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中毒应急预案
氨,分子式NH3,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氨水,即氢氧化铵,常温下加压液化后称液氨,氨主要用于冷藏、人造冰、石油提炼、水的净化、化肥工业,制造炸药、硝酸、医药及化工原料等。
生产或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导致氨泄漏。
一、急性中毒表现
轻度中毒表现为咽喉疼痛、咳嗽或咯血、胸闷或胸骨后疼痛。
严重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引起肺水肿。
个别可见纵隔气肿,恢复期见肺不张。
急性期,可出现心肌炎或心力衰竭,部分病人谷-丙转氨酶增高、肝脏肿大。
氨还可使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混浊、甚至角膜穿孔。
二、现场应急检测方法:
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
2、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溴酚蓝检测管法、百里酚蓝检测管法。
三、实验室检测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见GBZ/T160.29.-2004
四、应急处理方法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现场处理措施
(1)快速切断毒源。
如果室内空气中氨浓度超标,要开启门窗和通风设备,充分稀释和扩散,迅速降低室内氨浓度。
如果出现氨的大范围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和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注意保暖。
呼吸心跳停止时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B对症治疗。
治疗过程要防止喉头水肿或痉挛,防止溃烂的气管内膜脱落而造成窒息。
五、预防措施
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防止跑、冒、滴、漏,液氨管道、阀门等应经常检修,移液胶管应定期做耐压试验,老化者及时更换,应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作业人员上岗和定期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重点企业应编制防治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作业环境定期测定氨浓度,对工作人员执行定期体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