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线作业指导书

架线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1.1 《35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1.2 原国家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2年版)》;1.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35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4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2005.03.01)》;1.5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1.6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1.7 《超高压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DJJ2-87)》;1.8 本工程设计文件及上级指导性文件;2 、工程概况及导地线特性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林周县35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第3标段1.2建设地点:林周县1.3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涉及甘曲镇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江热夏乡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旁多乡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唐古乡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边觉林乡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松盘乡10kV及低压线路升级改造共计6个乡镇的低压配网施工。

其中10kV线路新建或改造7.592公里,电杆新立158基。

380V及220V新建或改造共计43.694公里,新立电杆670基。

变压器新建或更换45台,共计4295kVA。

新增或更换户表1079户。

3 架线前的准备工作3.1 跨越架的搭设详见<<不停电跨越施工作业指导书>>4、导地线的展放4.1 施工方式:导、地线的展放采用人力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放。

4.2 通讯联络(1) 放线施工前,应对所有通讯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对信号员加强培训,并指定频道,统一用语;(2) 放紧线段跨越电力线、通讯线、公路及其它危险点都应设信号员进行监视;(3) 全线通讯联络经试话畅通后方可放紧线,放紧线过程中信号员不得随意关机或离开工作岗位;5 、导地线连接5.1 补修、损伤压接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损伤处理(可不补修)外层导线线股有轻微擦伤,其擦伤深度不超过单股直径的1/4,且截面积损伤不超过总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时,可不补修,用粗于0#细砂纸磨光表面棱刺;(2) 损伤补修处理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8.5%,且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时应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3) 损伤压接处理强度损失超过保证计算拉断力的8.5%;截面积损失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积的12.5%;钢芯有断股;金钩、破股致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4) 地线损伤处理,断1股,以补修管补修,断2股,锯断重接;(5) 同档内补修管、压接管允许数量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一个补修管。

(6) 接续管、补修管之间,接续管、补修管与线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A、接续管与补修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m;B、接续管或补修管与耐张线夹间的距离应大于15m;C、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应大于5m;5.2 导、地线连接质量要求导地线连接均采用液压连接施工工艺。

严格按公司程序文件《导地线液压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中要求进行操作施工。

压接前应对各类管子型号尺寸进行严格检查和核对,压接后管子弯曲应小于2%,表面整齐光洁、无毛刺,外径各部尺寸符合规程要求。

5.3 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档:本工程所有跨越10kV电力线的档,以及孤立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

5.4 导地线拉力试验导、地线直线管、耐张管压接握力试验,应由取得CMA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并达到不小于导地线保证拉断力的95%,试验报告中应附有试件的压接尺寸。

导地线各种压接管在压接后管口应涂红丹漆和压接者的钢印号。

6 、紧线及弧垂观测6.1 紧线准备耐张塔紧线时,为使横担主材受力均衡,临时拉线绳素挂在导地线挂点后面的施工挂孔处,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紧线牵引绳对地夹角不大于20°。

紧线顺序为地线→边导线→中导线。

紧线前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 紧线前应将放线工序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完毕。

为了防止发生以外情况,尚应通过巡线检查紧线段是否具备紧线条件,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紧线;(2) 导线可能会在放线滑车中跳槽,故应检查各导线在滑轮中的位置,及时消除跳槽现象;(3) 检查直线压接管位置是否合适,如发现压接管可能在紧线后位于不允许有压接管的位置,应采取措施移动压接管位置;(4) 核对弧垂观测档位置,复测观测档档距,选择弧垂观测方法;(5)紧线前应认真核对相序,无误后方可挂线或连接引线。

6.2 弧垂观测导地线初伸长采用降温法进行补偿。

导线已降20℃,地线已降10℃。

在《导地线弧垂观测表》中已考虑。

常用的弛度观测方法:平行四边形法(等长法)、角度法两种。

A、等长法等长法观测弧垂适用于悬点高差等于零和悬点高差很小的孤立档或档距较小情况下。

等长法观测弧垂图8-1B、角度法利用经纬仪测角法来观测弧垂。

具体测量时,可根据地形情况,弧垂的大小,将经纬仪安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测。

一般经纬仪可安置在档端、档外、档内来观测。

A档端法观测弧垂图8-2档端法:将仪器安置在低悬挂点或高悬挂点侧,根据f值,按式①求出θ值。

θ=tg-1±h-4f+4√af ① f=1/4(√a+√a-L·tgθ±h)2②Lh-悬挂点高差(m),仪器侧悬挂点低时h取正,反之取负;a-仪器至悬挂点垂直距离(m) L- 档距(m) f-观测弧垂(m)弧垂检查与验算:根据观测角度θ,按式②求出f值进行验算。

档内法将经纬仪置于档内观测。

档内观测弧垂图8-3θ=tg-1[(±h/L-4f/L+8fL1/L2)+4f/L√4L12/L2+a/f+L1/L(±h/f-4)]验算检查弧垂时测出θ角,按下式求出f值f=1/4[√a+L1·tgθ+√a-(L-L1)tgθ±h]2个别杆塔位观测弧垂受地形限制时,可采用档外观测法。

