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一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发展研究属于一种()A. 调查研究B. 情报研究C. 质的研究D. 经验总结2.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结为夫妻,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组成的家庭形态是() A. 血缘家庭B. 普那路亚家庭C. 对偶家庭D. 团体婚姻家庭3.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B.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法律4.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亲子关系B. 婆媳关系C. 祖孙关系D. 夫妻关系5.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保护儿童而制定的全面国际法律称为()A. 《儿童权利公约》B . 《儿童权利宣言》C . 《儿童权利宪章》D . 《日内瓦宣言》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看,给予孩子很少的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这种教养方式称作________ 教养方式。

()A. 溺爱型B. 冷漠型C. 严厉型D. 理智型7.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理智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 中等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B. 最多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C .较多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 最多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8.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如果一个孩子独立性较差,往往不能接纳自我,情绪不安定,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

这极可能是()教养方式培养的结果。

A. 民主权威型B. 绝对权威型C. 娇惯溺爱型D. 忽视冷漠型9.家长评价儿童的发展能力有各种方法。

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A. 自然测验法B. 情景测验法C. 投射测验法D. 移情测验法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A.沟通B •父母效能训练C •行为改变技术D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11.不同类别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要求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时遵循()A.家长主体原则B •双向互动原则C •分类指导原则D •共同成长原则12.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这是()A.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B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C.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D .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13.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是()A.素质观B .教育观C .方法论D .政治观14.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 ,这反映了()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 .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 .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15.家庭的固有功能是()A.生长功能B .生育功能C .教育功能D .娱乐功能16.乳婴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1—2 岁B . 1—3 岁C . 2—3 岁D . 2—4 岁17.纵观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两个明显的走向是()。

A.小型化、综合化B .大型化、核心化C.小型化、核心化D .大型化、综合化18.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这是()。

A.家庭教育B .家庭教育指导C .家庭教育能力D .家庭教育方式19.与娇惯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A.榜样示范的方法B .训斥打骂的方法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A. 2 -6 岁B . 4 -5 岁C . 3- 9 岁D . 13 - 17 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怀子三月不斜视,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提出这个观点的是22.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子女和___________23.某一氏族的男子与另一氏族的女子交互群婚,这种婚姻形成的家庭称为24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的教育是___________25.在家庭中支配和影响家长教育行为的是家长的_________26.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主要有_________ 、渐进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

27.按照“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即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_________ 和忽视冷漠型。

28.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_________ 、留守家庭为主。

29.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和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______ 两个方面。

30.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__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非期望行为23834.家长教育观念10435.祖辈家长8336.终身教育6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7.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38.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39.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40.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10 分)41. 回顾、总结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 分)42. 孩子小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古人主张既要慈爱,也要教育。

司马光在其所著《家范》一书中写道:“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

明朝吕坤父子编辑的《小儿语》中说:“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打一下,儿偏疼,说一句,儿偏怨,口噙一个娇儿,送到杀场干看。

”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模拟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2. A3. C4. D5. A6.C.7. A8. B9. B.10 .B11.C 12.C 13.B 14.B 15.B16.C17.C18.B 19.B 2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颜之推22.家长23. 普那路亚家庭24家庭教育25.教育观念26. 理智性原则27. 宽松溺爱型28. 监护人家庭29. 水平30. 认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 非期望行为23834. 家长教育观念10435. 祖辈家长8336. 终身教育6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37. 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65-6638.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48-5039. 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56-5740.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

156-159五、论述题(本大题10 分)41. 回顾、总结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287-301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 分)42. 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199-20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二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学前儿童家长不包括( )A.0 —6 岁儿童的父母B. 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C.0 —6 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D. 非亲志愿人员2. 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是( )A. 婚姻关系B. 血缘关系C. 共同生活关系D. 经济交往关系3.由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只有夫妻、亲子和兄弟姐妹关系的家庭形式是( )A. 主干家庭B. 联合家庭C. 核心家庭D. 残缺家庭4.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是指( )A. 家庭关系B. 家庭功能C. 家庭类型D. 家庭结构5.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A.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B. 子女对父母的影响C.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D. 年长者对年幼者的影响6.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

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A.无歧视原则B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D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7.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义务心理B .慈幼心理C .补偿心理D .返童心理8.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 )A. “细致的干预” B .“垂直的亲爱” C. “情动型” D .“水平的亲和”9.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是( )A.游戏规则法B .社会认知法C .故事提问法D .故事难题法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 )A.沟通B .父母效能训练C .行为改变技术D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11. 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A.2 —6 岁B.1 —2岁C.3 —7 岁D.6 —9 岁12.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称为()A. 前喻文化B. 并喻文化C. 后喻文化D. 错喻文化13.胚胎发育分化的关键期是妇女受孕后的()A.2 个月之内B.3 个月之内C.4 个月之内D.5 个月之内14.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进行言语胎教的是()A. 著名影视演员的诗歌朗诵盒带B.由孕妇或父亲直接朗读的经严格挑选的作品C.由小朋友录制的生活气息浓郁、短小轻快的儿歌音带D.由有经验的幼教老师录制的富有哲理的童话、寓言故事音带15.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A. 建立基本的信任感B. 探索周围的客观世界C. 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D. 建立基本的自我控制16.下面的音乐中适合选做给孕妇听的胎教音乐是()A.声音响亮的音乐B .有架子鼓声音的音乐C•有很强节奏的音乐D .舒缓轻柔的音乐17.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A.我好-你也好B .我不好-你好C .我好-你不好D .我不好-你也不好18.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美国的()A. 17 世纪30 年代的后期B. 18世纪30年代的后期C. 19 世纪30 年代的后期D. 20世纪30 年代的后期19.下列药物中对胎儿无害的是()A.四环素B .维生素C C .磺胺素D .雄激素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A.2-6 岁B . 4-5 岁C. 3-9 岁D . 13-17 岁、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21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发现_________ 、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以及区分社会角色,学会与人相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