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立德树人让师德在岗位闪光主题演讲稿

关于立德树人让师德在岗位闪光主题演讲稿

关于立德树人让师德在岗位闪光主题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站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讲稿,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做爱的使者》。

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师德的训诫。

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在教育战线上,我是一名新兵,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曾经疑惑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有一丝的退却。

但是在短短一年来,在我身边,就在我的生活当中,在荥阳九小,这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凝聚力的集体当中,我也不时被深深地感动着,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这个后来人。

我目睹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例如,我们亲爱的董青华老师,再过一两年就该退休了,在今年体检中查出甲状腺需要做手术,可是他却说:我们学校缺老师,我离开了,一班的孩子怎么办?等暑假放假我再做手术吧,却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辛勤的耕耘;我们的学校王爱青老师,再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0个春秋了,仍然坚持每天晚上都批改作业到十一二点,有一次在上班路上突然晕倒,等醒来后,第一句话是:我要赶快去学校,我们班的孩子还等着我上课呢!;还有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年轻的金鑫老师老师,主动要求当班主任,每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她说:当班主是幸福的,我从孩子身上能学到很多,也让我班主任的能力有所提高,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了这个锻炼的机会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真挚的师生情,让我不再彷徨,让我勇敢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融洽的气氛深深的吸引着我。

慢慢地我爱上了这份职业。

这种爱是我工作的动力,这种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开始学着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诉说,学着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学着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将心中那份浓浓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就拿二一班的刘文杰小朋友来说吧,他身体瘦弱,个子矮小,因为父母亲外出打工,自己与年过七旬奶奶相依为命。

这个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回家没人管教,学习基础较差,但作为他音乐老师的我没有放弃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找他谈心,让他充满了自信,找回了自尊,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

每天吃午餐的时候,我总是给他多一些分量,让他吃饱。

每当这时候,他腼腆地笑了,他感觉到了老师在给他施爱。

此时我的心里觉得暖暖的,有种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孩子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说爱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金钥匙。

只有爱的阳光才能把坚冰融化;只有爱的雨丝才能使枯木逢春。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年,经过了这300多个日日夜夜,我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

但是常言说的好: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而这个目的的达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关于立德树人让师德在岗位闪光主题演讲稿篇2教师是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这是对教师传道育人精神的赞美。

教师的劳动是培育出精神高尚的人,教师的职业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教师的教诲是照亮人心灵中永远的指路灯!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教师在社会中地位的肯定。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才能不负重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5月11日,我有幸得到校领导的委派,参加了在铁岭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与新时期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在听了李晓凡老师的报告后,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就是内化师德。

首先介绍一下李老师:李晓凡,女,党员,高级讲师,曾任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兼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联合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

1989年-20xx年连续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家长、优秀家长标兵、家庭教育辛勤园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及先进工作者。

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

20xx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

20xx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母亲。

20xx年受聘于全国更新家庭教育报告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学会讲师团成员、全国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近几年来,曾在三十余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电视台做专访节目,先后在北京景山学校等全国各地做报告400余场,直接听众达100余万人。

不说话时的李老师,真的就像是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妇人,微胖的身材、不时髦的穿着。

但是她一开始讲话,强大的气场立即震撼了在场的每一名听众!妙语的叙述、精辟的讲解、生动的例子、丰富的肢体语言示范这一切都深深感动了我感动于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奉献!感动于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宽容与热爱!感动于李老师教育管理的艺术性!感动于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专业成长之路!感动于李老师面对痛苦、失落与打击,勇于面对生活越挫越勇的坚强精神!感动于李老师微笑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李老师的讲座从视频《母亲》开始,没有任何解说与文字,从怀抱婴儿的年轻妈妈,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一个个熟悉鲜活的妈妈形象在歌曲《母亲》的伴随下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个听众都满含热泪静静地聆听着,欣赏着,思考着李老师留给我们的问题:这是教育吗?母亲的爱是浅显的、感性的爱,这种爱不能取代教育;而老师的爱应该是深沉的、理性的、完整的爱。

