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规定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规定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办法目录一、车辆修理保养原则(一)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原则(二)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原则二、车辆维护保养内容和标准(一)定期维护1、日常维护2、一级维护3、二级维护(二)非定期维护1、换季维护1)换入夏季维护2)换入冬季维护2、走合维护三、车辆修理内容和标准(一)大修(二)项修(总成大修)(三)临修四、车辆报修程序五、车辆修理及外委修理的审批权限(一)车辆内部修理权限的界定(二)车辆外委修理审批和结算六、车辆内部修理保养过程的相关要求(一)修理作业要求(二)竣工验收要求(三)建立《汽车修理档案》(四)修理保养工期要求(五)修理质量保证期及责任界定(六)公司内部结算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车辆修理管理,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建立健全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制度,严格车辆检查修理程序,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公司车辆使用及管理特点,制定本车辆修理管理办法。

一、车辆修理保养原则车辆修理实行公司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职能管控、修配厂按规运作、车辆管理单位认证监督的模式。

(一)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原则公司所有车辆必须在公司修配厂进行修理,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安排车辆外出修理,特殊原因必须外修的,修车单位填写《车辆外委报修单》(附件一),《车辆外委报修单》一式三联(第一联:财务,第二联:技术,第三联:修配厂),经修配厂签字确认后,由技术部组织修车单位共同到专业或指定厂家外修,外修厂家由技术部、修车单位和修配厂共同确定,外修项目和费用经公司计划平衡会审核同意后方可支付。

(二)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原则车辆修理保养制度要切实做到“养重于修”,“养重于用”。

维护保养制度:为保持车辆技术状态良好,确保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输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必须按期强制执行维护保养作业制度。

修理制度:车辆整车或总成出现局部或整体的损伤、变形、磨损、腐蚀等损耗,达到使用极限、性能下降、丧失工作能力,为消除故障,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必须采取技术性措施进行修理,恢复性能,车辆修理要根据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进行。

车辆修理保养必须建立原始记录本,一车一本,随车携带,车辆进行修理和各级保养作业后,驾驶人要随时记录,记录要详细准确。

公司技术部要随时跟踪检查。

二、车辆维护保养内容和标准(一)定期维护分级: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1、日常维护车辆日常维护是各级维护和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基础,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对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进行清洁,保持车容整洁;对汽车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各种工作介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补给;对汽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检视、校紧,确保行程安全。

由驾驶人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

主要内容:①坚持“三检”: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

②保持“四清”:保持加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蓄电池的清洁。

③防止“四漏”: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④保持车容整洁。

1)出车前维护作业内容⑴清洁汽车外表。

⑵检查门窗玻璃、玻璃升降、刮水器、后视镜、内视镜和门锁等是否有效安全。

⑶检查冷却水量、润滑油量、液压制动液量、燃油量、蓄电池电解液量是否充足,并检查上述液体容器的盖是否齐全有效。

⑷检查牌照、喇叭、灯具是否齐全有效。

⑸检查转向机构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可靠。

⑹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标准,轮胎螺栓是否松动,并清除胎纹间杂物。

⑺检查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正常。

⑻检查钢板弹簧及U形螺栓是否完好紧固。

⑼检查发动机运转中有无异响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⑽检查有否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⑾检查车厢和货物装载情况是否符合装载规定和拖挂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⑿检查随车装备和工具是否齐全,并随带必要的备件和配件。

⒀检查行车证照是否齐全。

2)行车中维护作业内容⑴汽车起步行驶后,试验离合器、制动器、和转向系的工作状况。

⑵汽车行驶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①发动机熄火、工作不稳、温度过高。

②发动机或底盘有异响和气味。

③仪表工作失常或失效。

④制动器失灵或制动气压低于警戒值(气压表红色部分)。

⑤转向机构工作失常。

⑥轮胎有明显的漏气或严重损坏。

⑦离合器工作失常。

⑶途中停车时①检查有否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②检查制动鼓、轮毂、减速器、中间轴承、变速箱的温度是非正常,过热时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③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有无损伤,并清除胎纹间杂物。

④检查转向机构各部连接是否牢可靠。

⑤检车传动轴、万向节的连接是否牢固。

⑥检查钢板弹簧是否完好及其U形螺栓有无松动,空气悬架系统是否磨损或泄露。

⑦检车拖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⑧检车货物装载有否松动移位。

3)收车后维护作业内容⑴清洁全车外表和驾驶室(车箱)内部。

⑵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⑶补给燃油量、制动液量、机油量、齿轮油量等达到标准,加注润滑脂(特指大型车辆)。

⑷检查冷却系工作情况。

夏季检查百叶窗开度和风扇皮带松紧度,定期换水清洁;冬季气温低于3℃时,未加防冻液的冷却水应放净。

⑸冬季气温低于-30℃时,露天停放的车辆应拆下蓄电瓶,置于室内保温。

⑹检查各连接装置有无松动、脱落。

⑺检查悬架总成各部状况。

⑻检查轮胎气压,不足时应予充气。

清除胎纹及并装轮胎间杂物。

⑼放净制动储气筒内的油、水,并关闭电源开关(特指大型车辆)。

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⑽检查拖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⑾发现的故障和不良事项,及时排除或报修。

