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化工有限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1.1.2 建设单位概况******化工有限公司是****************************近三年销售收入、产值、利润见表1-1。
表1-1 近三年销售收入、产值、利润表(单位:万元)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20世纪60年南迁入川的军工企业,现在**市江安县井口镇,东距泸州市约40.00公里,西距**市约90.00公里,距江安县城约30.00公里,距离井口镇1.00公里。
该公司长期以来远离城市,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长期按**计划生产,供应特定的国有军工企业,无法体现经济效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职工福利开始下降,工厂已无财力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致使许多职工仍住在20世纪60年代建厂时的土木结构房屋内。
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公司领导多方呼吁和求助解决棚户区的职工住房问题,到现在已解决了一部分,但仍有一部份未得到妥善解决。
自党中央、**提出进行棚户区改造以来,公司领导就非常关注相关政策,并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公司棚户区进行改造。
本项目就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提出,并向**有关部门申报的。
现在**新一轮的棚户区住房改造政策已经出台,**化工有限公司领导认真研究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关于中央投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2010]56号)的政策文件,认为本公司的棚户区住房改造符合这两个政策条件,因此再一次提出申报。
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项目场地概况拟建项目地块在******化工有限公司家属区松林山片区。
北东距泸宜公路约5.00公里,北侧毗邻办公楼及一边坡,西侧紧邻该公司老年活动中心,距离生产车间1.00公里,距离公司办公楼0.50公里,紧邻井口镇。
拟建项目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温和多雨,气象条件好,不影响建筑施工;拟建项目场地为一浅丘地貌,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大致呈三级台阶状的坡地,且四面濒临边坡,场地内地层稳定、地下水位较深,无滑坡、岩溶、泥石流、大断裂、漂石等不良工程地质构造存在。
1.2.2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110.00m2,建设净用地面积7864.00m2,占地面积8030.00m2。
1.2.3 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在**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基础设施较完备,本项目建设完全可以依托已有的给排水、供配电、道路通讯等设施。
建设用地也是棚户区已划拨土地,符合**的鼓励类产业政策,同时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本项目总投资1647.70万元(其中实际投资1641.00万元,期间费用6.7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棚户区改造财政补助360.0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购房款987.70万元,公司补贴300.00万元。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占地面积8030.00m22.净用地面积7864.00m23.建筑面积14110.00 m24.容积率1.795.建筑密度 28.3%6.绿地率35%1.3 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本项目投资较大,也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建设单位要抓紧筹集资金。
2.选好设计单位进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标选择施工、监理单位,抓好项目现场管理,使项目尽快早日完成。
第二章棚户区及住户情况调查2.1 ******化工有限公司工矿棚户区概况******化工有限公司原为******化工厂(原二一五厂),是20世纪60年代南迁的军工厂,位于四川省**市江安县井口镇。
该公司的职工宿舍是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建设的,全部土木结构,共有职工宿舍(俗称干打垒)69栋,建造于1965~1968年期间。
20世纪80年代期间受**政策的支持改造了部分宿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企业长期处于亏损,无力进行改造,到2008年底仍有34栋职工宿舍在继续使用,总住户数221户。
主要分布在松林山片区、二营片区、三合院片区。
1.土木结构宿舍超期使用由于受当时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条件限制,全部宿舍采用土木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差,使用时间(已近40年)超限,1980年经五机部鉴定全部宿舍为危房。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⑴排水不畅、基础下沉,位移,墙体长期雨水被浸泡。
⑵墙面存在纵向贯通裂缝。
⑶廊道挑梁断裂,楼板、地面塌陷。
⑶白蚁虫蛀非常严重,部分墙体被蛀空,木结构、木门窗大部受损。
⑸小青瓦屋面渗漏,木房架腐朽,局部存在随时垮塌的可能性。
由于以上原因而导致了2002年夏季28#土木结构住宅垮塌和2005年夏季41#土木结构住宅垮塌的险情发生,所幸发现及时,组织住户搬迁得力,才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2.地基与基础存在问题该公司家属区域内的金竹坪,峰谷高差约50.00米,坡度约60.00度,近几年来,年年有几十立方米的土石方从山坡上滚下,整个堆积层也有下移的迹象。
