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培训课程讲义
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 评价,就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幸福、自尊、平 等、制度、诚信等的评价,或者说这些事物在人们心目中 的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 体系”。 人的价值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起,在家庭和社会 中积累所形成的。虽然个人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随着生活 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但是有些基本的观念,却是相对稳 定的,它们对行为长期起着指导作用。
企业文化变革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长时间形成的共同行为方式,它 具有持久性和惯性,一般而言,企业文化都不会轻易地改 变,只有在企业文化使企业不能适应外部和环境的需要时, 企业文化必需进行变革。
企业文化变革的时机
企业文化变革的策略 企业文化变革过程
案例:某集团企业文化创新方案
XX集团有限公司二零零二年企业文化工作计划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哲学”论
哲学的涵义
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罗素(英国哲学家)说过:“要了解一个时 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我们 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 兼容并蓄的企业哲学 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哲学指导下的企业共同价值观体系;企 业哲学是一种人本哲学,是企业解决如何在外部生存以及企业内 部如何共同生活的哲学。
案例:TCL国际电工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和成果
第五章 理念的提炼及创新
经营理念提炼要遵守的原则
时代感 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企业个性和时代精神的相结合的 具体化。实际上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的提炼都反映出了 企业时代气息。
个性和创新
企业在提炼企业精神时千万不要排列空洞、政治化的词语。许多 企业提到企业的精神、理念时都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或者是 创一流、争一流之类雷同词语,毫无个性和创新性。
第一步:成立企业文化创新小组 第二步:企业理念研讨会 第三步:整理提炼 第四步:经营理念的加工 第五步:理念达成共识
第六章 企业文化基石
企业文化基石模型
企业文化
职业文化 区域文化 行业文化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图6-1 企业文化基石模型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越是民族的就越 是世界的
无论是哪种管理职能,它都是 根植于文化之中,我们可以借 鉴其它优秀的管理经验,但却 不能够模仿或者抄袭,因为管 理无定势,只有将卓越的管理 融入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中, 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选 择与借鉴和民族文化深层结构 有互补或一致的内容,才能创 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图3-3 企业文化战略模型
第四章 企业文化塑造实操方法与流程
战略定位阶段,根据企业
企业文化的塑造 一般可分5个步骤 进行:
发展战略制定出符合公司战 略的企业文化定位;
调研阶段,对现有组织文
化进行全面审视;
诊断分析阶段,根据调研
报告编写企业文化综合情况 报告书;
规划阶段,运用工具或方
要体现动态感和稳定性的统一
企业的经营理念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要有相当的稳 定性;但是在工作中的体现时,必须是动态性的。员工可以通过不 同的方式来和理念所表达的思想保持一致。
提炼的方法
脑力激荡法 名义群体法 德尔菲法 电脑会议法 研讨营
设计步骤
企业文化理念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的文件,它指明 了企业发展基本方向、企业存在的价值、企业基本的价值倾向等等, 所以企业提炼理念的工作也必须要认真、慎重对待。为了使经营理念 的制订更为规范,必须遵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理念的提炼有科学的方 法和步骤,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企业的首席企业文化设计师是企业家!
管理无定势,管理最佳境界在于无招胜有招!
