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C公司是位处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家省级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在2003年网省公司层面的改革中,剥离发电资产后的C公司将成为一家电网公司,并分属一家区域电网公司。
I、C公司战略分析1.I 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①本地电力市场分析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本地区电力市场需求的总趋势是呈快速持续增长,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9%。
以2001年为例,本地区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8%。
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近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26%。
统调电网行业用电统计情况见表1。
表1统调电网5年行业用电统计表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为重型经济结构,耗电量大的重工业占较大比重,但是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工业用电比重逐年下降。
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比例仅占27%左右。
目前全省人均生活用电量达到144千瓦时/人,与中国小康社会人均生活用电标准200千瓦时/人还有较大差距,其用电潜力还十分巨大。
随着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预计居民生活用电还将以较大的比率持续增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环保型产业用电比例会逐渐增大,带动第三产业用电的高速增长。
本省供电由C公司管辖的统调电网、独立地方小电网、企业自备电源共同承担。
截止2001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17万千瓦(含企业自备),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占28%,火电装机容量占72%。
地方电网装机容量123万千瓦,企业自备容量31万千瓦。
统调电网是本省的供电主体,包括公司所有的电网,以及与公司存在购销关系的独立电厂和地方电网,其供电区域已覆盖本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市、区、县,并己延伸至东南部地区。
统调电网装机约占全市总装机的63%。
其中水电装机仅占10%,火电装机占90%。
2001年统计表明,统调电网发购电量为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约占全市的75%。
发购电主要来源C公司自发电47亿千瓦时,占29%,其余电量主要从7家本地独立电厂和相邻电网购进,单位购电量最大达46亿千瓦时,占28%,最小购电量2亿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1.3%。
根据电力规划2002-2015年电力电量预测,本省负荷及电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7-9%之间,20巧年的最高负荷为1060万千瓦,需电量476亿千瓦时。
从2002年起开始出现电力缺口,即使将已经规划和在建的380万千瓦水火电电源项目、60万千瓦的燃机项目,并把三峡电力170万千瓦加入平衡,到2010年左右,每年仍缺电在30-70万千瓦。
因此必须吸引周边更多的发电厂商参加电力交易,才能满足电力需求。
②发电厂商在本地电力市场存在着垄断性的发电厂商。
在公司所有的上网电量中,有2个独立电厂所占比例均超过20%,特别是省内l家火电厂,必须至少有1台机组上网供电才能维持本系统的供需平衡。
此外,周边电网的供电能力日趋不足,整体上电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状态,使发电厂商的议价能力增强。
电力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到“十五”末各地区主要的发电企业均应参加统一竞价上网。
通常竞价上网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发电侧市场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存在处于绝对地位的发电厂商;二是电力供大于求,电力市场上有足够的发电厂商和富裕的装机容量超过20%。
上述条件,本省电网均不具备。
根据本省电力规划,估计要到2005年左右才具备竞价上网的条件。
如果在此以前实施竞价上网,将使上网价格提高,在没有形成销售电价联动以前,将对公司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亏损。
如果形成销售电价联动,最终将增加社会用电负担。
③用电客户用电客户对电力产品和相关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较强。
近年来对电力的各类投诉事件增多,通过政府不断向电力公司施加压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已经充分反映出客户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服务不满意。
这将使公司将经营重点转向客户的需要,才能留住客户。
因此客户在系统结构中的位势已经提高,已逐渐扭转被动接受的局面,特别是近130万户居民客户,虽然用电量比重不到20%,其社会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④直接竞争者目前本省地方电力公司的数量超过10家,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7%,但是在火电装机中,除少量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外,大多数均为近年内即将关闭的火电机组;拥有90万千瓦的小水电,80%以上的均为调峰能力弱,甚至根本无调峰能力的径流式水电站。
地方电力主要承担占全省供电区域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供电任务,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其供电可靠性与公司相比很差,一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在选点建厂时,仍然选择C公司而不是地方电力公司。
可以看出,地方电力与公司在竞争实力的综合比较中处于劣势。
⑤替代竞争者本省是全国陆地天然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年天然气消耗量达到23亿多立方米,仅占年产量的58%,有大量富裕,使天然气成为对公司威胁最大的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市场依次为化工行业、工业燃料、居民用气,还有少许商业用气、汽车用气等。
目前公司与天然气的竞争焦点是集中空调市场和工业锅炉市场,天然气有一次能源的价格优势,与电力又同为环保能源,在能效比上优势明显,直接挤占了用电市场。
⑥政府公司对社会期望和政府要求总是积极响应,在完成政府委托的电力规划设计、加强需求侧管理、注重社会环保、保持电力供需平衡上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客户的用电负担和电力优质服务。
本地区现有的高能耗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对电价水平非常关注,认为电价负担过重,通过政府要求公司给予电费优惠。
而普通消费者在比较电信、航空、银行的服务后对电力整体服务不甚满意,政府期望电力公司处理好这些问题。
