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转】我们共同分析了这样两个例子,得到了这样两个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自已看
一个例子。
无锡市城市形态的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材料1 和材料2,先自己
思考一下问题探究1
【小组探究】
【探究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材料1: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
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
上得力于古运河。
材料2: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
【问题探究1】
1、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
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
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
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师】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
【承转】请同学们对比“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种变化能说明什么?
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
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
铁路运输为主。
(所以说聚落形态会随交通干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
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现在的无锡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了,那么,古运
河就弃子不顾了吗?
答:不是
【课件展示】无锡古运河的旅游图
【承转】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还有扬州城市形态的变化。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材料,
之间的区别是?
【学生】
【课件展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区别图
【承转】交通不但对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有影响,而且,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请同学们对比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分析两幅图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的大小及原因。
【板书】密度。
【探究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材料3:教材P84 页图5.8 和图5.9
【问题探究2】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大小,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1、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
少,交通方式单一;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密集,交通方便。
2、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
3、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低;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高。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
网点的分布密度。
回顾了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的影响因素。
及时反馈、及时巩固。
【提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交通运输的影响,而交通运输的布局又主要受什么影响?看一下教材80 页,回忆一下上一节的内容。
【承转】我们知道,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往往形成一个或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身边的实例来说一说。
【板书】商业中心
【学生】
【提示】想一想,我们曹县商业最繁荣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南湖附近。
【追问】为什么会分布在南湖附近?
【学生】
【教师】其实,这个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交通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家来看我们曹县县城的交通干线图。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我们曹县南北向的交通干线就是青菏路,东西向的主要交能干线是珠江东路。
而南湖就在这两条主干线的交叉点附近。
所以,这里就形成了我们曹县商业就繁荣的地方。
在这幅图上,南北向的干线,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哪就是青岛路。
青岛路,大
概是在09 年左右的时候拓宽的吧,大家想一下,青岛路拓宽之后,我们的商业
分布会不会发生变化。
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幅图。
这些地方就是我们曹县商业相对比
较繁荣的地方。
【承转】在城市当中,交通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农村,交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请同学们来看这几幅图,相信来自农村的同学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集”
【问】想一下,你们哪儿都是逢几是集哪?
【学生】
【总结】集镇就是农村的商业中心,所以说,交通对集镇的兴衰也会产生影响。
【板书】集镇。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05 天津)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1—2 题。
1.20世纪90 年代末与80 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2.20世纪90 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
A.大多沿河流分布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1.B 2.D
2.(06 北京)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说明图18 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
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3、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B
1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商业从业人口多
ƒ商业组织形式复杂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走进高考
4、(13 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图8 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 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M 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
(2 分)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
引M 市更多的食客,(2 分)高
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
M 市远比甲地方便),(2 分)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
设更多,名气旺盛;(2 分)而
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
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 分)【解
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
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
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
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 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
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工业的分布。
小组评价
学生自评表
3 分 1 分
评价内容 5
分能够举例说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
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能够说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不同的原因。
通过本节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商业网点的布局,
并能向别人解释这样布局的原因。
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