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绿化pdf
城市立交桥绿化
专业:************** 学号:************* 姓名:****
1、前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 飞速的发展,所谓要想富先开路。 中国的城市道路得到发展。
现况概述
•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口密 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者采用兴 建立交、拓宽车道等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美观性原则
• 立交桥绿化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 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在配置上应考虑区 块大小,地势状况,既可以通过整形修剪, 结合桥型达到一种整体的图案效果,也可 以通过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的结合, 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3、立交桥的景观设计方法
1、仔 细勘查现场搜集土壤、地下管线等相关 资料,分析周边环境的景观特征。 2、与道路、桥梁密切配合,分析桥型走向, 桥体高度变化,选择不同高度的乔灌搭配 造景。
•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立交桥景观绿化不仅仅 是简单的桥体绿化,而是一个多方位、多 层次立体绿化系统。因此要采用多种绿化 美化方式,加强桥墩、护栏和桥下等部分 的绿化设计,对于匝道内的绿地在植物造 景时要注意色彩搭配和高度搭配,以求达 到预期的绿化景观效果。
谢谢观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此外大型的立交桥如果留有大面积的绿化 用地,在交通流量不太大的情况下可以结 合广场、铺装、水体等设计为开放式的小 游园,不过这种情况在北京立交桥景观设 计中并不多见,出于对交通安全性方面的 考虑,还是以植物造景为主。
• 桥体中央隔离带一般出现在互通式立交桥中, 在北京种植月季和桧柏情况较多。立交桥护坡 植被利用固土性能强、养护管理简单的植物如 狗牙根、迎春、紫穗槐、红瑞木、黄栌等,可 以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桥墩、桥柱和桥体防 护栏一般以攀援性植物为主,如五叶地锦、凌 霄等,对于桥体防护栏有时会放置盆花,种植 北京小菊、牵牛花、三色堇、四季秋海棠等。 由于桥下光照不足,桥下绿地一般种植一些耐 半荫植物如珍珠梅、玉簪、蛇莓等。
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城市道路图
井然有序的十字路口
立交桥绿化区少
立交桥是城市干道的重要景观节点,立交桥 的绿化景观设计亦对城市风景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立交桥绿化的必要性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立交 桥的绿化设计开始要求个性化和风格性,要求 形成立交标志性的景观,要求融入桥区的周边 环境和人文特色。如何营造有特色的立交桥绿 化景观,使之成为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名片, 如何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又能体现地 域特色和人文关怀,如何能既满足行车安全又 能为驾驶者提供流畅愉悦的视觉感受,满足这 些人性化要求,是园林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设计 任务。
规则式
1)有很多立交绿化主要通过种植矮小灌木、 地被或草皮,以直线、圆弧或者有规律的曲 线为主来进行构图,要么通过不同颜色的灌 木来组合成宏观的图案,要么符合某种规律 变化,这种形式的布局即为规则式。
规则式的绿化当然是可以的,但工程条件看,这 些花草树木虽然可以稳定路基边坡,保持生态平 衡,有利于整个立交的通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 全,但是在立面和季相上缺乏丰富的变化,因此 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由于立交造型的原因,绿 化往往形成了对称的图案形式,在总体构图上显 得呆板而不具有活力,而且对后期的养护管理要 求非常严格。
科学性原则
• 立交桥绿化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并且符合 植物间相生相克的生物学特性。选择能适 应道路环境条件、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 好、养护管理简单的乔灌木,地被植物选 择覆盖度大、绿期长、病虫害少、生长快、 养护管理粗放的材料。
整体性原则
• 立交桥绿化景观应和立交桥整体景观相融 合,与立交桥线型相呼应,与周围景观相 协调。繁华地段与农田果林的立交绿化风 格要有区别,绿化景观设计时要从总的视 觉感受出发,强调整体性。
结语
• 立交桥景观绿化不仅是美化环境的需要, 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的要求。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安全 的角度出发,满足安全视距和行车要求, 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选择合适 的植物材料,使整个设计不仅与周边环境 相融合,同时能满足视觉上的美化要求, 创造一个愉悦的行车环境。
个人小见解
1)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车流量的逐渐增多,再。 加上平面空间利用的有限性,立交桥提供 了一个很多的解决办法。但是立交桥占的 面积大,怎样的与周围环境自然而又有效 的结合是一个解决的问题。 2)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现在出行不仅 仅满足于便利,现在更追求舒适感。
个人对立交绿化的一个展望
目前国内的造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立交交 通功能越来越完善,随着中国车流量的增 长,立交桥将成为一种解决交通阻塞问题 的重要工程。而人们对出行的舒适度的追 求越来越高,这将导致工程对一些细节进 行完善。立交桥区的绿化就是非常重要组 成部分。所以在立交区绿化的研究和发展 将会逐渐的深入与完善。
混合式
• 结合规则式和自然式,这种布局方式在北 京立交桥绿化中也应用较多,设计时根据 所处的周边环境来确定具体布局的关系。 对于绿化要求较高,规模较大,地处繁华 要道的地段,人流量和车流量都较大,一 般还是以低矮的规则式图案布局为主,只 是在不影响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局部以自 然的形式为主,来提示性表现回归自然界 的趋势。
自然式
• 2)绿化设计有时采用成片的乔木营造浓 郁的背景林,有时在视线集中点种植层次 较为丰富,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景观群落, 这种布局方式为自然式。
• 如植物间的相生相克,与桥体周边植物的呼应, 植物材料相互之间的色彩搭配和高度关系以及 空间上的疏密结合,步移景异的视觉感受等等。 就是因为要模仿自然还要高于自然,所以这种 布局方式比起规则式更为复杂。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避免造成视觉上散乱的感受,在种植时一 定要确定好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确定好构图 的骨架。
3、如果配有收费站或者桥区外围有一些重 要的人流集中的广场区域,还要考虑人流 视线和车行视线,在行车较缓的区域和视 线集中区域来进行重点设计。 4、立交桥绿化不是简单的桥体绿化,而是 随着立交桥的立体交叉形式的一个多方位、 多层次立体绿化系统。
绿化范围
• 可以绿化的部分除了绿岛及外围绿地之外, 还包括桥体中央隔离带、桥墩、护栏装饰、 护坡、桥下、墙下绿地等。一般来说,立 交桥主线和匝道围合而成的绿岛区布局有 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2、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美观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 立交桥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服从立交的交 通功能,使行车视线流畅,突出绿地内的 交通标志,通过遮光防眩植物选择、转弯 视线诱导种植、防撞缓冲种植来保证行车 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此外在道路拐弯内侧 会车视距内及交通标志前不宜栽种高于1 m的乔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