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一、单项选择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 A )。
A 个人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D 公共礼仪2、个人利益是以( C )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 行为习惯B 文化素养C 社会公德D 物质文明3、与人交谈时应该( D )。
A 用手指点对方B 随意插话C 自卖自夸 D坦诚、谦虚和礼让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 C )提出来的。
A 英格丽·张B 马克·吐温C 莎士比亚 D《礼记》5、( B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 广告宣传B 员工的良好形象C 企业的良好管理 D低廉的企业产品二.多项选择1、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 ABCD )。
A 扬长避短B 整洁 C卫生 D 美观2、“良言一句三冬暖”中的“良言”反映了言者的( BCD )。
A 良心B 善良C 诚恳D 热忱3、善于与他人交谈,要讲究( ABCD )。
A 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性质交往中的不同礼仪要求B 倾听的艺术,要聚精会神,目光专注C 使用礼貌用语D 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式4、我们的职业形象等于下列哪些方面( ABC )之和。
A 简单的修饰B 得体的着装C 优雅的仪态D 岗位的职能5、下列行为中体现了“良好礼仪之美”的是( B D )。
A 与人谈话时不停地查看或编发短信B 与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C 与人握手时,同时与多人交叉握手D 穿西装时先将西装袖口上的商标拆除。
三辨析题1、个人礼仪只需关注仪容仪表即可。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仪容仪表只是个人礼仪的一部分。
个人礼仪还包括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个人礼仪是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它受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良知的制约,使我们精神面貌、内在品质、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外在美是内在美的表现,所以,我们在讲究仪容仪表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形体姿态礼仪和文明礼貌语言的训练与修养,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全面展示个人的良好形象。
2、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就是指要常用礼貌用语。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常用礼貌用语只是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一种做法。
我们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一要强化文明意识,注重语言文明从我做起,常用礼貌用语,向不文明的语言说“不”;二要训练语态形象,使用自信得体的体态动作、温和有礼的目光、美丽大方的微笑与人沟通;三要塑造文明话语形象,用含蓄、文雅、礼貌的词语,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欣赏;四要关注声音形象,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语速适中,增强表现力和美感。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一、单项选择题1、一切职业共有的特性是(C )。
A.专业性B.多样性C.技术性D.时代性2、下列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 )。
A.商业、金融业B.农业、林业C.渔业、制造业D.畜牧业、建筑业3、职业素质由五个方面的素质构成,其中( C )是灵魂。
A.科学文化素质B.职业道德素质C.思想政治素质D.专业技能素质4、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主要是通过( C )来完成的。
A.锻炼好身体B.学好文化知识课C.学习各种专业课和进行专业实习D.社会调查5、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能力的证明是具有( D )。
A.毕业证B.学生证C.学位证D.职业资格证书二、双项选择1、对于职业道德的形成来说(AD )。
A.道德认识是前提B.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核心C.道德信念是动力D.道德行为习惯是结果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应该(AB )。
A.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B.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C.重视技能训练D.进行专业学习3、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必由之路,自我修养主要通过(BC )来进行。
A.学好专业知识B.体验生活,经常进行“省察”C.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D.进行社会实践4、在职业活动中强化,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途径,它主要通过( AC )强化。
A.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B.经常进行专业训练C.将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D.努力做到“慎独”5、职业兴趣的形成,发展到完善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有趣( BC )。
A.兴趣B.乐趣C.志趣D.趣味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作为财富的创造者,理应成为享有财富的主人,接受优良的服务。
同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
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什么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的目标。
答:①利于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
②有利于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
③有利于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一、单项选择1、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 习惯和法律B. 道德和法律C. 风俗和法律D. 习惯和风俗2、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是()。
A. 服务大局B. 公平正义C. 依法治国D. 党的领导3、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按劳分配制D. 多党合作制度4、任何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
A. 有法可依的含义B. 有法必依的含义C. 执法必严的含义D. 违法必究的含义5、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A. 谁主张、谁举证B. 由律师举证C. 由被告举证D. 由检察院举证二、多项选择1. 法律与纪律的区别是( ABCD )。
A. 制定主体不同B. 适用范围不同C. 内容不同D. 处罚的方式和程度不同2. 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 ABCD )。
A. 指引B. 评价C. 预测D. 强制3.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究C. 执法必严D. 违法必究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除了依法治国外,还包括(ABCD )。
A. 执法为民B. 公平正义C. 服务大局D. 党的领导5. 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是(A BCD )。
A. 爱国的B. 守法的C. 有责任感的D.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三、辨析1. 法律比纪律更加严谨,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律可以代替纪律。
答:此观点错误。
法律和纪律虽然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纪律要比法律管得更细微、更具体,因此法律不能取代纪律。
2. 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答:此观点错误。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自由,但我们要认识到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自由,不是不受约束的,从这一点考虑,加强法治恰恰是保障公民更好地行使自由权。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一、单项选择1、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 C )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根据治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轻重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其中最轻的处罚方式是(A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限期出境3、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B )。
A.15B.20C.30D.604、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B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 12B. 24C. 48D. 85、王某是一名职高学生,2008年刚入校不久就迷恋上了赌博游戏机。
2009年5月,王某为了获得足够的赌资,持刀抢劫下晚班的谢女士,被判有期徒刑。
王某的事例说明( B )。
A赌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B赌博会诱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C赌博会破坏家庭的幸福D赌博游戏机的存在必定会引发犯罪二、多项选择1、根据违法法律的种类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BC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2、日常生活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很多,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它们分为( ABCD )。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B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C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D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3、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种类有( ABCD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 AD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A吸烟 B迟到 C打工 D酗酒5、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有( BCD )。
A罚款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三、辨析1、学生高某盗窃室友200元钱。
有人说他偷的钱不多,不构成犯罪,所以不是违法行为。
答:此观点错误。
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违法不一定就是犯罪,犯罪就肯定违法了。
违法不一定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一般意义上是要被追究刑事在责任的。
高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
2、正当防卫是正当的、合法的行为,可以大胆地不受限制地进行。
答:此观点错误。
(1)正当防卫只要不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就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那就是防卫过当了。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为了鼓励公民敢于实施正当防卫提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我国刑法还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公正1、单项选择题1、在由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在法律地位上的关系是( C )。
A上下级关系 B隶属关系 C平等关系 D依附关系2、我国公民从( D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 年满18周岁起B 年满14周岁起C 年满16周岁起D 出生时起3、法人自( A )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A成立时 B登记时 C批准时 D申请时4、周某,现年9周岁,看到很多中学生用MP3听音乐很是羡慕。
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从家里拿了500元去超市买了一款MP3,父母回家后批评了周某的行为并去超市要求退货。
你认为超市( B )。
A不能退,因为MP3没有质量问题B应该无条件退货,因为周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买卖行为是无效的C不能退,如果MP3有质量问题可以换D不能退,因为买卖行为是双方自愿的5、曹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讲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