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学习成绩的6个策略

提高学习成绩的6个策略

提高学习成绩的6个策略来自心理学的建议主编刘儒德第一章怎样高效听课课堂是我们的主渠道。

学到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堂笔记、课后温习及课后作业的一些秘诀,能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课堂预习是高效听课的第一步。

常言道:“与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农民耕地前要备耕,厨师做菜前要备料,战士打仗前要备战,同理,我们上课前也要预习。

预习很重要●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预习时→好奇心→听课时→新的不理解问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温故而知新→领会:弥补漏洞,扫除知识障碍,使听课时精力集中到新知识上来。

●可以增强记忆效果 初步印象→进一步学习→理解 预习有方法2、读课文→重点、难点在课文之中→预习中最重要部分提炼中心,理解内容。

●预习数学《方程和它的解》,归纳为:○1、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 么是解方程;○2、会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3、会判别一元一次方程; ○4、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一方程的解。

3、读插图。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读练习。

亲自把公式推导一遍。

检测自己预习效果;答不出时再预习;粗读细读产生不了问题,预习就没有效果。

特征思考形象理解学会随课而变●新课:重点是熟悉新内容,发现其中难点。

预习要点:了解新的基本概念、原理;复习原来相关的知识;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做标记,以便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

●复习课:知识系统化,查缺补漏。

对要复习的内容,包括概念、原理及做过的习题进行整理;分析错题,发现知识的薄弱环节;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把所学的知识分为完全掌握的、掌握得不够的和万全没有掌握的;对掌握不够的知识和完全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原因,以便听课时有针对性。

●练习课:目的是对新学知识检查和巩固;预习重点是针对练习内容进行复习。

复习练习课所涉及的知识;针对重点和难点做一些练习,学习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练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原因。

预习小报告谨防心不在焉主义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你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

放弃积极注意→变换优先度感官分工真正的专心就是心里在思考课堂中的问题,如果心里所想的不是课堂上的问题,其他做的再好也不能叫专心。

●外部干扰□椅子不舒服□桌子太高或太矮□街道上的噪音□音乐□光线不佳(太暗或太亮)□温度不适(太热或太冷)□一些会提醒你做其他事情的东西(如:一封信、一本杂志)□电视节目□在你周围谈话的人□朋友●内在干扰(后果严重)□缺少睡眠□饮食不良□缺乏锻炼□疾病□身体伤残□朋友之间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对金钱的担心□对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忧虑●没有目标不明做事原因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每题得分:总是如此,得2分;有时如此,得1分;从不如此,得0分。

结果:总分37分或37分以上,表明你有良好的听课习惯;29分~36分,表明你的听课习惯较好;13~28分,表明听课习惯一般;13分一下,你需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习惯对比表●保持注意(跟随老师活动→做笔记)●积极思考想在老师的前头→印证自己的思考●抓住重点开头(提纲和框架)和结尾(总结和提炼)→启示作用→反复强调部分●参与交流一方面:要大胆提问,不懂就问。

提问注意两点:一是提问要明确,表述要清楚;二是要善于提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了解某一信息,理解某一问题,比较课内知识与其他知识,以及评析某一观点等。

另一方面: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认真倾听和思考,比较想法)练就“吸星大法”每个教室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

●传统型老师的课用多种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听课,尽量消化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大量知识。

☆五到听课法: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

(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听录音,听范读,听讲解,做到不漏听、不听错。

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挂图,看屏幕上的多媒体画面,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

手到:做笔记、圈重点、写感想、做练习。

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风趣型老师的课关键:要有目的,要积极思考,以目标来引导自己听课,在享受课堂的同时,积极整理知识。

☆听思并用法。

(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的思考。

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一般来说,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⑴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⑵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⑶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⑷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要点记取法。

(有必要听的认真听)☆目标听课法。

●照本宣科型老师的课☆质疑听课法。

☆主动参与法。

●侃大山型老师的课认真预习→形成问题→☆质疑听课法☆主动参与法⊙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上课时在脑海里多问几个“为什么”⊙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人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研究了三种听课方法的效果。

他们把大学生分为三组,同时听一段含有1800个词的美国公路官员的录音,其朗读速度是每分钟120个词。

三组被测试者分别以不同方法听录音。

A组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摘出要点;B组在听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C组单纯听讲。

听完后进行回忆测试,结果自己动手摘要的A组成绩最好,看摘要而自己不动手的B组成绩次之,单纯听讲的C组成绩最差。

记笔记有助于加深理解,用自己的话消化整理课堂内容,将其变为有用的知识。

记笔记有助于节省复习时间,在复习时,容易联想到课堂印象,容易进入状态。

记笔记还有助于记录稍纵即逝的灵感。

记笔记的误区●力求工整工整和整洁并不是最重要的,清晰才是最重要的。

笔记并不是要井然有序,但每个要点之间的关系必须清楚。

●记老师的板书自己认为好的总结、好的解题思路、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补充内容,都应该记下来,而不是只记老师的板书。