唯有文化不能国际化
第一章 解剖企业文化—认识企业DNA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如水”论
经盛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用“企业文化如水” 论来阐述
第一,企业文化是“柔情似水” 第二,企业文化是“水滴石穿” 第三,企业文化是“如鱼得水” 第四,企业文化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五,企业文化是“水到渠成” 第六,企业文化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分析框架
相关因素选择
环境诊断分析 诊断的内容 编制综合诊断报告书
规划阶段
• • • •
企业文化定位 确定可量化指标 工具和方法 原则和策略
案例:某地铁公司企业文化推广方案之理念视觉化工 程方案
跟踪修改阶段
可供选择的企业文化模式分析 企业文化的实施和效果测评 全面评价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价值观的分类
人们由于生活和教育经历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将它分为七个 等级。
第一级 反应型:这种类型的人并不意识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 总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 于婴儿。
企业文化的延伸-“企业文化宗教”论
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它与宗教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 日本的企业文化就与日本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家往往也会 想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中构筑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使员工对企 业形成一种高忠诚、高凝聚力的精神境界,而宗教的力量正是这种希望的典 型代表。
第七章 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
在我们的理论体系中,企业文化对内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 传播上,它更加关注企业理念的宣贯和执行;企业文化对外的传 播途径主要是通过CIS(企业形象战略)来实现传播企业理念和 品牌的目标。因此,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主要是介绍企业形 象战略的知识以及具体的运作方式。
CIS企业形象战略
诊断分析阶段
本阶段主要揭示公司的现状、 竞争环境和公司的历史、文 化和个性。企业文化调查分 析,将在对公司文化调查数 据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准 确地揭示出企业文化的特征, 参照世界多国文化评价系统 对公司文化中的目标驱动、 决策方式、成就感、利益结 构、激励方式与方向、思维 的主导方式,公司职工的伦 理观、市场导向、竞争风格、 集团工作气氛等近20项文化 指标作出准确的描绘。
CIS导入原则 与内容
VI设计的基本内容
1.基本要素 2.基本要素的变 体设计 3.基本要素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法与标示法 4.专用字体 5.基本要素的组 合
6.禁忌组合范例 7.应用要素 8.业务用品 9.标帜招牌 10.交通工具的 外观设计
11.标志、标准 字样本及标准 色色标 12.店铺设计 13.运输工具 14.制服 15.办公用品
案例:奔驰的企业形象战略
第八章 管理价值观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管理是即有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企业文化是人们 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它是企业哲学指导下人们的工作方式,它包括了精神文 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文化 的精髓,它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倾向性及性格。从理论上说,在企业中只有对员工的 价值观进行高度的统一,才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对价值观的管理 是企业文化塑造的重点,但它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进行运作的一项工作,它是 随着企业文化工程开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行的,在企业文化刚刚形成,即是说企 业文化还停留在表层的时候,价值观管理是不适合提出来并进行推广的,操之过急 反而会造成价值观混乱而影响了全局的效果。从实践出发,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统 一管理是一项长期并且不可能最终完全达成目的的工作,因为人的价值观从出生时 已经就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企业的价值引导只能是构成人价值观的一个因素,从这 个角度说,企业的管理价值观指的是管理“共同”价值观,即在企业的范围内形成 一种绝大部分员工认同并愿意接受的共同价值理念。 正如保罗格里斯利所说的:管理意味着管理价值观,管理价值观意味着认识和 理解价值观,认识和理解价值观意味着了解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性。一个人只 有了解到自己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性,才有可能去接受与容纳别人的观念,才有可能 在众多的价值观差异中取得平衡,形成共同价值的管理。
企业家素质决定企业文化的优劣
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包括淘汰过时的企业文 化,创建和内化新的企业文化。 第一,企业领导人要努力淘汰过时的企业文化。
第二,在淘汰旧有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要重视并积极
创建新的企业文化。
第三,在新的企业文化创建之后,企业领导人要积极内化新
的企业文化,使新的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血液和基因。
CIS的定义 CIS的特点 CIS的历史 企业文化和CIS的区别和联系 案例:IBM公司文化兴衰和形象变化
CIS的组成部分
理念识别系统(MI) 行为识别系统(BI) 视觉识别系统(VI)
听觉识别系统(AI)
数字化企业形象及互联网识别系统(DCI) MI、BI、VI之间的关系
CIS导入原则与内容
CIS导入的原则 CIS导入计划 CI实施计划作业 项目及程序 CI设计手册的编 辑形式
绝对忠诚 潜在意识 深层认同 表层认同 口号 共同 共同 企业信仰 宗教
价值观
为模式
图1-5企业文化与宗教关系图
第二章 企业文化在中国
“企业文化真假”论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会迷惑不解,既然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员 的共同行为模式,就应该是每一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中国企业也应该是 这样。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是对的,但不能说凡是 企业都有真正的企业文化。所以,这其实也是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提出质疑。 企业文化还有真假之分,为什么呢?这是中国过渡经济时期的特色。 企业文化的真假之分有两个基本的判别标准。一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 是发自企业核心团队的肺腑之言;二是企业是否为信守这些价值观而放弃 与之相违背的一切。如果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文化就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否 则只能说是企业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已。 用这两个基本原则去检验西方的优秀企业,都能够有满意的答案。正 如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威廉· 休利特所说的:“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豪 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 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我特别自豪的是留下一个可以永续经营, 可以在我百年之后恒久继续作为典范的组织。”可见,惠普之道对于休利 特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反观中国企业,有多少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宣言中是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又有多少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符合以上两条 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