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领导力与执行力

浅谈领导力与执行力

浅谈领导力与执行力
近几天,我浏览我们公司自己的报刊《合锻》第119期,在第四版“探索与争鸣”栏目阅读了《“执行力”就是瞎扯淡》一文,文章虽然不长,但相信对于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来讲,至少对于我来讲,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文章分析了影响“执行力”不佳的几个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执行力问题需要系统辩证的分析思考,指出一味指责员工执行力不足,仅仅是推卸责任的借口,不认真系统的审视执行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甚至会使问题更糟糕。

有位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曾经把企业比作是一匹马,马的四条腿分别由影响企业发展的四个核心因素组成: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向上的组织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显然在这些因素中,领导力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

刚巧公司四月份管理课题之一就是谈谈对于领导力的认识,我就自然的想到了这个课题: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关系。

何谓领导力?大多数管理学家认为领导力与权力无关,领导力的实质是影响。

“领导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领导力大师麦克斯威尔博士在他的《领导力的21项法则》一书中指出:“职务对领导力的提升不会给予附加值,真正的领导力不可能通过奖赏、指定和指派而获取,领导力只能来源于影响力,不可能由外人授予”。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将领导力与权力混淆,事实上领导力与权力、职务还是有相当的联系的,尤其是在中国的企业,中国几千年的“权力文化”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不太容易改变。

真正的领导力是领导者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拥有经理的头衔、总裁的地位,仅能说明你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领导力,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指挥别人,这也不完全是领导力的体现。

真正的领导力应该由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来衡量,获得的追随者越多,说明你的领导力越大。

真正的领导力来自让人钦佩的性格。

何谓执行力?按照余世维博士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执行力可分为个人执行力和公司整体执行力。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

我认为,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个人执行力还是比较好的,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和态度的问题,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了。

企业要成功,“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这样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同,被多数的企业证实。

但企业的执行力从何而来?很多企业管理者一谈到执行力,就埋怨“我们的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如同文章开头《“执行力”就是瞎扯淡》一文所阐述。

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执行力的塑造是“由下而上”还是“由上而下”?答案显然是:由企业→管理者→员工,只有这样的执行文化才能带来好的执行力。

对于合锻来说,同样面临着如何更好更快的提升公司执行力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讲,相对于公司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公司的整体执行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我们的激励机制还不够,我们的信息共享程度还很低,我们的组织机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上下同欲者胜”—企业员工的思想还需进一步统一等等,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塑造优秀的企业执行文化,才能满足公司今后高速发展的需要。

对公司来说,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从上面分析来看,领导力与执行力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应该说领导力与执行力之间相互影响。

真正的领导力来自让人钦佩的性格,领导的人格魅力影响其执行力。

管理者只有把自己具备的优秀素质、品格、才学、工作方式等个性化特征与自己的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体现执行能力;没有人格魅力,管理者的执行能力难以得到完美体现,其权力再大,工作也只能是被动的。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其执行力,其影响主要通过管理者运用权力时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