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比尾巴》是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单元的第十课。
是一首简明易懂、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抓住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
加之他们对动物的尾巴也是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并能感受阅读的乐趣。
但同时,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观看视频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十篇课文。
由于前面已经有了一个识字单元和汉语拼音的学习积累,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2、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3、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写“巴、把”两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猴子、兔子、公鸡”等动物的图片。
3、生字卡片和给动物颁发的奖项卡:“长”、“短”、‘弯”、“扁”“最好看”、“一把伞”【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1、师:孩子们,昨天我们说了,森林王国正在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比尾巴大赛,森林里的狮子大王出来说想要请你们来帮忙当一当小评委。
可是它想要考一考你们作为小评委会不会认这些字,你们愿意来挑战一下吗?课件出示生字卡片: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
(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哇!你们也太能干了吧!狮子大王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它让我告诉你们要想当个好裁判呀,就必须得把参赛人员给弄清楚。
现在让我们翻开语文书第82页《比尾巴》这一课,请你们仔细听老师读书,同时用笔圈一圈森林里的这场比尾巴大赛都有谁参加呢?(学生在教师读的过程中相机圈出比赛的人员)2、谁来宣布一下参赛人员名单呢?(学生按照顺序说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PPT出示)评价语:哇,这个评委的声音可真响亮。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们吗?那么现在只要你又准确又响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这些小动物们还会高兴的跑出来跟你们见面。
)(指读词语,让小朋友一起读。
贴出对应图片)4、那么现在,我想请一位小评委来读一读比赛的内容,下面的小观众们请注意听,在这场比尾巴大赛中,小动物们都在怎么比尾巴呢?(学生范读,其余学生思考,然后个人发言:比尾巴的长短、好看等等)评价语:你是会聆听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三、趣读课文,学习问答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比赛现场,为选手们加油吧!(PPT显示出第一小节)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读出停顿)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出示画有节奏的小节——个人读,师范读、领读)评价语:你们读书进步的也太快了吧!我忍不住给你们点个赞!2、继续出示第一小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除了要读出节奏,请你们再仔细看看,第一节每一行的最后,都有一个什么呀?(问号)3、那说明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带着——疑问的语气(学生),不仅要带着疑问的语气,并且在读的时候,语气还应该——上扬(学生)4、那老师想请最会读书的小朋友根据我们刚刚讲到的要求再来读读这一段,(个人读、小老师领读)5、刚刚老师听小朋友在读的过程中把“谁的尾巴”两个字连在了一起,我觉得他真是会读书的小朋友,知道在这个地方进行连读,那我们一起跟着他来学习连读好吗?(全班齐读)6、这题目一出来呀,小动物们都忍不住想来比一比了。
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呢?PPT出示第二小节的内容(动物和尾巴特点上都加上红点)7、首先,请你们观察一下,第二小节的标点符号与第一小节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他们都变成了句号(学生),那句号就说明这句话在肯定地说,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语句中的重音。
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句子中加点的字就是我们要读出的——重音(学生)。
谁愿意来挑战读一读?(个人读、男女度、齐读)8、老师听你们读的这么有趣,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我能和你们合作来读一读前两节吗?(读懂儿歌)(PPT一起出示前两节)现在,老师来读第一节,你们来读第二节,按照我们刚刚的要求,老师一个人,你们49个人,做好准备,我们来比一比,谁读的更好(师生合作)过渡:诶,刚刚老师听见你们在度第二小节的时候重音都读的很准确,看来你们都已经清楚了前几位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那我想请最公正的裁判来帮我宣布一下,PPT出示: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好像()(选小评委在黑板上将奖牌贴到相应动物的尾巴上)过渡语: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学生),相机出示伞的象形文字进行讲解。
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就像一把伞呢?(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出示松鼠尾巴像伞的图片,引导学生再读一读:松鼠的尾巴就像一把伞)9、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那么猴子和兔子的尾巴又像什么呢?(观察发现,相机交流说话)出示:猴子的尾巴好像_______ 兔子的尾巴好像_______评价语:你的想象真丰富、你积累的知识真多!真厉害!那现在,我们一起把前两节读一读吧(齐读前两节)过渡语:森林里闻讯赶来的动物越来越多,他们也想来比一比自己的尾巴。
师:谁想来继续当裁判?可这时,狮子大王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它说:想让我们小评委用我们刚刚讲过的方法来读一读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你们能做到吗?(出示全文,仿照一二节的阅读要求,先同桌读、然后男女生问答读)四、自主合作,学以致用1、发现第三节的问号,鼓励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文,师生评议再齐读2、观察第四节的句号,教师引导学生像第二句一样读一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尝试自己读。
同桌交流,相互聆听。
过渡语:通过刚刚的朗读,你们知道了第二组的比赛冠军是谁吗?(学生交流汇报)3、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请小评委上台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奖牌)理解弯、扁、最好看:4、公鸡的尾巴弯,什么是弯呢?谁能来说一说?(学生自主发言)5、鸭子的尾巴扁,那鸭子除了尾巴扁,还有什么扁呢?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一句:鸭子的尾巴扁6、师:谁的尾巴最好看呢?——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最好看,那什么是最好看呢?(就是第一的意思)那谁来读读带有最字的这一个答句。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说一说(1)看孔雀的尾巴,哪里好看?(2)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孔雀展翅的视频)练习说话: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因为孔雀的尾巴像————总结:原来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7、既然最好看,那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赞美他们,出示后两节,师生共读。
8、比赛呀,结束了。
可是由于参赛选手们太高兴了,这不,一不留心就把他们的尾巴给落在比赛场地了,聪明的你们,能帮忙找一找谁是谁的尾巴吗?(出示课文全部动物尾巴的图片)并以这样的句式:它是——尾巴,因为——。
(引导背诵相应句子)整体感知,找完尾巴后根据板书内容,整体回顾课文并背诵课文。
9、这场比尾巴大赛出现了这么多小动物,他们的尾巴都很可爱,你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句式:我喜欢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_______。
10、师生合作,趣味朗读。
那像这样有问有答的儿歌,我们就把它叫做问答歌,其实读问答歌有非常多的形式,那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好不好(1)教师问、学生答(2)学生带上动作拍手读。
五、挖掘资源,拓展运用1、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都当了一回最棒的小裁判。
来森林里餐看比赛的小动物们也特别想参加这个比赛,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燕子的尾巴让学生观察发现(引导说出像剪刀),你能仿照课文的结构:“谁的尾巴()?()的尾巴()”吗?2、出示恐龙和老鼠的照片,对比发现它们两个的尾巴?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吗?谁的尾巴()?()的尾巴()。
3、通过刚刚的说话训练,你们把刚刚这三种动物连起来像我们课文的第一二小节那样说一说吗?鼓励学生说出:“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恐龙的尾巴粗。
老鼠的尾巴细。
燕子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教师总结:除了比尾巴,小动物们可以比的呀可就太多了,比如比嘴巴、比耳朵、比脖子······那你能仿照课文说说下面这些动物身体上特别的地方吗?(出示多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生:谁的尾巴像扇子?金鱼的尾巴像扇子。
谁的脖子长,长颈鹿的脖子长。
谁的耳朵大,大象的耳朵大。
六、观察发现、指导书写1.观察巴和把,比较两个字的异同。
(1)观察结构、宽窄、是否为独体,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等。
(2)学生书空笔画,进而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
(3)描一描、关键笔画是什么?占位怎么占。
(4)交流关键笔画,描红再单独写。
(5)展示交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