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PPT课件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PPT课件
二、喷油器提前角调节的原因: 喷油器提前角过大:喷油时气缸内空气温度较低,混合气形
成条件差,备燃期长,工作粗暴。 喷油器提前角过小:大部分柴油在上止点以后,活塞处于下
行状态时燃烧的,使最高工作压力降低 ,热效率显著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 排气冒白烟。
三、最佳喷油器提前角: 指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及最
1、作用: 自动稳定和限制柴油机最低与最高转速,而在所有中间 转速范围内则由驾驶员控制。
2、结构
油量调节拉杆
外弹簧座 怠速弹簧
高速弹簧 高速弹簧内座
凸轮轴 飞锤
冒烟限制器 操纵臂
滑动轴 活动杠杆
RQ型两极调速器
调速杠杆
3、工作原理
断怠中全起 油速等负动
转荷 速
(1)稳定怠速:
怠速时,飞锤在 凸轮轴后端轴和高速 弹簧座之间移动,高 速弹簧不起作用。
VE泵调速器中高速工况
4.超速
在调速杠杆处于高速位 置时,如果负荷突然减小, 则转速迅速升高,此时飞 锤离心力迅速增大,调速 套筒右移,推动起动和张 力杠杆以N点为轴顺时针转 动,油量调节套筒左移, 供油量减少。从而防止柴 油机飞车。
VE泵调速器超速工况
第八节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一、喷油提前角的概念: 指喷油器开始喷油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柱塞套径向油孔至柱塞斜槽露
出径向油孔前柱塞上移的行程,
用hg表示。 hg决定了喷油泵每
循环供油量(Δg)。
hg
调节供油量方法:
转动柱塞——改变hg——改变 循环供油量Δg。
停油:直槽对准油孔。
2. 出油阀偶件
作用: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供油 迅速,停油干脆。
出油阀体—密封锥面、十字截 面、减压环带
出油阀座—内密封锥面、内圆 柱面
二、轴向压缩式分配泵(VE泵) 1、结构: 驱动机构;第二级滑片式输油泵;高压泵头;
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调速器。
第二级滑片 式输油泵
最大供油量 调节螺钉
高压泵头
供油提前角自 动调节液压缸
燃油滤清器
油水分离器
一级膜片式输油泵
燃油箱
回油管 喷油器
A向
A向
平面凸轮盘、滚轮架及滚轮使分配柱塞既 转动又轴向移动,滚轮架固定不动;四缸发动机, 分配柱塞转一周,往复运动四次。
(3)停油过程 柱塞在平面凸轮的
推动下继续右移,左端 的泄油孔移出油量调节 套筒与分配泵内腔相通 时,柱塞腔内的高压油 立即经泄油孔流入泵体 内腔中,柴油压力立即 下降,供油停止。
(4)泵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过程
①稳定运转时 活塞左右端力相等,处于
平衡位置。 ②转速升高时
二级滑片式输油泵出口压 力增大,活塞右端压力增大, 活塞左移,带动滚轮架转动一 定角度,供油提前。 ③转速降低时与前述相反
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 系
一、概述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三、柴油滤清器 四、输油泵 五、喷油泵 六、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七、调速器 八、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九、喷油器 十、PT燃油供给系统 十一、废气涡轮增压器 十二、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 功用
柴油机供给系同样要完成柴油供给和空气供给以及可燃混合气 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VE泵调速器起动工况
2.怠速
调速杠杆抵怠速限位 螺钉,调速弹簧无张力, 起动弹簧被压缩,飞锤离 心力与怠速弹簧弹力相互 作用。怠速转速升高,张 力杠杆上端压缩怠速弹簧 右移,油量调节套筒左移, 供油量减少,反之,相应 零件运动方向相反。
VE泵调速器怠速工况
3.中速和高速
调速杠杆抵高速限 位螺钉,转速升高,飞 锤离心力增大,调速套 筒右移,同时推动起动、 张力杠杆顺时针摆动, 油量调节套筒左移,供 油量减少,转速不再升 高。反之亦然。
二、燃烧室
分类:
{ω型
统一式燃烧室
球型
{涡流室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预燃式燃烧室
第三节 柴油滤清器
一、作用:
除去柴油中的尘土、水分或其他机械杂质和温度变化及空 气的接触过程从柴油中析出少量的石蜡,以降低对精密偶件的 磨损,从而提高功率,降低油耗。
二、分类
柴油粗滤器
柴油细滤器
三、柴油滤清器结构
出油口 限压阀
(三)油量调节机构
种类:拨叉式、齿杆式。 拨叉式组成:油量调节拉杆、拨叉、调节臂。
齿杆式组成: 油量调节齿杆、 调节齿圈、 旋转衬套、 凸块。
(四)传动机构——驱动柱塞往复运动
滚轮传动部件:滚轮、长槽、(垫块)
凸轮轴(按作功顺序排列凸轮)
滚轮式挺杆
凸轮轴
改变挺杆高度,可以改变供油提前角。
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滚轮体总成组成。 喷油泵凸轮轴是曲轴通过齿轮驱动的,曲轴转两圈, 各缸喷油一次,凸轮轴只需转一圈就喷油一次,二者
(5)发动机停机
