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吞咽困难病人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
病例介绍:
基本资料:
患者X床,XXX,女性,X岁,已婚,育有X子X女,配偶因心梗去世X余年。
主诉:
胃癌术后X月,进行性吞咽困难1X天。
现病史:
●患者近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始可进食“包子”,自诉呈进行性加重,目前自诉饮水伴哽噎感,进食后出现呕吐白色粘液,小便发红,大便正常,体重减轻约10公斤。
●于2014.7.25门诊以“胃癌术后,吞咽困难原因待查”收入我科,查体:T36.8℃,P80次/分,R19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上腹部正中可见一长约30cm陈旧性手术瘢痕,肠鸣音约3次/分,四肢腱反射+,双侧Hoffmann 征(-),踝阵挛(-)。
两侧Babinski及Chaddock征(-)。
Kerning及Brudzinski 征(-)。
●入院后医嘱于Ⅱ级护理,流质饮食,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胸腺五肽增强免疫力、抗肿瘤及补液对症治疗。
●2014.7.26患者诉进食差,辅助检查:血生化示钾3.01mmol/L、白蛋白33g/L、总胆红素47.72umol/L、总胆固醇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1mmol/L;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血常规示红细胞3.37×10^12/L、血红蛋白105g/L。
辅检提示低钾血症,医嘱予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2014.7.28患者感恶心,肠鸣音约1-2次/分,复查腹透回示肠腔积气明显,两处小液平。
考虑肠梗阻可能,医嘱予Ⅰ级护理,禁食,予生长抑素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予补液、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014.8.5患者无呕吐,无呕血、黑便,无腹痛、腹胀,肠鸣音约2次/分,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示(8.2):胃切除术后改变,食管下段狭窄。
在麻醉科医师协助下行无痛胃镜,鼻肠营养管放置,一次性放置成功,置入长度约65CM,患者无明显不适。
医嘱予鼻饲流质饮食,继续补液、护胃等治疗。
●2014.8.9患者行鼻肠营养管予流质饮食尚可,时有恶心、呕吐,次数较前减少,王远方主治医师查房,考虑患者目前病情较前平稳,嘱停奥美拉唑、胸腺五肽、昂丹司琼等药物治疗,改Ⅱ级护理。
●2014.8.13患者行鼻腔营养管予流质饮食可,无恶心、呕吐,肠鸣音约3-4次/分,在麻醉科医师协助下再次行无痛胃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术,鼻肠营养管放置,一次性放置成功,置入长度约65CM,患者未诉特殊不适。
医嘱予鼻饲流质饮食,继续补液、护胃、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等治疗。
既往史:子宫肌瘤病史5年,7月前胃部全部切除时有输血史。
主要的护理诊断:
P1: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及消耗增加有关。
I:(1)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营养素。
(2)肠内营养支持:
a 营养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滑脱、移动、扭曲和受压,保持通畅,防止营养液沉积堵塞导管,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输液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1次。
b 控制输入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速度: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温度偏低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则可灼伤肠道黏膜,甚至可引起溃疡或出血;营养液浓度过高易诱发倾倒综合征。
C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病发症的发生。
O:病人营养失调得到改善或维持,未发生低蛋白血症
P2 :焦虑和恐惧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I: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并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此外,护士还应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O:病人的焦虑、恐惧程度减轻,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P3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病人机体消耗有关
I: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经常巡视病房,解决患者各种需求;告知患者家属适当的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同时防止患者坠床;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
O:患者能下床活动,精神状态好转
P4知识缺乏:与疾病知识不了解有关
I:病人入院后,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加强沟通,给予心理安慰,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的知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O:患者基本掌握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相关的药物知识
P5有导管脱落的危险
I: 妥善固定鼻肠管,加强巡视,告知患者翻身下床时的注意事项;并给于防导管脱落的标示,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及时评估患者的情况,及时拔管
O:患者未发生导管脱落
P6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消化道梗阻、倾倒综合征等。
I :(1)后胃出血:手术后24小时内从胃管中可引流出100~300ml暗红或咖啡色胃液,属手术后正常现象。
如果胃管内流出鲜血每小时100ml以上,甚至呕血或黑便,持续不止,面色苍白,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多数病人给予止血药、抗酸药、输鲜血等保守治疗而出血停止,少数病人经上述处理出血不止,需要再次手术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多发生在术后3~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的性状、颜色和量。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少见,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多由于缝合不良,吻合口处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原因所致。
一旦发生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修补。
若周围组织已发生粘连,则形成局部脓肿和外瘘,应给予脓肿外引流,并加强胃肠减压,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促进吻合口瘘自愈,必要时再次手术。
(4)术后梗阻:术后梗阻按照梗阻部位可分为输入段、吻合口及输出段梗阻,表现为大量呕吐,不能进食。
输入段梗阻: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疼痛,频繁呕吐,不含胆汁,量较少,上腹
部偏右有压痛及可疑包块,应立即手术处理。
慢性不完全性输入段梗阻则表现在进食后15~30分钟,上腹阵发性胀痛,大量喷射状呕吐,含胆汁而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缓解,亦需早期手术治疗。
吻合口梗阻: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不含胆汁,通常需手术治疗。
输出段梗阻: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食物、胆汁等,X线及钡餐检查可确定梗阻部位,如不能自行缓解需行手术治疗。
(5)倾倒综合征
a 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内,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汗、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主要指导病人通过饮食调节,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餐时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30分钟。
b 晚期倾倒综合征:发生在餐后2~4小时,表现为头昏、心慌、出冷汗、脉搏细弱甚至虚脱,又称为低血糖综合征。
出现症状时稍进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
餐中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可防止其发生。
O :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预防或已发生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解释并强调疾病的治愈需靠术后长期的配合.
2.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强调保持乐观的重要性和方法。
3.与病人讨论并计划其治疗性饮食。
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过冷、过烫、过辣及油煎炸食物。
指导药物的服用时间、方式、剂量,说明药物副作用。
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