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邈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 —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基本公式⑴速度一时间关系式:v二V o at1 2⑵ 位移一时间关系式:x =v0t at222 2⑶ 位移一速度关系式:V -V o =2ax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常用推论1 j(1) 平均速度公式:v v0v2(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 2v o v(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x = X m - X n 二m - n aT2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研究运动图象(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 相遇”问题的思路(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4)联立方程求解3.分析追及” 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4.解决追及” 相遇”问题的方法(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级二aT2,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加速度(1)逐差法X X X X X捲9T2(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扣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 hC.45 km/hA.24 km/hC.35 km/h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 .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D •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 •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D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 •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 •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km/h.B.4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 i匀速行驶全程的km/h,则v i应为()2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3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B.34 km/hC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 .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14、 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t ■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 ) A •运动时间 B .速度 C .位移 D .加速度 15、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 4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2.5米/秒 B .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 C .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 3米/秒 D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1米、2米、3米、习题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选择题: 1 •甲的重力是乙的 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甲、乙同时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 •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B 3 .—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 B.7s C.9s D.3s 4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5 .—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2 m/s 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 4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A.4 m C.6.25 m 6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 ①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②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③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④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 B.②③ B.36 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别为( ) 2 A.4 m/s 与 2 m/s C.②④ D.n ;1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 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C.4 m/s 与 4 m/s2B.0 与 4 m/s D.4 m/s 与 09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A.6 mB.8 mC.4 mD.1.6 m10.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B、5.5 m/sC. 4 m/s D、3.5 m/s1 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象,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5.汽车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 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 . 9.67mB . 3.33m C. 3m D. 7m1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 1.5 m/sB . 3 m/sC . 4 m/sD .无法确定A. 5 m/s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的速度一时间图)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