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基本常识1 防汛中常用到的几个术语降雨强度与等级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按降雨强度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等级。
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mm雨强12小时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等级小雨R12<5 R24<10中雨5≤R12<10 10≤R24<25大雨10≤R12<30 25≤R24<50暴雨30≤R12<70 50≤R24<100大暴雨70≤R12<140 100≤R24<200特大暴雨140≤R12 200≤R24汛、汛期和防汛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汛常以出现的季节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潮汛等。
春汛(或桃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汇流形成的涨水现象或伏天或秋天由于降雨汇流形成的江河涨长,称伏汛或秋汛。
沿江滨海地区海水周期性上涨,称潮汛。
汛期的含义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始涨到回落的期间。
我国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很大,变化过程也是千差万别。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规定了汛期,长江为5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汛期确定为6月1日至9月10日。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汛期常提到的2个水位(江河)保证水位汛期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能够保证安全挡水的上限洪水位,又称防汛保证水位,当洪水位达到或低于这一水位时,有关部门有责任保证堤防工程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安全。
保证水位是制定保护对象度汛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防洪标准的具体指标。
保证水位可以随着河道和堤防工程情况变化,以及堤防保护区内的特定要求而变化,特别是在多沙河流,由于河床淤积和堤防的加高加固等,保证水位也需要相应提高。
警戒水位当水位持续上涨达到某一水位,防洪堤防随时可能出险,此时应严加防守,随时准备投入抢险,这一水位定为警戒水位。
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河段或区域开始进入防汛戒备状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落实防守岗位、抢险备料和加强巡堤查险等工作,穿堤涵闸视情况停止使用。
该水位主要是防汛部门根据长期防汛实践经验和堤防等工程出险基本规律分析确定的。
2 洪水预报根据洪水形成和运动的规律,利用过去和实时水文气象资料,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洪水情况的预测,称洪水预报。
洪水预报包括河道洪水预报、流域洪水预报、水库洪水预报等。
主要预报项目有最高洪峰水位(或流量)、洪峰出现时间。
洪水涨落过程、洪水总量等。
河道洪水预报,即预报沿防汛河段的各指定断面处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
天然河道中的洪水,以洪水波形态沿河道自上游向下游运动,各项洪水要素(洪水位、洪水流量等)先在河道上游断面出现,然后依次在下游各断面出现。
因此,可利用河道中洪水波运动的规律,由上游断面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来预报下游断面的洪水位和洪水流量。
洪水主要是指由暴雨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特征一般用洪峰流量、洪峰水位和洪水过程线来描述。
当流域发生暴雨时,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就是洪水起涨之时;随着流域远处的地表径流陆续流入河道,使流量和水位继续增涨,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洪水流量由起涨到达洪峰流量以后逐渐下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经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到接近于原来状态。
即为洪水落尽之时。
一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称为一次洪水总量,一次洪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洪水总历时。
水库洪水预报主要包括入库洪水预报、水库最高水位和最大出库流量及其出现时间的预报。
3洪水的危害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只有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为水灾害。
我国的洪水灾害十人频繁,我国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害,其中“75.8”是世界上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惨剧。
1975年8月5日,在一场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近60亿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横流。
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
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
劫后余生的人这样回忆道:“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
板桥水库大坝在主河槽段溃决时,出库洪峰声如山崩地裂,形如倒海翻江,6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
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
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所到之处,建筑、树木一瞬间消失了踪影。
干流水面上,人头攒动,拼命挣扎、呼救。
遇难人的尸体和猪、羊、牛、马、鸡、鸭等动物尸体,顺水漂流。
石磙碾盘被冲下沟河,链轨拖拉机、重型机械车床等随水翻滚。
遂平火车站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
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
板桥水库东4公里的大路陈村村民后来形容:“远看白茫茫,近看空荡荡,进村没有路,只剩一棵树。
”石漫滩水库8日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
入库洪水总量2.24亿立方米,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最大垮坝流量3万立方米/每秒,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
沙河、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洪量为8.86亿立方米,此时超蓄4.50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
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
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
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串入汾泉河流域。
9日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
图表1板桥水库溢洪道图表2板桥水库溃决后的大坝图表3被冲毁的京广铁路图表4水库下游一片汪洋我市也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害,如1964年7月,孝妇河黄土崖段大堤溃决,孝妇河桓台县段、乌河、东西猪龙河等共决口39处,1966年7月淄川区娥庄附近的紫峪水库垮坝,池上2座小型水库4座塘坝被冲毁,1977年6月山洪进入正在施工的一干渠万米山洞,致使在洞内的施工人员16人死亡……。
4防汛抢险基本常识2.2汛期险情: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因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
各种水工建筑物,特别是防洪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有:(1)大坝和堤防的漫溢;(2)坝(堤)体和坝(堤)基大面积的渗水、管涌与流土;(3)堤身的漏洞、跌窝(塌陷);(4)库岸、堤岸的堤坡的崩塌;(5)大风浪对水工建筑物的拍打淘刷;(6)堤坝和其他挡水挡土建筑物的脱坡、滑动与倾覆;(7)混凝土建筑物与土工建筑物接触处的严重渗水等。
险情有时单一出现,有时几种险情同时在一处出现。
2.3抢险和抢险原则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
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抢险的主要原则是:(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主要特点:(1)小型水库工程数量多。
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91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3座,小型86座,还有众多的塘坝,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是防汛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小型水库多为土石坝,其挡水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当地材料筑成。
这些材料在高水位长期的作用下容易渗漏,而且不耐冲刷。
因此,土石坝的险情要比其他材料坝多,抢险任务大。
(3)小型水库多处于河流的上游。
控制流域面积小,河道坡降较大,一旦遇到暴雨集中,洪水进库快,库区水位迅速猛涨,对工程威胁性很大。
再加上库容小,调蓄能力差;坝内涵管断面小,溢洪道断面不足或者底高程未到设计高程,致使泄洪能力小,洪水消落慢,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这些不利因素,加重了小型水库的防汛抢险任务。
(4)小型水库大多是上世纪50—70年代建设。
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进行等方面,往往不像大中型水库那样正规,防洪标准和工程质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汛期就容易暴露出来。
成为工程的薄弱环节,给防汛抢险增加了很大的任务。
虽然近几年对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但防汛工作仍不可忽视。
(5)小型水库由于数量多、规模小,进库交通条件很差,技术管理薄弱,防汛抢险工作条件差,这就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常见工程险情1、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渗水和漏洞,堤身滑坡,蚁害隐患,决口等;2、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土坝裂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
3、涵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
检查识别当水库蓄水后,无论山坡、坝体或坝基,总有一些渗水出现,有些渗水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有些则属发展性的,应予及时抢护。
还有某些渗水现象,虽暂无问题,但当库水位继续升高后,渗水情况加剧。
因此,对各种渗水现象必需正确判断区别对待。
正常渗漏与非正常渗漏的识别正常渗漏的渗水经过批滤排水设施排出渗水量小、水质清,不带土粒;渗流逸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小于临界坡降,坝体、坝基不发生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