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喻暗喻借喻区别以及关于季节的古诗

明喻暗喻借喻区别以及关于季节的古诗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
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关于季节的古诗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yi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23.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2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
苏轼《水调歌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孟郊《游子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翁照《与友人寻山》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
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