此外政府希望公司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政府关心的一些领域,在能源支持上与政府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
比如对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实施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分离;给予扶持或挽救的一些行业和企业降价优惠;在电费债权方面给予困难企业一些豁免和让步,以实现本地区范围内的基本平衡。
1.2 C公司资源能力分析①特异资源C公司负责经营本省电网,拥有本省所有超高压主干电网、骨干输电网及部分配电网,所辖的电网与相邻各省电网联网,属于开放型的电网。
本省电网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承担着电力转送的重要任务,是川渝电网与华中、华东电网中的桥梁,该电网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中国“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和电网联网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②人力资源公司现有员工1.6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员所占比例为29%,并且由于严格控制人员入口,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提高。
但是公司同样存在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电力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相对较多,而缺乏经济、金融、法律、外语等人才,以及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已经初步形成了内部管理岗位聘用制度,和工资待遇的适当倾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但是旧人事制度的弊端尚未根除,正式员工仍然享受内部的“大锅饭”,不仅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上与合同工差别很大,而且没有形成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因此存在一个数量很大的员工群体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和市场意识。
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拥有专门的培训基地,每年对各工种都安排各种层面的培训。
但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内容陈旧,培训的整体质量不高,缺乏岗位培训制度体系保证,没有形成岗位轮换制度。
③技术和信息资源目前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500千伏,随着500千伏三座变电站和二回线路投产运行,已经形成500千伏初期骨干网架。
中西部供区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联系较紧密的220千伏供电双环网。
但是电网的网架结构薄弱,连接川渝电网和三峡电网的500千伏骨干网络部分建成,运行时间短,缺乏运行及管理经验,长距离跨省连接,安全稳定水平不高,对本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
配电网络仍然比较薄弱,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网的改造和新装,仍滞后于电量需求的发展速度,特别在夏季,“迎峰度夏”仍然是公司关注的头等大事,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力设备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现有无功补偿装置调节控制手段落后,500千伏电网在交换负荷较大时,会出现无功补偿容量不足,380伏以下网络无功补偿不足,距国内外电网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多年来公司一直重视设备的更新改造,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提高生产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使公司具有全省同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调度运行的现代化设施,并且在电力生产经营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电力生产、规划设计、调度运行的经验。
公司通过加大对电网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对城网、中低压配网进行全面改造和更新;建成电力系统自动调度系统、电能量管理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等一批自动控制、监测和管理系统,提高了电网设备科技含量、运行质量和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公司在本地区的技术和信息优势明显,但是在全国范围,则没有优势可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竞价上网试点、财务管理、营销服务、办公自动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成调度自动化系统、配变综合监控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远程抄表系统、线损管理MIS系统,与不断完善电网结构相结合,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率。
④运营能力近5年来,公司发展迅猛,经营水平逐年提高,主业资产总额超过150亿元,年售电量以近10%的速度增长,售电收入接近60亿元,整体经营略有盈利。
从1997年开始计算,投资电网建设资金累计达25亿元,改造和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125座,变电容量总计达1436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增加到292条,总长度为5539千米,使输配电能力大大提高,主网结构已基本合理。
从表2可以看出近3年来线损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线损率逐年下降,由2.5%左右降至2.0%左右,但是局部网络仍存在潮流不合理的情况,如某些变压器或线路在高峰负荷时段存在超载情况、或大部分时段负荷处于轻载状态,导致线损增大。
同时由于在农村电网仍存在相当数量的高能耗变压器,且农村用电季节性强,大量的高能耗变压器在大部分时间段处于空载或轻载运行,白白消耗了电量。
由于公司采用了“电能量管理系统”和“负荷电量管理系统”对电网电量数据及线损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对电网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特别是计量设备出现的问题和用户窃电行为能够及时显示并进行处理,使损耗的控制能力得以提高。
表2本省电力系统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统计从供电质量上看,各项技术指标有显著提高,2000年与1998年相比,中枢点电压合格率由98.13%提高到99.n%,供电可靠率由99.71%提高到99.76%;线损率由9.01%降到8.25%。
公司在成本的控制上逐年加码,严格执行预算审批制度和三项责任考核制度,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和事后考核。
除主业外,公司的多种产业经营已经从最初安置富余职工的经营目标发展成为公司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