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案知识分享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案知识分享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2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渗透“一一对应”及“比较”的思想、方法,帮助理解掌握“同样多”与“多的部分”并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黄圆片、蓝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课件出示)。

谁?(聪聪、明明)
他们特别喜欢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课件出示水果)。

什么?(苹果、草莓)
谁带的水果多呢?(聪聪的多)(明明的多)(同样多)
要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到底谁的多?谁的少呢?(一一对应摆一摆)
就让我们来一一对应摆一摆看看到底谁的水果多。

(课件出示,师边演示边说)第一排先摆聪聪的苹果,第二排摆明明的草莓,一个苹果一个草莓,又一个苹果一个草莓,再一个苹果一个草莓……
摆完了吗?(摆完了)
你们发现了什么?(同样多)(下标大括号、同样多)
师:明明这里还藏了两个草莓(课件出示),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谁多?谁少?区分:虚线隔开)谁比谁多?多几个?
谁比谁少?少几个?
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很容易就能看出同样多,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类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二)新授
1、知道什么
师:大家喜欢玩儿吗?(喜欢)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公园玩一玩,(出示课件)
看他们在玩什么?
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怎样解答(提问题)
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1:小华和小雪一共得几朵红花?(很好,请坐。


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求一共,用加法)
师: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你真棒!你能在大声的再说一遍吗?)师板书问题。

师:还有吗?
生3: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真不错!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呀?)师板书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3、过程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谁来读问题?(指名读)
你能说说这个问题是谁跟谁比吗?(小华跟小雪比)
谁多?谁少(小华多、小雪少。


师:为了进一步清楚地知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摆一摆,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合作:
(1)、摆一摆
师:听清楚具体操作要求再动手摆。

(小雪:蓝小华:红;第一行:小雪,第二行:小华)注意:一一对应。

评比的是速度,看看那一组摆得又快又好!摆好后用坐姿告诉老师,明白摆的要求了吗?开始动手摆一摆吧!师:xx组他们已经摆好了,他们用坐姿告诉了老师。

(2)、展示环节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摆一摆?(指名演示)
师:摆得真整齐!同学们你们小组摆的跟他们一样吗?(一样)来,掌声欢送两位同学。

(3)、同样多、多的部分
1、师:同学们,通过一一对应,你们发现了谁的有多余的部分?(小华)
是跟谁比有多余的部分?(跟小雪比)
那你们能不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小雪同样多的,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

(能)
现在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动手分一分。

(小组讨论)
2、师:各小组都有结果了吗?谁能到黑板前也帮老师分一分?(指名操作)
师:你能跟大家说说哪部分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哪部分是小华比小雪多的。

(板书:“同样多的部分”,“多的部分”区分:用虚线隔开)
师:同学们他说的对不对啊?你真了不起,谢谢你,请回到座位。

小结: 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

例如小华和小雪比,小雪是比较的标准,所以小华能确定分成这两部分;如果没有小雪比,能确定小华的分成哪两个部分吗?
3、指一指(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
①指出小雪和小华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③小华比小雪多几个?
④小华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小华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
4、师:现在,小华套中的(大括号12 )已经分成两部分了:一部分是跟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小
雪多的部分,问题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其实就是要求哪部分?(多的部分)求“多的部分”
(板书:?)就是求(12 )比(7 )多几?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谁来说说。

(减法)你能列算
式吗?
生:12-7=5(个)(用大数减去小数)
师: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为什么要用12- 7=5(个)?(因为问题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必须从小华的12个里面去掉同样多的7个,所以得出多的部分就是5个。

)师:你真不简单!老师把这个小奖品送给你。

5、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师:也就是说这两个问题只是在说法上反过来说而已,其实意思有没有改变?(没有),既然意思一样,那么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也就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所以第二个问题同样也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指名:减法。

)该如何列算式?(12-7=5(个))
6、师:现在求出来“少的部分”也是5个,刚才求“多的部分”也是5个。

所以说“少的部分”跟“多的部分”
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小华比小雪多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几个。

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谁和谁比。

同学们,以后我们在求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时,先要弄清楚的是谁和谁比,谁
多、谁少,再从多的数里面去掉跟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要用减法来
计算。

方法是:大数—小数(课件、板书:减法大数—小数)
三、课间律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记住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编了首儿歌:(课件)
(两数比多少,先把大数找,去掉同样多,多几(少几)就知道。


四、巩固练习(15)
师:同学们也活动过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智慧岛)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说得有对又快。

1、兔比羊多9只,也就是说()。

2、苹果比梨少5个,也就是说()。

3、15比9多(),也就是说()。

4、3比8少(),也就是说().
第二关:同学们反映的很快,看看应用题做得怎样?谁来读题?
生读题:小林家养了15只兔和9只羊。

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师: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观察幻灯片)
“兔比羊多几只?”也就是“羊比兔少几只?”,他们可以用同样的算式来解答。

师: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请同学们列算式。

师:哪位同学愿意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生:15-9=6(只)口答:兔比羊多6只,羊比兔少6只。

师:他和你们写的一样吗?
1、说说这个问题是谁和谁比吗?
2、谁多?谁少?
3、“兔比羊多几只?”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呢?“羊比兔少几只?”
第三关:生活中数学(师生比)
师:同学们真厉害,现在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谁想来试一试?
师: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我和小同学之间可以比什么?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跟你同桌说一说。

(可以比年龄,比身高,比体重,同学们生活中可以比的量很多,不一定问“多几、少几”,可能是“重(轻)多少,高(矮)多少,便宜(贵)多少等等,但本质上都是求“几比几多(少)几”,因此都用减法解决,大数—小数=相差数)
五、小结(2)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复习、新知)
(复习了:一一对应、谁多、谁少;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
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大数减小数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

(1)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