这些斜坡上的风化破碎残积物形成的堆积层,在暴雨季节,很易径流浸泡,淘空坡脚,诱发滑坡,严重威胁一百多户人家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由于2005、2006年夏、秋季受洪涝的灾害影响,导致了41#、0#、1#楼坍塌,15#、51#、63#、64#、73#等干打垒住宅出现墙体裂缝、外表脱落、基础移位。
3.设施老化,火灾难防由于职工宿舍是砖木结构,而且水、电、气系统线路等设施腐蚀、老化严重,因而其火灾难防。
2003年,******公司1#、2#两栋土木结构住宅因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该房屋墙体为土坏墙,经不住消防高压水枪的冲刷,为防止墙体垮塌,不能用水灭火,灭火较慢,造成住户的财产全部被烧光。
4.受“5.12”汶川地震严重影响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公司所在地区震感强烈,致使公司居民房76#、29#、15#、69#楼出现墙体拉裂、基础下沉、外表脱落等,57#楼(外廊式)出现主体与厨房拉裂;其它土木结构住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此5栋宿舍不能住人。
2.2 棚户区住户的情况调查分析2.2.1 棚户区住房的基本情况**工矿棚户区住宅主要分布在松林山片区、二营片区、三合院片区。
其中干打垒13幢,现住117户268人,另有空房32间(套);砖木结构危房11幢,住有69户166人,空房3户;另外近期拆迁干打垒到临时周转房35户96人。
住户主要为农转非职工和年轻职工, ******公司于1999年已终止福利房制度,农转非职工由于退休早,收入较低,家庭负担重,无力购买商品房;年轻职工绝大多数为农村换工进厂职工,工龄短、收入低,也无力购买商品房,致使目前仍然居住在危房中。
2.2.2 棚户区人口结构分析**工矿棚户区221户中,总居住人数530人,按照性别统计为男性300人,占56.6%,女性230人,占43.4%;按年龄统计为60岁以上老年人115名,占20.9%,未成年人115名占21.7%,其余58.6%为成年人。
2.2.3 棚户区人口职业岗位分析**工矿棚户区住户的530人中,在该公司从事双基发射药等化工岗位人员121名,占总人数的22.8%;机械加工和门岗值班等其他工种人员139名;退休人员149名(主要为农转非职工),占28.1%,无业人员124名,占22.8%。
2.2.4 棚户区住户收入调查分析棚户区住户主要为农转非职工和年轻职工,农转非职工由于退休早,收入较低,家庭负担重;年轻职工绝大多数为农村换工进厂职工,工龄短、收入低;经调查分析化工工种人均月收入在1500.00元左右,其他工种人均月收入在1200.00元左右,退休职工人均退休工资在1200.00元左右;户均年收入大多数不足20000.00元。
从当地横向比较,棚户区住户的年收入偏低。
2.2.5 享受经济适用房的现有棚户区住户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化工有限公司棚户区住户情况汇集于表2-1。
按当地享受经济适用房的标准,经公司反复排查、分析、对比,在现有的221户棚户区住户中有150户符合享受经济适用房的标准。
表2-1 ******化工有限公司棚户区住户情况调查表第三章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建设本项目有利于稳定**化工有限公司职工队伍******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20世纪60年南迁入川的军工企业,为**的导弹、运载火箭、航空、航天事业和兵器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期以来远离城市,且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按**计划生产,受**控制,无法进入市场,无法体现经济效益,其固定资投资和职工福利均由**承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职工福利开始下降,工厂已财力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致使多数职工仍住在20世纪60年代建厂时的土木结构房屋内,而这些房屋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鉴定为危房。
受瀑雨、洪涝、地震、地基沉陷等的影响,发生倒塌等事故,在职工产生了较大不满情绪和较大负面影响,许多职工因此想离开工厂,另谋生计。
如果本项目建设后,可以缓解职工的住房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职工的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职工队伍。
3.2 建设本项目有利于减少**化工有限公司安全隐患**化工有限公司棚户区房屋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土木结构,超期使用,长期受恶劣环境的侵蚀,经常倒塌、失火,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在2003年,******公司1#、2#两栋土木结构住宅由于设施老化,因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在2005年夏季41#土木结构住房因排水不畅、基础下沉,位移,墙体长期被浸泡而垮塌;在2006年夏、秋季受洪涝的灾害影响,导致了41#、0#、1#楼坍塌,15#、51#、63#、64#、73#等干打垒住宅出现墙体裂缝、外表脱落、基础移位。
2008年“5.12”汶川地震致使76#、29#、15#、57#、69#楼出现墙体拉裂、基础下层、外表脱落等。
现在还在使用的棚户区住房,在外界因素作用影响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至少解决192个职工家庭的住房,减少房屋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建设本项目体现党和**对军工企业职工的关心**化工有限公司是**开办的军工企业,长期受**控制,实行是计划经济,该公司的职工为支援**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长期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造成这部分职工住房历史欠帐巨大,许多职工仍然居住在基础设施匮乏、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的棚户区,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稳定,乃至社会稳定。
建设本项目,得到当地**的支持,在用地、税费等方面都答应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