,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因子Ⅰ、因子Ⅴ、因子Ⅷ和因子ⅩⅢ。

【答疑编号100782037,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因子Ⅲ)释放到TF-FW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82036,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TT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和血中FDP增高(DIC)。

【答疑编号100782035,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凝血酶是蛋白水解酶,活性中心位于丝氨酸残基上,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能水解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Ⅴ、Ⅷ、Ⅺ、Ⅶ、Ⅻ;激活血小板;激活抗凝系统蛋白C;抑制纤维蛋白(原)活性。

【答疑编号100782034,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vWF为参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还有胶原、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等。

【答疑编号100782033,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

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附。

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答疑编号100782032,点击提问】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促凝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答疑编号100782031,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 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