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C、通过任何相同地段,38次一定比546次开得快
D、546次沿途停靠站较多,耽误很多时间,使其平
均速度比38次小
10、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运动了1m, 在第2s内也运动了1m,第3s内又运动了1m,第 4s内运动了3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物体在头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 之后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头3s内平均速度为1m/s C、物体在整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1.5m/s D、无论是在哪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判断物体是做什么 性质的运动 11、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正确的是( B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往感到头晕,这主要是因为以 流水 为参照物。
4、小明在作文中写道: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我坐在奔驰的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
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的向后退
去...请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文中的描述各选择什么作为
参照物?
“升起”:水平面 ;“奔驰”地:面

“静靠”:椅背 ;“后退”车:(自己).
5、“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 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看山 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 别是什么?
1、速度(v)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
速度。 (3)公式:
路程(m) 时间(s)
速度(m/s或m·s-1)
1m/s=3.6km/h
变形公式: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 的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阅读课本35、3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从0秒到12秒这段时间内,小 8
1、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
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
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B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2、某车站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待发的列车,
当甲车的人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西移动起来,
而乙车的人看见甲车未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
两车如何运动?
3、许多人在通过下面有流水的独木桥时,往
6、小明骑着自行车顺风而下,风速为5m/s, 车速为5m/s。小明会觉得 无风 。(填“有 风”或“无风”)如果是逆风而行呢? 7、一个人乘坐观光电梯上楼,以 地面 参
照物,这个人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 人是静止 。
8、一个人乘坐观光电梯下楼,他觉得地面扑 面而来,是以 电梯(自己)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思考: 1、小明5s内跑了60m,小张5s内跑了50m。谁跑得快? 为什么? 2、小明5s内跑了60m,小张4s内跑了60m。谁跑得快? 为什么? 3、小明3s内跑了30m,小张4s内跑了36m。谁跑得快? 为什么?
总结:生活中,常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1、为什么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描述 时,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2、什么是单位?什么是国际单位? 3、长度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如何?长 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哪 些?常用工具是什么? 4、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测量前、测量时、读数时、记录时)
一、阅读课本35、3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尺是(D )
A(1) B(2) C(3) D无法确定
2、用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大力拉紧尺子测
量,测量的结果会( B)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3、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86.41m,数字的
最后一位是估读数,则这把尺子的分度值是( A)
A、dm B、m C、cm D、mm
4、用分度值是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正确的是( ) B
A、19.8cm
B、19.81cm
C、19.82dm
D、198.10mm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度,测了三次,结
果为27.1cm、27.2cm、27.3cm,那么三次结果中,
最准确的值是(B )
A、27.1cm
B、27.2cm
C、27.3cm
D、一样准确
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 作标准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研究地面上 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 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一样的话, 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即选任意一个作为 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
1、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哪个是国际单位? 它们的换算关系怎样? 2、时间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3、什么是误差?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减少 误差? 4、误差和错误是否一样?哪个能避免?
1、现有三种刻度尺,(1)量程为30m,分度值
是1cm;(2)量程为3m,分度值为1mm;(3)
量程为100mm,分度值为1mm,你认为最好的
的是( B)
A、测量时,刻度尺的刻线必须紧贴被测物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7、如图是用毫米刻度尺测细铜直径,小明和小宇 二人分别算得结果为:
小明:铜丝直径=
小宇:铜丝直径=
你认为以上两人计算得出结果,谁是错误的?说出 理由。
8、从速度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的速度( D)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反比
C、随路程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D、与路程、时间无关
9、从武昌到北京西站,特快K38次约需12h,而 直快546次约需16h,这是因为( D)
A、546次车的所走路程比38次的所走路程远
B、38次车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546次的速度快
C、全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 和 D、物体以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 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是8m/s
12、如图所示,是运动物体的时间—路程图象, 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B )
s/m
s/m
s/m
s/m
0
t/s 0
t/s 0
t/s 0
t/s
A
B
C
D
s(m) 13、如图所示是某小车直线运 16 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由图 可知,该小车做 变速直线 运动,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