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课堂实录P>薛超,女,回族,1979年9月出生,现年27岁,1997年毕业于石嘴山市师范学校,现任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教师,小教一级,教龄9年。
自从教以来,热爱教育事业,刻苦钻研教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参加大武口区、市级语文优质课比赛,均荣获一等奖,2006年6月参加全区小学语文观摩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 ”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
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齐读。
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五、作业超市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科技→ 发现和发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 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附课文:29 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人类文明史的又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在人类社会舞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课堂实录由于本课堂实录属于现场记录,不准确或不完整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原谅。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宁夏的风景,教师告诉学生:以后老师给大家当导游。
师: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生1、科技越来越发达了。
生2、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老师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请一个同学读出课题,全班齐读。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怎样呼风唤雨?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生:呼风唤雨靠什么?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帮助解决?生:一些神仙的一些法术。
师: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
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了课文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看火车读一读。
从你开始读。
生开火车认读:幻想维系依赖程度改观寄托原子核因特网呼风唤雨归根到底腾云驾雾师: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么样?我找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
”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
大家有没有什么温馨的提示要送给这些对这篇课文,你有没有自己的问题?生: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师:读了课文以后,大家又有了新收获了,靠什么来呼风唤雨?我们仔细读书,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大家再读一读上面这些句子。
生读。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我觉得上百万年非常长。
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却超过了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说明现在的科技发展很快。
师:你能读一读吗?生:“在20世纪…… 总和。
”师:这一百年的发展多快啊。
你知道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吗?生:发现是看见一个事物。
发明是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师: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我们仔细读一读,人类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呢?自学提示: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同学们自学的时候都有很多收获。
让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读课文:人类在上百万年的…… 也没有汽车。
师:她找的这个句子,我们也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完了,再仔细想一想这四个没有,你会想到还有哪些没有?学生自己说一说。
师:就按照老师提供的句式。
大家想好了就举手。
生:20世纪人类发明了MP3、电脑,VCD,20世纪是个科学发达的世纪。
生:可能没有微波炉…… 生:没有照相机,手机,摄影机,电脑……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段话展示了人类的这么多发现和发明,大家想一想,人类都有哪些发现。
生:登上月球,……师:发明呢?生:电视,电话,因特网……师:跟你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20世纪还有很多的发现和发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深海探秘…… 机器人……同学们,是科学技术让我们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
师:20世纪还有哪些,想一想,试着把这一段话说好,想好了,就自己说一说。
生:20世纪,人们发明了电视…… 20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世纪。
很完整。
生:20世纪,人类发明了收音机……20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世纪。
……师:你搜集的这些资料真好。
生:2世纪人类发明了氢弹……20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世纪。
师: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这可以说——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这句诗选自岑参的逢雪送武判官归京,原意是…… 在这里作者引用这句诗是要说明什么?生答。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读。
生:我还能体会到发明的事物的很多。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两遍。
师:我们再来看看刚才的这个问号,为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要风得风,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生:不是。
师:对,这里是指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
齐读。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