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一、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开/关机程序)1 开机1.1 依次打开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1.2 开启操作部主机后会自动启动操作软件,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1.2.1若只关闭分析部电源保持试剂盘制冷,则要依次打开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1.2.2若使用仪器睡眠功能,则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重新登陆;2 分析前准备2.1 观察各压力表是否在绿色标线之内;2.2 检查蒸馏水、去离子水是否足够、废液管道有否堵塞,废液桶是否清空;2.3 检查高浓度清洗罐是否有足够高浓度清洗液;2.4 确认试剂盘的D1号位置已放置碱清洗液,D2号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W号位置已放置蒸馏水、去离子水。
2.5 确认样本盘的U号位置已放置尿液稀释液(ISE专用稀释液),D1位置已放置ISE清洗液(如选配有ISE模块),D2位置已放置酸清洗液,D3位置已放置碱清洗液,W位置已放置足够的蒸馏水、去离子水。
2.6 对于选配ISE模块的仪器,确认ISE试剂包已安装且试剂存量充足。
2.7 检查样本注射器和试剂注射器是否漏液以及是否有气泡。
2.8 检查样本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
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
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2.9 检查试剂针,确认无污物,无弯折。
如有污物,清洗样本针。
如有弯折,更换样本针。
2.10检查样本搅拌杆与试剂搅拌杆,确认搅拌杆表面无污物,杆无弯折。
如有污物,清洗搅拌杆。
3 关机3.1 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以点击关机按提示选择“退出”或“紧急退出”进行关机操作。
依次关闭打印机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分析部电源,分析部主电源。
此时需要取走试剂仓内试剂冰箱保存。
3.2 如保留试剂制冷功能,则不需要关闭分析部主电源。
3.3 如需切换不同操作者,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关机后选择注销后重齐以新用户登陆。
3.4 如需进行休眠功能,仪器处于“空闲”状态时,可点击关机后选择休眠,仪器进行休眠状态。
3.5 清理取走样本盘所有标本。
二、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分析参数设置程序1 点击主界面下参数二项目设置按钮,进行必须参数设置;1.1 |项目设置;;1.1.1基本参数1.1.1.1项目编号:项目的编号,不可编辑,由系统自动增减。
1.1.1.2项目简称:项目的简要名称,为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1.1.1.3项目全称:项目的完整名称,可以为空。
1.1.1.4标准编号:打印报告时项目的通用编号,可以为空。
1.1.1.10主波长:下拉菜单选择测试所用的主波长。
为必须输入内容。
1.1.1.11副波长:下拉菜单选择测试所用的次波长,默认为空。
1.1.1.12反应方向:下拉菜单选择“上升”、“下降”。
为必须输入内容。
1.1.1.13空白校正:表示参与计算的试剂空白的测光点区间,系统默认周期输入,9秒为一周期;其中,对于单试剂选择范围0-12或13-80,对于双试剂选择范围13-42或43-80 ;第一个编辑框与第二个编辑框相差不 大于5个周期,并且第一个不能大于第二个输入框的值。
终点法为必 需输入内容,速率法与固定时间法可不输入。
注意,当输入13-80或43-80的数据点区间时,其区间不能与反应时间区间交叉或重叠, 更不能大于反应时间的起始数据点。
1.1.1.14反应时间:系统默认周期输入, 9秒为一周期;反应时间对于终点法是指开始反应到反应结束的时间跨度。
对于动力学法和固定时间法是 指反应稳定到停止对反应监测的时间跨度。
:对于单试剂项目每个输入框范围为13-80,双试剂项目范围为 43-80。
为必需输入内容,第一个 输入框值不能大于第二个输入框值。
具体输入方式如下: 终点法,两个输入框最大相差点数不超过 5,表示终点法取计算终点 的区间;其区间点数和空白校正区间点数必须相同。
固定时间法:两个输入框值相差点数大于 2。
动力学法:两个输入框值相差点数大于3。
1.1.1.15结果精度:表示报告结果的有效数字, 下拉菜单选择测试结果的精度。
为必须输入内容。
1.1.1.16结果单位:下拉菜单选择测试结果的单位。
为必须输入内容。
1.1.1.17斜率/截距:“斜率”和“截距”两个栏位为补偿系数。
按Y=a*X+b 公式计算,其中X 为测试结果,Y 为补偿计算后结果,a 为斜率,b 为 截距。
用于用户整批调整测试项目结果。
1.1.1.18吸光度限:吸光度限为R1的吸光度限制,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输入试剂空白所处吸光度范围。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R1 :反应中需要加入的第一试剂的量。
