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癌症(3)_调查报告
我们想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影响,产生肝癌。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响的,他们是污染花生酱的主要消费者。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马尼拉和赛布,也是黄曲霉毒素摄入量最高的地区。
花生酱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马尼拉,玉米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赛布——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这些做肝癌手术的孩子往往来自富裕家庭。
这些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好,他们吃的是我们认为最健康的膳食,营养水平达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营养标准。
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高品质动物蛋白),但恰恰是他们患有肝癌。
这怎么可能呢?在全球范围来说,肝癌通常是在蛋白质摄入量最低的国家发病率最高。
当时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肝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
而这种蛋白质摄入不足正是我们去菲律宾工作、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要增加营养不良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但是根据卡多医生的说法,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儿童中,肝癌发病率却是最高的。
当时在一份不太知名的医学杂志上,我读到一篇印度的科研论文。
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比较了两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试验动物饲以黄曲霉毒素和含20%蛋白质的饲料,另一组给予同样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和含5%蛋白质的饲料。
摄入20%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都发生了肝癌,或癌前病变;而摄入5%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没有任何一只发生肝癌。
这并不是一个细微的差别,这是个100对0的差别,
而这个结果和我在菲律宾儿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吻合的。
那些最容易患肝癌的儿童,恰恰是那些膳食中蛋白质比例比较高的儿童。
我们调查了65个县130个自然村的6500名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看是否存在不同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
举例来说,如果肝癌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也比较高,我们说蛋白质摄入量和肝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为这个例子中,其中一个因子水平升高的时候,另外一个因子的水平也升高了。
但是,在我们的假设性的模型中,蛋白质摄入水平和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关系,并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导致癌症的病因。
癌的三个阶段
癌症的发病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促进阶段和进展期。
类比来说,癌症的发病过程就像种植草皮一样,启动阶段相当于把种子植入土壤中,促进阶段好像草已经开始生长,进展阶段相当于草长势过于旺盛,完全失去了控制,已经蔓延到了车道、灌木丛和旁边的人行道上。
所以,把草种“植入”土壤中是第一步,即启动易癌变的细胞,起启动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叫做致癌物。
这些化学物质多数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但是自然界中也会自发形成一些此类物质,
如黄曲霉毒素。
这些致癌物能导致我们的基因发生转变或突变,将正常的细胞转化为易癌变细胞。
突变导致细胞内的基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对dna造成损伤。
整个诱发过程,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这个时间是该化学致癌物被摄入吸收,进入血液、转运入细胞、转化为活性中间产物、结合到dna上、传给子代细胞所需的时间。
当新的子代细胞产生以后,这个过程就完成了。
这些新的子代细胞以及之后再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基因结构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致癌的概率大大增加。
除非极少的情况下,诱发过程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