记笔记,一定要体现个人的风格,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记。

●抄书记笔记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笔记还包括课本以外的东西,如自己对知识的总结、扩充、反思等。

●逐字记录老师讲的内容只要记下关键词就可以了。

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笔记。

●笔记全部是文字笔记还可用网络结构图、简易的表格。

●不留空白复习时可以在空白处添上遗漏的知识,补充新的知识,列出提要或关键词,写出心得体会。

●只记不整理、复习当天要根据“余热尚存”的情景记忆,对笔记进行补漏、纠错与扩充。

记笔记的三个重要环节:①课上专心听讲,简单记录;②课后耐心阅读,细致整理;③日后再复习利用。

记笔记的方法●笔记留白(四种留白方法)第一,隔行留白。

针对语文、英语。

第二,右半留白。

针对数学、物理。

左边写解答,右边写上解题步骤及其注意要点,第三,右边三分之一留白。

针对语文、社会,留白上记录备忘、思想火花、注意事项以及补充资料。

第四,上下留白。

针对生物、历史,上方写总结或摘要,下方写Q&A,或者心得体会、易出错的地方。

●三线笔记(三个区域)A栏是整体理解,B栏是重点摘要,C栏是需要背诵、整合的地方。

图●卡片笔记(活页笔记)特点:灵活、简便。

通常在卡片的正面写问题,反面写答案。

制作分类卡片,可采用主、副卡相结合的形式,将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相辅相成。

使用采用“正”字,画完即可丢弃。

●便利贴笔记便利贴在相关地方可以大大扩充笔记的空间,而且便于灵活增补信息。

●快速笔记一般人说话速度为每分钟150字,而写字速度只有每分钟25字。

以下方法可以跟上老师的速度:☆方法一:课前预习上课进度☆方法二:善用首字代句笔记抄写的进度与老师的讲课进度最好控制在三句话的差距之内。

☆方法三:巧用记号习惯记号、颜色☆方法四:利用代号、缩写或英文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符号体系。

读书的符号很多,善于读书的人应订立一套专供自己使用的记号,自己规定的符号要能意译,并严格遵守,前后一致,以保证日后能顺利地辨认。

●提要式笔记捕捉老师关键性的语言并记下来。

做提要式笔记时,首先需要把握内容框架,理清逻辑关系;其次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图标笔记1、分门别类地整理知识,采用树状图;2、整理历史大事件,采用历史大事一览表;3、整理主题知识,采用网络关系图;4、比较相似性与差异,采用矩形表。

温习方法得当温习: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深入旧知识中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新问题的常识性思考和解决,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创造的快感。

●“过电影”课堂老师讲课情景…重点知识,重要知识点…板书内容,图标、流程图解题技巧,老师强调部分“过电影”:闭目想一遍,比睁眼照书读十遍的记忆效果还要好,因为,会回忆的过程也是思索的过程,每重现一次就是记忆的一次强化。

☆尽量回忆知识内容,回忆不起时,回想老师讲课情景或自己学习情境。

☆对回忆不起的内容不要急着看书,可以先推测,也可以笔记,回忆完后在看书和笔记。

●看课本只需看在预习、上课过程中画记过的重点。

做法:☆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重点要不厌其烦地潜心研读,仔细揣摩。

☆用笔把书上的重点部分、新的概念、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一下。

注意:勾画要“精”,有的同学看书时勾画太多,反而导致重点不突出。

●整笔记方法和程序:☆忆:“趁热打铁”,为笔记提供“可整理性”。

☆补:及时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分: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舍:省略无关紧要,使笔记有“简明性”。

●做作业不做作业,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只停留在表层,不能深入。

错题是宝贵的财富,学会加以利用。

利用的方法:☆作业不在多,而在于精,有一定的难度。

☆做完一定要核对,总结知识点。

☆错题专门标识,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本,不断反思和检查。

☆典型的题型,应思考其他解法。

●看参考书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正确选择参考书:☆牢记原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般选择比自己水平稍微高一些的参考书是最好的。

☆参考书的编写风格也不一样,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

温习因时而异“功夫在课外”说明课后复习的重要性。

课后复习不是说在课后的任何时候复习都一样,要在不同的阶段复习,方法和时机有差别,效果各不相同。

●刚下课课后立即温习,时间不用太长,可让你记住双倍的东西,让笔记的效用得到双倍的发回。

遗忘前此方法十分重要。

对上课时遗漏的笔记,趁着记忆还比较清晰,尽早把漏掉的东西补全。

●下次课前课前预习时间不超过5~10分钟。

这种复习的目的是:在学习新知识前,激活先验知识,掌握所学,随时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挂钩,建立联系。

●课后一周每个星期花20分钟较为详细地复习前一周的笔记也很重要。

做法:☆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细节,想得多就笔记进行补充。

☆多次背诵要点,并把重要的观点和事实做成学习卡,随时携带,以便随时复习。

●课后一个月对每门课的笔记专门用20~30分钟做集中、深入的复习。

要在心里复述重点:对笔记中过去不太清楚,而现在理解了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扩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