范围为为必须输入内容。
R2 :反应中需要加入的第二试剂的量。
范围为如果反应不需要第二试剂,输入 0。
R3 :反应中需要加入的第三试剂的量。
范围为如果反应不需要第三试剂,输入 0。
R4 :反应中需要加入的第四试剂的量。
范围为 如果反应不需要第四试剂,输入 0。
150-350,以 1 递增。
20~350,以1卩I 递增。
20~350,以1山递增。
20~350,以1卩I 递增量〔〕〔〕〔〕 3个参数输入栏,依次是稀释前样本量,稀释时样本原量,稀释倍数。
1.1.1.19增量判断:增量判断为增量测试的一个判断限制,当开始反应后吸光度小于这个限度后,自动进行增量测试。
增量判断的输入范围为-30000 ~ 30000,用户按实际情况输入;输入0表示不进行这个判断。
1.1.1.20减量判断:减量判断为减量测试的一个判断限制,当开始反应后吸光度大于这个限度后,自动进行减量测试。
增量判断的输入范围为-30000 ~ 30000,用户按实际情况输入;输入0表示不进行这个判断。
1.1.1.21线性范围: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输入。
输入0表示不进行这个判断。
1.1.1.22线性限:仅对动力学法有效,范围为0〜1。
输入0表示不进行线性限判断。
1.1.1.23底物耗尽指在反应时间内反应没有发生底物耗尽时所能达到的最小(反应曲线下降)或最大(反应曲线上升)的吸光度值。
仅对动力学法和固定时间法有效。
范围为0〜30000。
1.1.1.24前带检查:选中表示进行前带检查。
仅对免疫比浊法有效。
设置前带检查有两种方法,包括速率检查和抗原再添加法。
1.1.1.24.1速率检查:前带检查的一种方法,选中“前带检查”时,此选项才可以选择。
速率检查需要设置Q1、Q2、Q3、Q4、PC、ABS 六个辅助判断值。
1.1.1.24.2抗原添加:抗原添加需要在反应结束后增加抗原,检查是否继续反应,若无反应表示抗原过剩。
1.1.2定标设置;1.1.2.1设置定标液:在定标设置界面中,选中测试项目后,点击设置定标液按钮,弹出“定标液设置”对话框,选择增加定标液设置定标液名称、位置、批号、有效期及对应项目的浓度,点击保存后设置另外项目。
对于多项定标液,设置多个项目定标液浓度时只需在下面编辑框中下拉不同项目输入对应浓度后点击保存即可|。
1.1.2.2定标条件设置:在定标设置界面中,选中测试项目及在右侧的定标液状态栏中打勾选中对应的定标液;并按以下顺序依次输入其它参数,点击保存确认。
1.1.2.2.1定标规则:下拉菜单选择定标规则。
必须输入内容。
1.1.2.2.2重复次数:下拉菜单选择定标液重复测定的次数,范围1~5。
必须输入内容。
1.1.2.2.3 K因数:当选定的定标规则为“单点线性”时,此栏位需要进行输入,当选择其他的定标规则时,此栏位不可见。
1.1.2.2.4定标灵敏度:可不输入,最大浓度定标液和最小浓度定标液反应度的差值,大于此值给出报警。
范围为0~30000。
为空时表示不进行此项检查(0、30000也不检查)。
1.1.2.2.5系数差别限:可不输入,仅对多点线性定标有效,指定标参数k(曲线斜率)本次与上次的差别,输入位百分比,范围为0-100, 大于此限给出警报。
默认为空,表示不进行此项检查。
1.1.2.2.6曲线标准差:可不输入,仅对多点线性和非线性定标有效。
范围为0~999。
默认为0,表示不进行此项检查。
1.1.2.2.7空白反应度:可不输入,浓度为0的定标液的反应度的允许范围。
1.1.2.2.8重复性误差:可不输入,每个定标液多次测定反应度R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范围0~30000,小于此限给出报警。
默认值为空, 表示不进行此项检测(0或30000时也不检测)。
1.1.229曲线相关系数:可不输入,仅对多点线性和非线性定标有效。
范围0~100,百分比表示。
为 0表示不进行此项检查。
选中“质控设置”控液设置”对话框,占击增加设置每个项目对应质控液的名称、 有效期、位置、平均浓度和标准差。
对于多项质控液,设置不同项目 质控液时只需在下方编辑框中选择不同项目,输入对应“平均浓度” 及“标准差”后点击保存即可。
1.1.3.2进入“质控设置”界面,在右方“质控液”拦中打勾选中指定的质控 液。
1.1.3.3在“规则设置”栏根据需要选中“Westgard 多规则”、“累计和控制”。
1.1.3.4在“自动质控控制”的“间隔样本数”编辑框中输入项目每间隔多少 个样本测试自动进行一次质控测试的数目。
默认为 0,表示不自动进行质控。
1.2 |交叉污染,|点击主界面下参数T 项目[参数 T 交叉污染; —1.2.1交叉污染设置1.2.1.1首先在界面中部选择可能存在交叉污染的“试剂针1 ( R1/R3)”、“试剂针2 ( R2/R4)”和“反应杯”;1.2.1.2在“污染试剂”栏单击选中能引起交叉污染项目,在“受污染”栏打 勾选中可能受污染项目;此时会激活清洗液类型下拉菜单,选择清洗 液并在编辑框中输入清洗液用量;1.2.2测试顺序设置1.2.2.1在“测试顺序设置”栏下项目顺序列表中单击选中要改变测试顺序的项目,通过“ <<| (最前)”、“<< (前一个)”、“>> (后一个)”、“>>| (最后)”四个导航按钮调整该项目的顺序。
1.3|组合项目1.3.1点击参数T 项目组合T 增加口 在“名称”栏中输入组合名称, 在右方项目列 表中单击选中组合所包括的项目,点击保存。
可以在申请界面观看及使用组合功能。
1.3.2选中左则项目组合名称,点击删除按纽,删除已设置的项目组合 1.4|计算项目1.4.1点击参数T 计算项目T 增加 在相应的编辑框中输入编号、简称、代号、精度、单位、全称等内容;1.4.2编辑计算公式:通过公式编辑区的按钮和项目列表完成公式编辑操作。
计算 项目只能进行+、-、*、/计算,其它计算方法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