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巢湖水质报告

巢湖水质报告

学号:**********论文设计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专业:化学师范班级:13级化学师范班学生姓名:**导师姓名:陈琛起止时间:2015/05/20至2015/06/03合肥师范学院2015 年 5 月20 日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摘要:科技不断发展,环境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恶化,尤其是水资源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巢湖是安徽省的饮水缸,具有提供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用水以及水产养殖、航运、旅游、蓄排水和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巢湖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部分研究人员,在2013年暑期就巢湖水环境做了细致的调查,包括取样,分析和问卷调查,据此对巢湖环境保护的实施及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巢湖,调查,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录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 (4)二、调查目的 (4)三、巢湖市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4)四、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现状 (4)五、城区河流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5.1 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5)5.2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5)5.3 氮、磷的累积 (6)六、对解决巢湖水质污染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6)七、结论 (7)参考文献 (7)附表 (8)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下游左岸,湖区面积760km2,流域面积为13486km2,人口887万。

流域地势总轮廓东西长、南北窄,有西高东低,中部低洼平坦,形成巢湖盆地的态势。

33条入湖河流纵横交错、呈放射状汇入巢湖,裕溪河为巢湖水入江的唯一通道。

巢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ºC,无霜期224~252d。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巢湖湖盆岸线188.66km,平均水位8.40m,平均深度2.5m。

平均入湖水量约为48亿m3,水面蒸发量则达到6.3亿m3,总用水量7.7亿m3。

二、调查目的由于巢湖市水环境基础资料比较匮乏,因此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调查丁岗河与西环城河沿岸入河污染源的数量、种类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

第二,掌握巢湖城市水系总体污染状况与特征,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示范工程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为将来示范工程建成后的环境效益评估提供基础。

三、巢湖市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周边与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南京等市接壤。

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

巢湖市现辖4县1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

巢湖矿产资源含量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藏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等储量巨大。

巢湖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一直以来享有盛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然而由于濒临巢湖,其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2008年巢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相对稳定,达到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巢湖东半湖轻度富营养状态,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

然而近年来,巢湖市老城区的环境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特别是城区河流水质状况。

由于城区河流水系长期水流不畅,城市内河自净能力差,导致许多河道在枯水期有的断流,有的则成为城市排污沟。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污水及大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城市水环境受到污染、增加河道淤积,致使环城河、天河等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到巢湖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巢湖市开展了活水工程规划,期望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增强水体流动,提高河道释污、调蓄能力,改善水体质量,提升城市安全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的保障能力,优化城市水环境,构建水景特色城市。

四、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现状20世纪50年代初,巢湖生态环境良好,曾有各类鱼虾和水鸟,巢湖流域被誉为安徽省的鱼米之乡,巢湖更似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入湖,加速了湖水富营养化程度,使其成为湖泊单位容积接纳废水量位居五大淡水湖之首。

据统计,每年滞留于湖内的氮约14961t、磷219.8t,在湖泊生态系统内循环转化,为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导致藻类“疯长”,“水华”频繁发生、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

加之森林覆盖率仅有20%,造成森林防护效益差,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达1773km2,占流域面积19%。

沿岸植物因控制水位提高而减少,加剧了风浪淘蚀作用,破坏了湖泊景观与植被缓冲带,巢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加速了湖泊的衰老。

此次调查以巢湖城区河流水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污染源及其对水体产生的负荷进行了调查。

总体而言,巢湖市城区水系长期水流不畅,不能内外沟通,或根本没有沟通,再加上长期受城市污水,河道淤积严重,内部水系普遍存在沿河违章搭建房屋、乱倒垃圾现象,致使水流受阻严重。

居民生活污染源产生污水总量最大,约占污水产生总量的97.9%:且各种污染物COD、TN及TP的年排放量居民生活园的贡献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总量的85.4%,91.2%和95.4%。

