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v )1、起钻不按规定及时灌注钻井液是造成井喷的直接原因之一。
( v )2、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 v )3、要严格执行井控问题整改“消项制”,要对井控检查存在的问题采取“回头看”的办法,在下次检查时首先检查上次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
( v )4、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裂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 x )5、套管鞋处的地层通常是全井最强的部位。
( v )6、地层漏失压力试验是指当钻至套管鞋以下第一个砂岩层时(或出套管鞋3~5m),用水泥车进行试验。
( x )7、由于套管外径尺寸较小,因此,在下套管时,可以不控制下放速度。
( v )8、油水井的钻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
( x )9、气井的钻井液静液压力安全附加值为:1.5~3.5MPa。
( x )10、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应该略大于(平衡)地层压力,大于漏失压力,而小于坍塌压力、破裂压力。
( v )11、5″半封闸板对5″钻具才能实现封井,否则不能有效密封。
( v )12、闸板防喷器的锁紧装置分为手动锁紧装置和液压自动锁紧装置。
( v )13、旋转防喷器安装位置在井口防喷器组最上端。
(×)14、气泵的供气管路上的旁通截止阀通常处于开启工况,当需要制备高于21MPa 的压力油时,将旁通截止阀关闭,利用气泵制造高压液能。
( x )15、FKQ640-7远程控制台的气泵只能使系统压力升至21MPa。
(×)16、手动平板阀可以当节流阀使用。
(×)17、方钻杆旋塞阀在联接到钻柱上之前,须处于“全关”状态。
(∨)18、内防喷工具应建立使用档案。
(×)19、防喷器安装完毕后必须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偏差不大于20mm。
(×)20、根据行业标准,放喷管线试压35MPa。
(×)21、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与钻井液的性能无关。
(∨)22、在钻井中,对地层压力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对保护油气层、保证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3、在钻含硫化氢地层时,钻井液应加入能中和硫化氢的处理剂,并且要调整钻井液的PH<9.5,以有效消除钻井液中的硫化氢。
(×)24、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可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
(∨)25、从事“三高”油气井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要专门安排时间,对全队人员及协同施工人员进行针对“三高”油气井特点的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建设方要把该培训列入合同之中。
(∨)26、起钻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液面下降最大不允许超过50m。
(∨)27、若能尽早地发现溢流,则硬关井产生的“水击效应”就较弱,也可以使用硬关井。
(×)28、固井时发生溢流,听到报警信号后,要停止注水泥作业,按下套管时的关井程序关井。
(×)29.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然气不会侵入井内。
(×)30.天然气只有在开井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滑脱上升。
(×)31.对于高含硫的气井,可以采取立管压力法和体积法进行处理。
(×)32、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
(×)33、动态压井法与传统的压井法相比,套管鞋处的压力最大。
(∨)34、正常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等于地层水的密度。
(∨)35、钻井液密度的安全窗口值越大,在压井过程中调整的余地越大。
(×)36、在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的循环过程中,当气体接近井口时,其体积迅速膨胀,套管压力迅速升高,此时应开大节流阀降压。
(∨)37、压回法是从钻柱内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
(×)38、溢流发现的越早,关井后的套压越大。
(×)39、关井后要及时组织压井,如果是天然气溢流,可允许长时间关井而不作处理。
(∨)40.由于天然气的密度低,与钻井液有很强的置换性,不论是开井还是关井,是循环还是静止,气体向井口的运移总是要产生的。
(∨)41、压井时,为了实现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的平衡,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套管压力。
(×)42、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压井。
(×)43、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44、水平井起钻抽汲影响钻井液灌入量,侵入流体离开水平井段前,对液柱压力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
(∨)45、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钻井液罐除气器上游处并固定牢靠,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其通径不小于78mm。
(×)46、每一个生产班组都应有一个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对于正常压力的高渗透性砂岩,往往地层漏失压力比地层坍塌压力小得多。
(∨)48、抽吸压力使井底压力减小。
(∨)49、激动压力是由于下放钻柱而使井底压力增加的压力,其数值就是阻挠钻井液向上流动的流动阻力值。
(∨)50、通常所说的近平衡压力钻井是指压差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平衡压力钻井。
(∨)51、钻井队必须遵循钻井工程设计,不能随意变动,如因井下情况变化,原设计确需变更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重新讨论研究。
