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辛普森杀妻案浅谈美国民主

从辛普森杀妻案浅谈美国民主

从“辛普森杀妻案”浅谈美国民主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

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在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郎·高曼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

这一桩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案件在美国司法史乃至世界司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辛普森面临的所有质控似乎都铿锵有力,可以很“简单”的让他锒铛入狱。

然而,他依旧在重重罪证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忍不住疑惑:为什么辛普森可以“逃脱罪名”重获自由呢?从中我们又可以挖掘出美式民主的什么特色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场案件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三要素-----法官、律师、陪审团。

法官的全部作用就是维持审理秩序,在双方交锋时,维护“游戏规则”。

双方的证据是否可以呈堂,提出的证人是否可以出庭,律师向证人的提问是否恰当,在法庭上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在一方犯规是的时候叫停等等,这些都是法官的责任。

律师运用他拥有的法律知识全力帮助自己的当事人摆脱罪责。

他们往往动用自己的力量,寻找对己方有力的证据,进行无罪辩护。

除此,妥善恰当的应运自我的法律知识体系,在法庭上竭力反驳对方证人,维护己方当事人最大利益。

陪审团是这中最重要的要素。

一个有普通美国成年人组成,经过严格筛选,并且经过双方辩护律师同意的陪审团将会在完全不受他人影响的前提下做出最后的判决。

由于美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这三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完全不用顾忌政府的强大势力。

除了这三类人物设定外,美国的所有法律都在这场审判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美国的《权利法案》。

辛普森之所以能够最终被无罪释放,可以说,他的“完美律师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如此超能的一个律师团体建立在了辛普森个人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

因为,众所周知,由于律师的专业特殊性,是他们拥有超高的收入报酬,然后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

若辛普森一无所有,他没有可能接触到优秀的律师,也就没有可能谈什么“罪名无效”。

这也射影出,在美国争取民主的必备要素是金钱。

美国每年的总统选举引来全球关注。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这样的选举方式特别“热闹”。

总统全国巡讲为自己拉票,全民都有机会去投票站发表自己的意愿,胜出者在就职演说上为民众许下无数个誓言……这似乎比中国的“暗箱操作”看上去要民主的多。

可这背后的代价呢?总统的风光来自于其背后财团的支撑。

没有财团的他们,就如同一条鱼失去了水无法生存。

而在各大利益集团的支持下选出来的总统也必然会在执政过程中为财团谋利,如此一来民主的成分也就大打折扣。

金钱至上,这是美式民主的一大特色。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政治权利,但前提是你拥有足够的金钱资源。

陪审团是美国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司法独立”的最好证明。

在辛普森一案中,陪审团的选拔可谓苛刻至极。

首先,与案子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都无法入选。

这种关联包括备选人的职业是否使其拥有思维倾向,个人经历、生存环境是否会使其出现判断偏差。

当然,由于辛普森身为黑人的特殊性,陪审员中必然不能有种族歧视者存在。

而且,双方律师都有权利对一个备选人提出否决。

重重筛选之下得到的陪审团,即使没有同律师相当的专业知识涵养,但能够充分保证审判结果不受任何其他强势权利的压迫。

这样的审判结果充分体现民意,也能保证足够的公平公正。

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可以说是美式民主的全民参与的一
个缩影。

就如同每个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选票可以选择总统一样。

陪审团制度让每个美国公名都有机会参与法院的最终判决。

他们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独立于任何政治势力之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全民都能参与的民主方式,让每个美国人获得一种自己在这个国家的存在感。

为了这样的存在感,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政治运转的模式,为了实现民主而自我奋斗。

今天的中国我们很少能够直接参与这样的决议。

没有制度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代中国除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还有不容小瞧的知识文化差异。

文盲、法盲在我们的人口中占了大量比重。

这就使得全民参与的方式在我国无法践行。

所以,美国式民主建立在他拥有的国民素质的前提下的。

他们有意识、有能力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他们也习惯了用自我参与的方式来享受民主。

这就是美国,可能人人参与的代价是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他们愿意为自由与民主牺牲。

再来谈谈美国的宪法修正案,也就是《权利法案》,这当中没有一个字是白写的。

辛普森杀妻案的审理中,当中的法条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辛普森方起初在反驳检方证据无效时,利用了宪法修正案的第四条。

这一法条的内容为:“人人具有保障人生、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此项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成立的理由,加上宣誓或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索的地点、必须拘捕的人,或是必须扣压的物品,否则一概不得颁发搜捕令。

”而在这一案件中,很遗憾警方是先“私闯”辛普森的住宅,发现一些证据,据此获得了搜捕令。

这样的操作显然是违规的。

这样的宪法规定,可能在我们看来有些“耍无赖”的味道,可却很好的保护了公民的私有领域。

任何搜捕都必须有搜捕令作为前提。

“非法证据”就是已经完全能够证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实,那也很抱歉,结果只有一个:证据作废,案犯回家。

当然,案件的结局是辛普森获得了自由,就算是他杀害了前妻,他也不会再面临刑事诉讼了。

因为,美国宪法修正案的第五条中说道:“人民不得为同一罪行而两次被置于危及生命或肢体之处境。

”也就是说,即使法院不甘心对辛普森的无罪释放,仍旧对他的犯罪行为产生怀疑,那么他们也没有机会继续纠缠下去了。

对一个罪行,刑事诉讼只能有一次机会。

也许这样的宪法条文在我们看来有些无理,然而美国人却把这些条款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

也许有些呆板固执,甚至会影响某些案件的审判,但是这却很好的维护了宪法的稳定性,保护的宪法影响下形成的统一的法律秩序,维护宪法的尊严和其权威性。

除去在法庭上的种种斗争,场外的舆论也为辛普森的无辜造势。

作为美国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出列拔萃的球技让他成为典型的“美国英雄”。

他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所以,在警方逮捕辛普森的当场,许许多多的民众站在他的家门口,叫着他的名字表示相信他无辜。

而辛普森也利用这种同情,开设免费电话热线,以收集寻找凶手的线索,提出用巨款捉拿。

舆论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不知不觉就就这样影响着这场审判的方方面面。

无数双眼睛盯着法院审判,他们不敢懈怠,不敢有任何暗箱操作。

一旦发生,肯定会被灵敏的群众与媒体发现,而后不断被放大,事情不由自主的发酵,法院乃至整个政府都最终身败名裂。

舆论是一种特殊的监督方式。

万众瞩目之下,所有人都会小心翼翼起来。

唯恐出错,遭人唾弃。

在这个新闻完全自由的国家里,大家畅所欲言,评判政府、官员、名人的行为,没有人不把群众的看法抛弃,为了讨好他们面临各种束缚,“被迫”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从辛普森杀妻案来看,美国民众是在金钱、民众、宪法、舆论四者共同作用下发挥其强大效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