爱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师者,必备大爱之心。

一个老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只有大德,才有大爱,才能有大善的行为。

内化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形成一套适应学生成长,又能快乐工作的过程。

李老师讲道,内化师德,要注重三力合一,即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所谓张力,就是你对你别人的宽容度和接纳度;别人对你的信任感和释放感。

张力内显,是教师对于学生成长理念的确立。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长而非成才,学生在不断地犯错误、改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改正低级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观念是与教育规律相悖的。

张力外显,是教师的理性宽容。

具体表现为赏识有度和批评得法。

赏识有度,是指学生身上的优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被老师挖掘出来了。

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要深刻,不要简单地用你真好!你真棒!这样的语句,不妨试试用你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学生!你是一个懂得尊重老师的学生!等比较有深度的表扬。

批评得法,是指对学生的批评能被学生接受,如果不接受,这种批评就失败了。

批评学生要注意不当众批评;一定会用善意的肢体语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不要发动群众批评;对学生的缺点要合并同类项;批评学生时多用中性语言,少用刀刀见血的语言。

李老师说,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内功:追求人性完美是内化师德之本;形成个性优化是内化师德之源;力求厚德懿行是内化师德之美。

张力是拉不断的,教育无边际,内心的张力亦是无边无际的。

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

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甚至是顽劣不化的学生,都是可爱的,都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我们要学会容纳每个孩子的个性,并学会顺性而育。

十个手指有长短,同在一个班上课,学生就会参差不齐。

作为老师的我们,重要的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集体中的每位成员幸福、和谐成长。

作为老师要不断追求道德的上线,不能仅仅稳住下线,绝不能突破底线。

我们老师很难成为物质上的富有者,但应努力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应从学生发来的祝福卡片、祝贺短信、路上问好中感到荣光与幸福。

我们要时刻用鞭策自己,心策他人八个字来警醒自己,用心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学会心灵换位,努力使成为魅力教师。

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李老师认为是魅力的源泉是提高素质,更新观念,完善自我。

如何修养自己,激发潜在的魅力呢?李老师认为有三个基本办法:健康的心理是内化师德的基石;健康的人格是内化师德的灵魂;提升人师的境界是内化师德的目标。

健康的心理是内化师德的基石,我们要学会把快乐的人生传递给学生,学会给学生的心理发展留有空间,学会放飞学生的理想与心灵。

给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人格教育注入内化师德的灵魂。

教师必须具有能够完善人格的素质。

这种素质体现在追求人性的完美。

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人性完美,才能从内心深处完善自我。

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用心、用情、用智慧去做人、做事、做学问。

从而提升人师的境界,达到内化师德的目标。

形成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真真正正的成为人师,成为一本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教科书。

达到不教之教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贴心交流。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至高境界。

教师的工作魅力体现在:用心做人;用情做事;用智慧做学问。

教师的生活魅力在于把自己人生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都演好:为师爱生无需由;为友忠诚无需报;为妻贤良无需偿;为母奉范无需教;为父博爱无需孝。

活力是通过内化而产生多种能力;活力需要张力与潜力作铺垫。

孩子们没有悦纳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意味着你的教育是失败的。

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李老师认为应做到三方面,即建立起超越自然,又溶于自然的完美人生;不断地学习,掌握超前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广博的知识,成为能力型人格教师。

在终身学习时代,我们老师的学习应该是有准备的、主动的、自觉的、有个性的。

学校对学习的逼势不能过紧,但又不能放任自由,重在创设宽松、向上、真诚、互动、和谐的学习型氛围。

内化师德的终极目标是:以美养德,德美并重;以才养德,德才并重;以智养德,德智并重。

最后李老师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报告: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听了李老师的报告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心态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么的重要啊!比如,对于学校分配的工作和任务,以前我也曾有过抱怨和抵触,但是随着自己不断成熟,尤其是当了班主任,成为六十多名学生的管理者之后,我认识到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件事我能不做吗?与其满腹牢骚,是不是积极乐观更能让我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在回答完自己的提问之后,我总能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欣然接受学校的各项安排,在我积极地正向引导下,学生也不再有怨言,现在我带的一年十一班,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