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坚强的表现的教学案例意志坚强的表现的教学案例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较优裕的生活、学习
条件。
这种环境易助长学生懒惰、怕苦、意志薄弱等负
面作用,针对这种客观现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尤显必要。
我们在初一思想政治《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的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什么样的表现是意志坚强,怎样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成为生活的
强者,并在实践中自觉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引导
学生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
我对“意志坚强的表现”内容的教学设计,是从初
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根据每一个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
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力求通过“营造激励性氛围、共同融入课堂,创设启发
性情境、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共同感受快乐”这三个环节的教学,达到上述教学的目的。
现撷取
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同行共同切磋。
一、营造激励性氛围,共同融入课堂
铃响后,学生走进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绚
丽而又朝气蓬勃的“旭日初升”图,同时展示的还有这
样一行令人振奋的激励语言:“你有一片灿烂的星空!
你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灵!你一定会成功!”一部分学
生已经开始小声地念了起来,当《真心英雄》这首熟悉的歌曲出现在屏幕上,伴随着乐曲,有很多学生就不由自
主地唱了起来。
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
生:喜欢。
师:能讲讲喜欢这首歌的原因吗?
生:好听,歌词写得好,让人感动……(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师:能把让你特别感动的歌词说出来吗?
生: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师:和大家一样,我也有同感,谁能说说“风雨”
与“彩虹”所代表的含义呢?
生:(抢着大声地回答)“风雨”是指困难,“彩虹”代表成功。
师:可见,要想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克服许
许多多的困难,而困难要用什么去克服呢?
生:要有坚强的意志……
师: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屏幕上展示意志概念的定义:“意志就是确定目的并选择手段以克服困难,达到
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并让学生记下来)
生:(齐声回答)知道了,以后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首先确定目的。
二、创设启发性情境,共同探讨问题
师:说到意志,我想起了一部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它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屏幕展示:书名与作者像),这部名著被译成多国文字,主人公保尔的事迹激励了许许多多青年人为理想而奋斗!可是,你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这部作品的吗?(指导学生看本课的引言部分)
生:(通过阅读、思考)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师:(点评)是的,顽强的意志不仅使他创造了有价值的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也有这样的人,大家能讲得出来吗?
生:张海迪。
师:对。
张海迪是被誉为中国当代保尔的女青年,还有如国家队宁波籍体操运动员桑兰(这时在屏幕上展示两人坐在轮椅上微笑面对生活的画面)。
她俩面对厄运折磨,却仍然笑对人生的精神。
是不是只有像保尔、张海迪、桑兰这样少数身体有残疾的人才需要坚强的意志?
生:(异口同声)不是,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师:那么,怎样才是意志坚强呢?(提示学生看书)
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回答)有四点:第一,遇事有
主见;第二,处事能果断;第三,勇于克服困难;第四,善于约束自己。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三、培养创造思维,共同感受快乐
师:一个人要有持久而顽强的意志,不是一朝一夕
能培养出来的,它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全过程。
古今中外
的成功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楷模。
如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袁隆平用了几十年的心血才取得杂交水稻的成功,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
誉称。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心灵独白吧……(屏幕展示出一些有关意志品质的名言警句) 生:(一起朗读屏幕上展示的名言警句,有些学生在读完之后,马上把自己喜爱的格言抄在了笔记本上) 师:学习了这一框之后,我也写了一条格言,现拿
出来和大家共勉。
(屏幕展示:“没有拼搏的精神,哪有丰硕的成果。
”同学们看到我的格言以后那种跃跃欲试
的神情表露出来,我接着又说)
你们能为自己创造一条有关意志的座右铭吗?
(屏幕的空白处,一个特大而又鲜艳夺目的红五角星似乎在期待与召唤学生,很快就有七八个学生争先恐后
来到黑板前,庄重地写下了一条条虽然稚嫩但却闪着智
慧火花的格言,同时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例:我要用坚强的意志,开出属于我自己的成功之路——
坚强的意志是载我到达成功彼岸的轻舟——
成功,永远属于拥有坚强意志的人——
奇迹是什么?奇迹就是用意志在荆棘与灌木丛中开
辟出来的小路——
由于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播放学生熟悉喜爱的歌曲
和适时的点评,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让学生有话想说,有感可发,有志可立,但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自始
至终围绕着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展开,在无形的教育中达
到有形的预期效果。
课后,我也深刻体会到课堂上营造
一个激励、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也更
加坚定了我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去融入课堂的信心,特别
是政治课教师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时,
是能够真正激发出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情的。
参加听课的老师一致认为:本课以多媒体作为载体,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艺术教学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求
知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
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强化了他们的意志,升华了他们的
人格境界。
如此教法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