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复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复习

八年级诗歌赏析
(一)望岳 [唐] 杜甫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
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大自
然的情有独钟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判割的意思,用在这里,
确是“奇险”,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春望[唐] 杜甫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到近,又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
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3.作者触景生情,借“花溅泪”“鸟惊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颈联妙用数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出了作者与家人音信隔绝,久盼不至的迫切心情。

思亲念亲之情油然而生。

5.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句所展现的场面。

并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作者因此而焦虑忧愁。

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
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描绘的这一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和思家的情怀。

归园田居 [晋] 陶渊明
1.“草盛豆苗稀”中“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作者辞官归田,虽然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句所展现的情景。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晚上披星戴月,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3、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
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4、请具体解释“但使愿无违”中作者“愿”的具体内涵。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和
理想?
归隐田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官场中失去自我。

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
愿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1.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颔联作者以“征蓬”“归雁”自比,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4.近代学者王国维盛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千古壮观”之句,仔细品味这句诗,
谈谈王国维评价的理由?句中哪些字用得特别有表现力?
2.因受排挤流露出孤寂、激愤、抑郁之情。

3.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

大漠无边,黄河如带,从天边汹
涌而来,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挂在天边。

4.这句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视野开阔,意境雄浑。

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句话还精于炼字,“直”“圆”两字用得极好,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远处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从
天边汹涌而来,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静地悬挂在天边,诗歌以烽烟之直和落日之圆突出了大漠的
辽阔壮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望洞庭湖所见的画面。

(请圈出句中物象)
3.颔联中“蒸”“撼”二字用得妙,请加以分析。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有何深意?1.不甘于仕途的失意和寂寞,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希望张丞相能给予引荐,表现了诗人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方法:抓重点句“端居耻圣明”等)
2.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满,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
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湖面上水汽蒸腾,如烟似雾,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湖水澎湃动荡,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也瑟缩不安地
匍匐在它的脚下。

3.“蒸”字写出了水汽蒸腾,如烟似雾,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感;“撼”字犹如雷霆万钧,
极显湖水的喧闹动荡,桀骜不驯的自然伟力。

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磅礴的气势。

动静结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4.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出仕和希
望得到对方引荐的心情。

送友人李白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指明“悟诗情”的方法)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首联的画面。

(请圈出句中物象)并说说首联描绘出怎样的送别场景。

3.诗人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尾联的场面。

1. 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

(关键词“游子意”“故人情”)2.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澄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青”“白”相映,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

“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首联描摹出一幅山清水秀的送别场景。

3. 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无限关切之意
自然溢出。

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那么徐缓,恋恋不舍地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4.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儿马仿佛
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浣溪沙》苏轼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的情景。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

(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
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2.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作者虽政治失意,但却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和豁达的胸襟。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1、本诗表答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思想家乡想念亲人。

2、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名季节。

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石壕吏》《渡荆门送别》看课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