7 导地线紧线技术要求(1)孤立档挂线时的过牵引力不得大于0.1米;(2)导地线弧垂允许偏差:导线弧垂与设计值允许偏差不超过±2.0%;导地线相间弧垂允许偏差240mm;(3)直线塔在张力放线时可进行导地线的锚线作业,锚线对地夹角不大于20度;(4)耐张杆塔的导、地线横担前后片均设有施工用孔,但只允许前后片同时使用;(5)耐张杆塔可作操作直线杆塔或锚杆塔使用,但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度,其方向与导线、地线方向一致,临时拉线平衡导线、地线张力的30%;(6)紧线牵引绳、锚线对地夹角不得大于20度;(7)地线宜超前一个耐张段架设。

8 、附件安装8.1 绝缘子串各种金具螺栓穿向规定(1) 悬垂串:悬垂串上的螺栓及穿钉横线路者,两边相由内向外穿,中相由左向右穿;顺线路方向者由小号侧向大号侧穿;悬垂线夹螺栓对穿(由线束外侧向内侧穿);开口销穿向垂直方向统一规定由上向下,顺线路统一规定由小号侧向大号侧,开口角度60-90度。

(2) 耐张串:双串耐张串上螺栓及穿钉垂直方向由上向下,横线路方向对穿;门架耐张串上螺栓及穿钉垂直方向由上向下,横线路方向边相由内向外,中相由左向右;地线耐张串垂直方向由上向下,横线路方向由内向外;开口销穿向垂直方向统一规定由上向下,顺线路统一规定由小号侧向大号侧,开口角度60-90度。

8.2 绝缘子大口方向(1) 悬垂串碗头挂板大口悬垂绝缘子大口及碗头挂板大口两边相朝向塔身侧,中相朝向线路左侧。

(2) 耐张串及碗头挂板大口耐张绝缘子大口双串耐张串都朝上;双串耐张串上碗头挂板大口朝内(即弹簧销由线束外侧向内侧对穿)。

8.3 悬垂线夹的安装安装前绝缘子串应是垂直状态,找出线夹位置的中心点,在导线上划印。

利用导链把导线吊起,取下放线滑车。

导地线应缠绕铝包带衬垫,铝包带缠绕方向与外层铝股方向一致,并使铝包带两端露出线夹口不超过10mm,下一圈铝包带应紧搭在上一圈铝包带半圈上,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悬垂线夹安装后,悬垂绝缘子串应垂直地面,个别情况下,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位移不应超过5°,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

8.4 防振锤的安装(1) 防振锤的安装距离:安装距离见《杆塔明细表》。

当需安装第二、三只防振锤时,采用等距离安装。

(2) 量取方法:直线塔导、地线防振锤从悬垂线夹出口处至防振锤夹板中心;耐张塔从耐张线夹出口至防振锤夹板中心。

(3) 防振锤安装数量导地线防振锤安装个数按《杆塔明细表》中的数量安装或参照下表:(4) 防振锤螺栓穿向规定:导地线防振锤螺栓应由内向外穿。

(5) 防振锤安装距离偏差:防振锤安装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小于±24mm,固定防振锤的螺栓应拧紧;8.5 耐张塔跳线安装跳线安装后对任何接地部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145m;安装后的跳线应呈悬链状自然下垂,不得有扭曲或刚性变形。

跳线引流板与耐张线夹连接时应涂刷导电脂;9 交叉跨越测量附件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危险点(边线或风偏点)、交叉跨越点进行测量,主要测量导线对地距离及对跨越电力线、通讯线的垂直距离和交叉角,若不满足要求应及时和项目部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最小净空距离10 架线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10.1 绝缘子串组装质量要求(1)用于本工程的各种绝缘子、金具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外观质量检查,并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进行试组装,合格后才能发往施工现场;(2)绝缘子外观检查:绝缘子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挤压、碰伤或裂纹现象,因此,到货后或使用中应检查瓷质绝缘子的瓷质部分和复合绝缘子的伞裙部位,有无损坏或裂纹现象,铁帽和铁脚有无弯曲、裂纹、松动和沙眼,发现类似缺陷时严禁使用。

绝缘子表面如有脏污时,应擦拭干净;(3)绝缘子绝缘性能检查: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对绝缘子逐个进行绝缘测定,在干燥情况下,其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否则严禁使用。

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R型或W型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配合;(4)金具检查:使用的金具应做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检查,如金具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者严禁使用。

同时检查金具的零部件是否有损坏、裂纹、脱锌等缺陷,有上述情况者严禁使用;10.2 导、地线外观质量检查导、地线外观质量及包装检查:导、地线线盘应牢固、完整、无损,线材绞合应紧密均匀一致,不得有缺股、断股、跳股或松股现象;线材最外一层与线盘侧板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30mm,外层线应有良好的保护措施;铝线股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得有钉伤、压伤或磨损的痕迹;放线时对有接头的单股铝丝应做明显标记;检查盘线上的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如制造厂家、导地线型号及规格、线长、毛重及净重、制造日期以及标准编号等,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导地线应按规定和厂家妥善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