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08DTM与地形分析分析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08DTM与地形分析分析

优点:结构简单,计算机处理方便 缺点:
– 在平坦地区出现大量的数据冗余; – 若不改变格网大小,就不能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因此
无法准确表示地形结构和细部特征 – 在视线计算中过分依赖格网轴线
2.2 等高线模型
等高等线高存线储的:拓等扑高关线系通可常以被用存成 一个图有来序表的达坐,标等点高对线序之列间,的即可 以看区成域是为带图有的高节程点属,性边的表简示单多 边形等或高多线边本形身弧。段。
• 广义的DEM可包括等高线,三角网等。这里我们特指由地 表矩阵单元构成的高程矩阵。DEM是DTM的一个子集,是 DTM的一个特例。
2. DEM的表示法
• DEM的表示法
– 数学方法 • 整体拟合 • 局部拟合
– 图形方法 • 等高线 • 规则格网 • 不规则格网
DEM 表示方法
数学方法 图形法
• 教学难点:DEM分析和应用 • 教学课时:2课时 • 教学方法: 讲授 • 本次课涉及的学术前沿:
1.概述
• 数字地形模型(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 :
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 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通常被描述为地形表面形 态空间位置和地形属性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它是地表单 元上地形参数的集合,通常DTM可由DEM生成。
3.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 等高线转成格网DEM
– 使用局部插值算法往往 出现问题,阶梯地形的 出现
– 解决方法是使用针对等 高线插值的专用方法, 或者将等高线数据点减 至最少,增加标识山峰、 山脊、谷底和坡度突变 的数据点,并使用较大 的搜索窗口
等值线插值造成“阶梯地形”
3.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 不规则点集生成TIN
– 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是另外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它既减 少规则格网方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如坡 度)效率方面又优于纯粹基于等高线的方法。
– TIN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 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 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 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 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所以TIN是 一个三维空间的分段线性模型,在整个区域内连续但 不可微
2.3 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1 XYZ 2 XYZ 3 XYZ 4 XYZ 5 XYZ 6 6 XYZ 7 XYZ 8 XYZ
点文件
1
2
2
1 5
3 4
4
56
8
7
8
7
顶点
邻接三角形
1 2 33 4 5 6 7 8
1 56 1 45 1 24 2 34 5 68 4 58 4 78 3 47
25X 136 X4 2 3 X8 1 X6 257 68X 47X
第九讲 DTM与地形分析
• 课 题: DTM与地形分析 • 目的要求: 理解DTM和DEM概念;掌握DEM的主要表示方
法,并能分析其优缺点;了解DEM的数据采集方法;了解 DEM的插值方法;掌握DEM建立的一般作业过程;了解 DEM在地学分析中的主要用途;了解地形可视化的方法。 • 教学重点:DTM,DEM的概念及相互转换方法,DEM的作 业过程。
2.1规则格网模型
• 规则格网:将区域空间
切分成为规则的格网单元, 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 值。数学上有一个矩阵表 示,计算机里面表示为一 个二维数组。
2.1规则格网模型
格网值的两种观点:
– 格网栅格观点:格网值是该格网高程内所有高程点的值 – 点栅格观点:格网值是中心点的值或平均高程值
规则格网的优缺点:
整体 局部 点数据
线数据
傅立叶级数 高次多项式
规则数学分块
不规则数学分块
密度一致
规则
密度不一致
不规则 典型特征
三角网 邻近网 山峰、洼坑
隘口、边界
水平线
垂直线 典型线
山脊线 谷底线 海岸线 坡度变换线
DEM的表示方法
2.DEM的主要表示模型
• 2.1 规则格网模型 • 2.2 等高线模型 • 2.3 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 2.4 层次模型
• 局部优化过程(LOP)(Lawson,1997)
3.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 格网DEM转成TIN
– 保留重要点(VIP)法 – 启发丢弃法 (DH—Drop Heuristic )
Z
A
BCd源自HPDG
F
E
A PE
VIP方法示意
过O点与三角形 BCE的交点O’的高 程差d与阈值比较
DH方法转换格网DEM成TIN
等高线模等型高中线,高程值的集 合是已知的。每条等高线对 应一个已知的高程值,一系 列等高线集合和它们的高程 值一起构成了一种地面高程 模型。
B
等高线模型只表达了区域的部C 分
高程值,因此等高线以外F 的其他 E A
点的高程,要通过插值进行计算D , G
通常只使用外包的两条等高线高
程进行插值。
H
等高线和相应的自由树
• 它被用于各种线路选线(铁路、公路、输电线) 的设计以及各种工程的面积、体积、坡度计算, 任意两点间的通视判断及任意断面图绘制。
1.概述
• 高程模型:高程Z关于平面坐标X,Y两个自变量的连续函 数,数字高程模型(DEM)只是它的一个有限的离散表示。
• 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当数字 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即为DEM;它是地表单元上 高程的集合,通常用矩阵表示;
不规则点集生成TIN
• Delauney三角网和Voronoi图(偶图):
– Voronoi图即泰森多边形,由一组连续多边形组 成,多边形的边界是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 平分线组成。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域有关,将 相邻的Voronoi图中的点连接而成的三角形即 Delauney三角形。
不规则点集生成TIN
三角形文件
三角网的一种存储方式
若对于每个三角形、边和节点都对应一个记录,三角形记 录三条边的指针、边记录两个顶点以及相邻多边形指针, 怎么表达?(用表格表示)
2.4 层次模型
• 层次模型
– 一种表达多种不同精度水平的数字高程模型, 大多数层次模型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
• 层次模型目前还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 没有公认的最好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