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是指评估者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进行描述、分类、诊断与鉴别的过程。
移情:来访者将过去对其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的情绪以咨询师为替代对象加以有意识的呈现。
沉默:是指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求助者出现来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阻碍了咨询的顺利进行。
澄清: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念、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面质:是咨询师作用言语反应描述在来访者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中存在的明显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
阻抗概念:来访者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上各种形式的抗拒咨询进程的情形,其本质是来访者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
反移情:是咨询师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倾向,因此它是移情的对立面,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反移情: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即咨询师把早年对父母的感觉、想法和情绪等投射到来访者身上。
广义的反移情,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师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决定。
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反移情。
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经由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心理病理,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通过持续的人际互动,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的咨访关系,帮助合适的来访者依靠个人自我探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自我暴露:在咨询会谈中,咨询师根据需要,将自己的情感、经验、思想表述森田疗法:治疗原则:顺其自然、任其痛苦、为所当为、忍受不安。
住院治疗四时期:绝对卧床期(4天-1星期,助其顺其自然)、轻微工作期(3天-1星期)、:重作业期(3天-1星期,培养忍耐力、信心、勇气)、生活恢复期(1周-2周,做出院准备)认知领悟疗法病理心理观:1幼年经历或遭遇对日后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2固着、情结、初期焦虑是心理障碍的内部原因。
3(性)心理退行和初期焦虑的重现是无意识的,是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
4无意识活动是症状形成的必要条件。
心里咨询的任务:1,建立和体验新的人际关系:心里咨询过程首先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过程,这种咨询关系是真诚、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
2,认识内部冲突:许多来访者在寻求心里咨询师帮助时,往往将导致自己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心里咨询就是帮助他们意识到心里问题主要源于来访者自身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
3纠正不合理观念:很多来访者都会有不同性质的不合理观念,而正式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导致了各种心里问题产生,心里咨询就是帮助来访者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导致的许多困境,进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4付诸有效行动: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来访者能否有效地付诸新的行动。
从心理咨询的类型看心理咨询的对象:1心理障碍咨询:所谓心理障碍咨询是指对存在程度不同的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者的咨询,以及某些早期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与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指导,帮助来访者挖掘病源、寻找对策、去除或控制症状、预防复发。
2心理适应和发展咨询:所谓心理适应和发展咨询是指这类心理咨询的对象基本健康,但生活中有烦恼、心里有矛盾。
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更好的认识自己和社会、减轻心理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1同:1心里咨询和心里治疗的整个过程都注重建立和维持施助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认为这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在工作目的上是相似的,都希望通过施助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目的。
3工作对象相同,一般都是面对因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婚姻问题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
4两者所遵循的指导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技术常常是同源的。
2异:1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而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症状较重或心理障碍的人。
2处理问题不同,心里咨询处理的主要是正常人遇到的问题而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往往是神经症、某些病变等等。
3所用时间不同:心里咨询是时间一般较短,心理治疗的时间往往较长。
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心里咨询涉及的意识深度较浅,大多在意识层面。
心理治疗涉及到无意识层面。
5工作场所不同:心里咨询可以在门诊,学校等地方,心理治疗主要在医疗环境或私人诊所进行6专业训练及所属组织不同7起源不同8称谓不同9治疗目标不同心里咨询的起源: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卫生运动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1心理咨询工作起步阶段(1978、1986)改革开放政策为心理咨询事业的重新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心理咨询工作初步发展阶段(1987、2000)我国心理咨询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相继成立了若干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期刊相继问世为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化发展阶段(2001,今)2001年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制定心里咨询师国家标准,为咨询事业的专业发展奠定根基。