起动开关旋至OFF 位置,电磁式断油器电 路断开,阀门在回位弹 簧的作用下关闭,切断 油路,发动机停机 。
电磁式 断油器
第七节 调速器
一பைடு நூலகம்功用:
调速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 保证发动机的转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二、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当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一定时,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 增加,随转速下降而减少。
2、工作原理
(1)供油过程 当平面凸轮盘的凹下
部分转至与滚轮接触时,柱 塞弹簧将分配柱塞向左推移, 柱塞腔容积增大。进油槽与 柱塞套上的进油孔相通,柴 油经油道流入柱塞右端腔室 和中心油道内。
(2)泵油过程 平面凸轮盘凸起部分与
滚轮接触时,分配柱塞边转 边右移。进油孔关闭,柱塞 腔内燃油压力升高,柱塞上 分配孔与柱塞套上的出油孔 之一相通,高压柴油即经中 心油道、分配孔、出油阀流 向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清除燃油系统内的空气
活塞
弹簧
喷油泵凸轮轴
泵体
手柄 手油泵
B
A
活塞
进油阀 进油口
输油泵工作情况示意图
第五节 喷 油 泵
一、功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定压地 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二、分类: ①柱塞式喷油泵 ②喷油泵- 喷油器
③转子分配式喷油泵(VE)
三、A型喷油泵
分泵 驱动轴
2、分类 按其所含重馏分的多少分为重柴油和轻柴油。
3、牌号 根据凝点编定。如10号、0号、-10号、-20号等
第二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都是直接在燃烧室内进行的。
持续喷射 雾状柴油
喷 射 高温压缩空气 物理化学变化
雾状柴油 喷 射
燃烧
可燃混合气形成方法有:空间雾化和油膜蒸发。
调速器
泵体 输油泵
A型喷油泵的构造
组成:
泵体部分 分泵 油量调节机构 传动机构
(一)泵体部分
形式:整体式、可分开式。
(二)分泵的构造 (以柱塞式喷油泵为例)
分泵:每个气缸所对应的 一套柱塞副、出油 阀副等零件组成的 高压泵油机构。
分泵组成:高压油管接头、 减容体、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副、柱塞副、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出油阀弹簧
减容体 出油阀
弹簧 出油阀
出油阀座
出油阀工况:
出油阀上升:减压环离座孔前,油管内 减容增压,减压环离座孔,达喷油压 力,迅速喷油。
出油阀下落:减压环入座孔,切断油 路,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下次供油迅 速。减压环落座,管内增容减压,停 油干脆,防止二次喷射和滴漏现象。
3.减容器:
作用:减小高压腔的容积,限制出油阀升程。
活塞式、转子式、滑片式、齿轮式等
三、活塞式输油泵的组成:
手油泵总成 机械泵总成
出油管接头 出油阀
手柄 活塞 手油泵活塞
手油泵体 进油阀
进油管接头
螺塞
滚轮 挺杆弹簧
推杆
泵体 活塞弹簧
四、活塞式输油泵工作原理
(1)吸油和压油行程 偏心轮转过,活塞上行,下腔容积增大,产生真
空,进油阀开启,柴油经进油口进入下泵腔。同时, 上泵腔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出油阀关闭,上泵腔中 的柴油经出油口压出。
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 。
四、联轴器(连接器)
1、功用:用于连接喷油泵凸轮轴与其驱动轴 。 2、结构:
从动传动圆盘
主动凸缘盘
主动传动盘
五、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1、功用: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自动改变供油提前角。 2、结构:
柴油燃烧的主要特点是:
(1)燃料的混合和燃烧是在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0.0017~0.004秒
(气缸内)。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 重叠进行的,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大体分四个时期
(1)备燃期 Ⅰ 从喷油开始→开始着火燃烧为止 (2)速燃期 Ⅱ 从燃烧开始→气缸内出现时为止 (3)缓燃期 Ⅲ 从出现→出现为止 (4)后燃期 Ⅳ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
b.从柱塞头部封 闭径向油孔到柱 塞斜槽露出径 向孔之前。
c.从柱塞斜槽露出
径向油孔到柱塞
上行至上止点。
a
b
c
柱塞下行
a.从上止点到柱 塞斜槽封闭径 向油孔之前。
b.从柱塞斜槽封 闭径向孔到柱 塞头部露出径 向油孔之前。
c.从柱塞头部露
出径向油孔到
运行下止点。
a
b
c
(3)油量调节
供油有效行程:柱塞顶面封闭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径向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