餐饮及养殖业等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很小,但对综合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水质分析,对巢湖市城区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24小时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巢湖城区的水文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巢湖城区河流总体上受人为污染严重,COD含量是一般的天然水体COD含量的3~5倍;TP含量总体大于0.2mg/L,叶绿素含量超过40ug/L,巢湖城区河流总体上属于富营养化状态。

部分河段由于受生活污水的影响,NH3-N含量过高,TN和TP含量严重超标,属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蓝藻是巢湖市城区的优势种,而在静止和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水体中,硅藻数量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蓝藻的含量,成为优势种。

城区河流水系的溶解氧日变化符合S型变化趋势,但溶解氧含量总体上偏低;化学需氧量的变化并无明显的规律性,COD含量的波动与人为干扰和水体流动与交换关系密切;NH3-N的日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基本稳定在0.24-0.55mg/L之间;TN和TP的含量远大于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

人类活动对藻类的生长和分布影响较大。

在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中,由于水温条件差异不大,蓝藻、绿藻和硅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交替成为优势种,蓝藻适应环境的能力远大于绿藻和硅藻,且在白天的平均含量大于夜间;而在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的闹市区水体中,藻类数量总体大于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硅藻增加的优势明显,但藻类的变化并无明显规律。

五、城区河流污染源调查与分析虽然巢湖污染的整治受到管理不善和技术、资金缺乏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或限制污染物的来源,那么就可以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根据分析,引起我国内河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5.1 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是造成巢湖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巢湖成为城市排水沟和纳污塘。

由于大部分民众的防污染意识淡薄,对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危害了解较少,加之缺少一点的保护和防治措施,导致沿河居民向河水中倾倒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现象普遍存在。

河道内垃圾的增多会使河水流速变缓,甚至是垃圾的堆积,导致臭气四散,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下游附件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5.2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巢湖的周围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而且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工业布局不合理,污水收集系统难以建设,这就导致了巢湖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造成很多企业排放的废水不但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经常发生超标排放和偷排现象。

下图是巢湖流域入河排污量监测结果:5.3 巢湖闸的建立延长了江湖水体交换时间,造成氮、磷的累积20世纪70年代末巢湖闸的建成将巢湖换水周期延长至127d⑤,换水周期的延长造成了水体中氮、磷的累积,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巢湖水体环境污染,据裕溪河多年流量观测资料表明,巢湖建闸前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3亿m3,长江入湖交换水量多年平均为13.6亿m3,其比值为1:0.45。

1954年大水,该流域径流量高达78亿m3,江湖交换水量达37亿m3,比值为1:0.47。

建闸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9亿m3,江湖交换水量多年平均1.6亿m3,其比值为1:0.04。

由此可见,巢湖建闸后,江湖水量交换少,水力冲刷系数小,氮、磷滞留时间长,造成其在湖中积累,加速了富营养化进程。

六、对解决巢湖水质污染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水体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如此严重的水体污染,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人类自身生命之源的破坏。

我们再分析的同事,更实际的是做出应对的措施,以改变现状,虽然维护的人力财力巨大,但是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苦果,只有靠我们自己来承担,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应是重中之重,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请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1、严肃整顿各种工厂和企业事业单位,对于污水处理不合格的工厂或单位给予高额罚款、停止生产等处罚,直至污水处理达到合格后,才可开工;对于污染严重的工厂给予“砍掉”的处罚。

2、政府部门要大力协助水利部门完成此任务,从人力、财力上重视这一伟大工程,对于挪用用于治理污水的款项的部门或个人,要严惩不贷。

3、把治理污水一项写入法律条文,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义务保护水资源,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故意污染水资源者,要收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4、通过各种选厂渠道让公民认识到巢湖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与他们自身健康的关系,进而大力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增强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增强法制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让有些违规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让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

6、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将主要的需水工业搬迁部分到南方,缓解北方水少、工厂多的局面,减少水质恶化。

7、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为从整体上解决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有计划的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对一些原始的水源必须严格保护,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

8、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

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资源利用率的管理,适时淘汰有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