(∨)52、钻井液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地层压力并考虑井眼的稳定附加一定的安全值。
(×)53、所谓井底压差就是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之差。
(×)54、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应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其次是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
(×)55、施工单位野营房应放置在距井场边缘50m以外的下风处。
(∨)56、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控制井口是防止井喷的关键。
(∨)57、通过井口压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井下是否发生井漏和地下井喷等复杂情况。
(∨)58.硫化氢对钻具和井控装置产生氢脆,造成钻具断裂和井口设备损坏,使井控工作进一步复杂化,甚至引发井喷失控。
(×)59、钻井液加重、除气、灌注设备不属于井控设备范畴。
(∨)60、液压防喷器的胶芯或闸板使用中磨损、老化变质,可在现场条件下及时进行拆换。
(∨)61、防喷器是井控设备的关键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油气井压力控制的成败。
(∨)62、钻井井口装置包括在钻井过程中各次开钻时所配置的液压防喷器及其控制装置、四通、转换法兰、双法兰短节、转换短节、套管头等。
(×)63、环形防喷器通常与闸板防喷器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64、FH28—35环形防喷器最大工作压力28MPa。
二、单项选择题1、起钻时发生溢流的显示是:灌入井内的钻井液量( b )从井内起出钻具的体积。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2、发生溢流硬关井时,容易产生( d )现象。
A、坍塌B、卡钻C、憋泵D、水击3、根据套管抗内压强度确定关井套压时需要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即一般要求关井套压不能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的( a )。
A、80%B、85%C、90%D、95%4、对于( a )溢流来说,更要强调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关井的重要性。
A、气体B、液体C、液气混合D、油水5、在开井状态下,气体膨胀上升接近至( c )才会使井底压力明显降低。
A、套管鞋B、井的中部C、井口D、任何位置6、关井情况下,套管压力上升的快慢反映了( b )的快慢。
A、地层压力增大B、环空中气柱上升C、环空中油上升D、环空中水上升7、溢流量越大,压井过程中( b )越高。
A、立管压力B、套管压力C、泵压D、地层压力8、半封闸板关井后( d )转动钻具。
A、可以快速B、可以中速C、可以慢速D、严禁9、下列关于井控设备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关井动作迅速B、操作方便C、能够关闭井口,密封钻具内和环空D、现场维修方便10、按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053.1《地面防喷器及控制装置》规定,我国液压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级别最低的是( b )。
A、7MPaB、14MPaC、21MPaD、35MPa11、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c )。
A、钻进B、起钻C、下钻D、空井12、增大井底压差,机械钻速会( b )。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规律变化13、只有掌握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d )等参数,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钻井液密度,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井控设备。
A、岩石应力B、地层倾角C、环空流动阻力D、地层坍塌压力14、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是为了确定( d )地层的破裂压力。
A、白云岩B、井底处C、石灰岩D、套管鞋处15、任何防喷装置组合的额定工作压力是由组合中额定工作压力( d )的部件所确定的。
A、最高B、较高C、中间值D、最低16、旋转防喷器是用于( b )的动密封装置A、近平衡钻井B、欠平衡钻井C、常规钻井D、超平衡钻井17、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能导致井底压力(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为零18、FKQ640-7型控制装置正常工作时,蓄能器压力在(c )MPa。
A、8.4-17.5B、10.5-21C、19-21D、21-2419、压井管汇试压应试到额定工作压力的(a )。
A、100%B、80%C、70%D、60%20、钻具中装有止回阀下钻时,应坚持每下( a )柱钻杆向钻具内灌满一次钻井液。
A、20~30B、30~40C、40~50D、50~6021、排除溢流保持钻井液罐液面不变的方法适于( a )的溢流。
A、油、气B、油、水C、气、水D、油、气、水22、井控设计时,在选择井控设备前,需要对(b )和井眼尺寸、套管尺寸、套管钢级、井身结构等做详尽的了解。
A、地层破裂压力B、地层压力C、井底压力D、地层坍塌压力23、发生溢流关井后,一般情况下,要等( c )分钟才能读取稳定的立管压力值。
A、1~2B、3~5C、10~15D、60~9024、关井操作由(d )统一指挥,防止误操作。
A、队长B、工程师C、值班干部D、司钻25、当发生岩屑气侵时,侵入天然气量与( a )成正比。
A、井径B、井深C、地层硬度D、岩石塑性26、压回法适用于(d )时的溢流。
A、钻进B、起下钻杆C、起下钻铤D、空井27、钻井作业中,( b )属于专用井口压力控制设备。
A、钻井液罐液面监测仪B、防喷器C、起钻自动灌浆装置D、除气器28、油层套管的材质、强度、扣型、管串结构设计(包括钢级、壁厚以及扶正器等附件)应满足固井、完井、井下作业及油(气)生产的要求,水泥应返至技术套管内或油、气、水层以上( c )m。
A、100B、200C、300D、50029、为了保证钻进和起下钻过程的安全,做到井壁稳定,既不压漏地层也不会引起溢流,必须控制钻井液的( a )和粘度。
A、密度B、失水C、静切力D、泥饼30、下尾管时发生溢流,通常的处理方法与( b )时发生溢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