钟友彬1988《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鲁龙光1989《疏导心理疗法》心理咨询的五大原则:1保密原则:要求心理咨询师要尊重和尽可能地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2助人自助性原则:心里咨询帮助来访者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来访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价值观中立原则:要求心里咨询师尽量不干预来访者的价值观,在心里咨询过程中,要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
4综合性原则:心身的综合,原因的综合,方法的综合5灵活性原则: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要根据来访者求助的问题的性质和程度,考虑使用不同的主要咨询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实施不同的方法: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心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不同,故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来访者的年龄,个性,性别,文化背景等选择最适宜的方法。
共情的水平:水平一:没有理解与指导,咨询师的反应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
水平二:没有理解有些指导,咨询师的反应只注重信息内容忽略了情感。
水平三:理解存在没有指导,咨询师对内容,同时也对意义或情感都做出了反应。
水平四:既有理解又有指导,咨询师对来访者作出情感反应并指出对方的不足。
水平五:理解指导行动都有,咨询师对水平四的内容均作出了反应,并提供行动指导。
心理咨询初期阶段的问题:1建立信任:来访者对咨询师是否信任是咨询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可见信任在咨询工作中的重要性。
建立信任的基本步骤:1澄清现实,以减少混乱2面对现实,而不逃避3学习接纳不能改变及不易改变的现实。
2协商期望:确定咨询师的角色和来访者的期望,为正在进行的咨询关系提供结构框架,可以使咨询目的更加明确,进而更好的达到期望的结果。
3初期评估:初始阶段最本质的目标就是迅速而充分的进行评估,评估是识别和确定来访者问题以便确定咨询方案的方法之一。
心理咨询中期阶段的问题1、对资料的分析与理解: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通过表面现象,看到深层次原因,善于思考和判断,找出问题的脉络和症结所在,有的放矢的进行处理。
2、启发来访者领悟:在心理咨询的中期阶段,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强调咨询师提供的解释可以帮助来访者获得对压抑无意识冲突的顿悟,以及对出现的移情现象的理解。
咨询师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来访者的问题症结向来访者说明和解释,让来访者能有意识的去体会并领悟自己的心理困难或情结的性质,帮助来访者把没有意识到的病情和情结意识化。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助人自助,消除来访者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要来访者对于咨询师解释的领悟。
3、激发正面思考,提高自信心: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认为,不论是多么麻烦的问题,任何人都不可能无时无刻均处在问题情境中,可以帮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找回力量,重获生机。
心理咨询后期问题:1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结束咨询的依据,咨询师要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是否达到咨询目标进行评估。
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来访者满意度、咨询结果的显著性、成本效益。
2效果的巩固:帮助来访者巩固和维持咨询效果是咨询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咨询师通过效果评估向来访者指出他在咨询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帮助来访者检查咨询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巩固咨询效果。
3结束与分离:结束是心理咨询中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作为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来访者顺利分离,而且还要在这一阶段尽可能的认识自己。
心里评估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是通过视觉或电子摄像设备等对他人或自身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获得相应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评定和判断的方法。
2会谈法:是通过评估者和来访者的谈话,采用回答问话或问卷的方法来收集个案材料或了解某些人,某些事或某些行为及态度的一种方法。
职业枯竭的预防与干预:1枯竭的发生:一阶段,热情,工作者怀有过高的和不太现实的希望投身到新的工作中,他们似乎有无穷的潜力。
二阶段,停滞,当咨询师觉得自己的个性的,经济的,职业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停滞就会出现。
三阶段,失望,失望的产生表明咨询师已身陷困境。
四阶段,淡漠,淡漠是真正的危机,这时个体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是一种对环境的冷漠和对自己做出的努力满不在乎的阶段。
2枯竭的干预策略:1加强自我觉察:咨询师应该随时的评估自己的状态,主动的调整和改善工作中出现的枯竭。
2投入真实生活:咨询师在工作历程以外还要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存在。
3通过专门的组织式干预:为咨询师提供心理保健组织保证也很重要。
4对枯竭者心理咨询:对陷入枯竭的咨询师需要及时脱离咨询实务,防止自身枯竭带来学生的伤害。
并对枯竭的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以尽早恢复。
心理评估过程:(1)评估准备1、明确评估内容2、确定评估的目标,心理评估的目标主要包括诊断、筛查、预测和干预评估。
(2)评估资料的搜集方法(3)资料的分析与总结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适中,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协调,适应力良好,年龄与心理相适应。
阻抗的表现:言语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少言寡语和多话。
言语内容上的阻抗:理论性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情和假提问题等。
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心里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阻抗产生的原因:1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来访者多数在咨询中都会产生某种变化。
成长中的变化总要付出代价,总会有伴随着消除旧有行为习惯,建立新行为学习惯的不适。
2来自功能性行为失调:功能性的行为失调会使来访者感到焦虑,还会使求助的积极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