2、一级维护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度、操纵等安全部件。

由修配厂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

一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交通厅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确定。

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一级维护周期,其时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

参照车辆一级维护里程周期确定。

一级维护作业内容(见表1)表1:一级维护作业内容3、二级维护除一级维护作业外。

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由有资质的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

二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交通厅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确定。

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二级维护周期,其时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

参照车辆二级维护里程周期确定。

公司现有车辆二级维护周期原则上规定:中型以上客运车、货车:10000公里,3个月;小型客车:5000公里,6个月。

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间隔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1)二级维护作业过程车辆二级维护首先要进行检测,汽车进厂后,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录,总成修理记录等)和驾驶人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包括汽车动力性,异响,转向,制动及燃、润料消耗等)确定所需检测项目,依据检测结果及车辆实际技术状况进行故障诊断,从而确定附加作业。

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二级维护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应满足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二级维护作业完成后,应经维护企业进行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由维护企业填写《汽车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2)二级维护工艺过程图如下图所示:3)汽车二级维护检测、诊断⑴对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时,应随用该检测项目的专用检测仪器,仪器精度须满足有关规定。

⑵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或原厂要求。

⑶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见表2)表2: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⑷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诊断,确定以消除故障为目的的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和作业内容,恢复车辆的正常技术状况。

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4)二级维护过程检验二级维护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过程检验,并作检验记录。

过程检验中各维护项目的技术要求,需满足相应的有关技术标准或出厂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5)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二级维护作业内容包含一级维护作业内容,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见表3)表3 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6)二级维护竣工检验汽车在维修企业进行二级维护后,必须进行竣工检验;各项目参数符合国家或行业及地方标准;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填写维护竣工进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应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诊断和维护,直到达到维护竣工技术要求为止。

二级维护竣工技术要求(见表4)表4:二级维护竣工要求(二)非定期维护1、换季维护1)换入夏季维护其主要作业内容是:⑴拆除发动机附加的保温罩及起动预热装置,检视百叶窗能否全开;⑵清除发动水套和散热器内的水垢,测试节温器性能;⑶放出发动机油底壳、变速器、减速器、转向器等各总成内的润滑油,清洗后加注夏季黏度用油;⑷清洗燃料系的燃油箱、滤清器、汽油机的化油器、柴油机的泵一喷嘴系统和所有管路、调整汽油机的化油器或柴油机的泵一喷嘴系统;进排气歧管上有预热装置的应调整至“夏”字位置;⑸汽油机要调整火花塞间隙(适当增大)和分电器断电触点间隙(适当增大);⑹调整蓄电池电解液密度(适当降低);校正发电机调节器,适当降低充电电流、电压,并清洁调节器触点;⑺调整轮胎气压,防止高温爆胎;⑻洗净底盘等部位融雪剂残留;⑼对内饰清洁杀菌,防止细菌滋生蔓延;⑽确保空调系统工作正常,防止突发热浪导致疲劳驾驶和高温中暑。

2)换入冬季维护其主要作业内容是:⑴安装发动机附加保温罩及起动预热装置;⑵测试节温器效能;⑶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均换用冬季用润滑油;⑷清洗燃料系各总成部件和管路,调整化油器或泵一喷嘴系统;有预热阀装置的调整到“冬”位置;⑸相应的调整发电机调节器,适当增大充电电流、电压,并适当减小分电器断电触点间隙和火花塞间隙;⑹调整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适当增大),清除(可用开水冲)电极接线处绿色氧化物,确保蓄电池电量充足,气温过低要保暖;⑺冷却液尽量使用防冻液,使用期限不能超过两年的周期,未加防冻液的冷却水收车后应放净;⑻要注意检查各个轮胎的充气压力保持在规定的气压范围内适度均衡,防止因低温轮胎变硬变脆造成胎壁橡胶断裂,检查轮胎是否有刮痕,要经常清理胎纹内的夹杂物;⑼彻底作底盘清洗及防锈处理,防止泥沙、水渍沾在底盘上结冰,侵蚀氧化底盘;⑽做好车体表面破漆部位的及时喷漆处理,最好进行一次车体表面从清洗、抛光、打蜡、封釉或镀膜等一系列美容养护;⑾检查制动系统,制动液是否够量,品质是否变差,制动是否变弱、跑偏,制动踏板的蹬踏力度是否有变化,必要时清理整个制动系统的管路部分;⑿注意前挡风玻璃下的除霜出风口出风是否正常,检查影响行车视线的除霜功能是否健全;⒀检查空调暖风系统,确保完好有效;⒁检查发电机发电电压是否正常,如发电机发电电压过低对其进行维修保养;⒂检查整车线束是否与车身安装可靠,外皮有无破损,破损处用胶带缠好;⒃如起动机功率不足,应及时对起动机进行保养或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