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季四防知识 安全生产规范化资料

夏季四防知识 安全生产规范化资料

夏季四防知识
夏季四防知识
夏季防雷电小常识
由于近期雷雨频繁,尤其是雷击、电击,导致我公司各部门电器、电脑、网络线路的损坏,虽未直接造成人员的身体伤害,但导致公司大量物质财产流失。

为了增强大家预防雷电的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为了配合安全“四防”工作的进展,谨把夏季防雷电的常识整理如下:
1、人体防雷电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

人在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在雷电多发的夏季,人们对防雷电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

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

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

2、计算机及其场地防雷电 
不少单位为防止计算机及其局域网遭雷击,便简单地在与外部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上安装避雷器,但由于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主要是通过供电线路破坏设备的,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首先是合理地加装电源避雷器,其次是加装信号线路和天馈线避雷器。

如果大楼信息系统的设备配置中有计算机中心机房、程控交换机房及机要设备机房,那么在总电源处要加装电源避雷器。

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必须在0区、1区、2区分别加装避雷器(0区、1区、2区是按照雷电出现的强度划分的)。

在各设备前端分别要加装串联型电源避雷器(多级集成型),以最大限度地拟制雷电感应的能量。

同时,计算机中心的MODEM、路由器、甚至HUB等都有线路出户,这些出户的线路都应视为雷电引入通道,都应加装信号避雷器。

对楼内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防护的同时,对建(构)筑物再安装防雷设施就更安全了。

 
3、高电压设备防雷电
电力系统的发电站、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的高电压设备,在雷电发生时极容易产生超高电压,造成设备损毁。

通常在工程上,往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对高电压的耐受能力采用一级或多级设防。

通过采用输电网金具接地、相线与地线间并联电容器或变压器隔离等方法把高电压雷电脉冲的幅值降低,使设备受到保护。

炎夏防中署 
中暑是夏季典型的气象过敏反应。

产生中暑的因素除了气温外,还与湿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以及健康状况有关。

此外,年老、体弱多病、肥胖、饥饿等均可能是中暑的原因。

其症状为,高热、无汗及昏迷。

如不赶快救治,很快发展出现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只要一发现有中暑症状,中暑者就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处,揭开衣服,头部冷敷或冷水擦澡。

喝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可服用仁丹或十滴水;有高热者,可肌肉注射,有呼吸困难者用人工呼吸,若出现血压下降,应急送医院。

严重中暑昏迷不醒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患者侵入4℃水中,同时按摩皮肤,改善血压循环,待体温降到3 8.5℃时,停止降温,转移到室温下继续观察或用风扇给全身散热,使体温回落。

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或输入氧气,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中暑的预防,一是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11~14点,尽量减少外出,适当午睡,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二是野外工作者、外出旅游、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
、太阳镜等,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下休息,年老体弱者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中暑急救五字诀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一、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

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关于加强“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多雨天气日趋明显,根据省、市、县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将以“防雨、防风、防雷电、防中暑”为重点的“夏季四防”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7月1日—7月10日为成立组织、安排布置阶段
1、“夏季四防”实行领导负责制。

各单位(生产、设备动力部以车间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及义务抗洪抢险队。

7月1日报安质科备查。

2、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利用黑板报、班前(后)会进行大力宣传,做好“夏季四防”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要求黑板报不少于两期,班前(后)会不少于两次)。

增强职工在夏季生产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7月11日—7月20日,为全面检查、制定措施阶段
1、各单位针对“夏季四防”的特点,自行组织全体人员,学习防雷电、防火防爆、防洪防风、防暑降温知识,并对本单位进行全
面、严格、细致的检查:
⑴检查厂房、电缆沟、低洼处设备等,是否会进水。

⑵厂房、管道、设备、电缆桥架等上部杂物,尤其是铁器,是否在大风天气会坠落伤人。

⑶检查简易棚、防雨罩牢固程度,大风时是否会撕裂。

⑷检查排水沟、下水道畅通情况,大雨时是否会堵塞。

⑸检查防雷设施高度、牢固程度,接地线电阻大小、雷雨天气时是否能有效预防雷击。

⑹检查操作现场保温是否脱落,人员走动、停留时是否会烫伤。

⑺检查电气线路及设施的维护情况、雷雨天气时是否会漏电、短路。

⑻落实职工对开停车操作规程掌握情况,遇跳闸停车时能否安全开停车。

⑼检查各岗位毒物含量是否达标和通风降温设施运行情况、遇高温天气是否会发生中毒和中暑现象。

⑽检查应急照明备用情况、遇紧急停电、停车时能否备用。

⑾落实完善检修安全规程执行情况,责任明确。

⑿职工医院检查岗位急救药品、用品备用情况,能否达到应急效果。

⒀消防器材严格检测检验,确保完好率达到100%。

2、根据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限期解决。

确实解决不了的,报请有关领导尽快处理。

3、整改措施必须责任到人,做好记录。

有责任人、有完成标准
、有完成时间、有监督人。

7月20日完成并报安质科备查。

三、7月21日—7月31日为整改阶段,各单位应设专人对整改情况进行落实,整改效果经安质科确认后书面报有关领导和相关单位。

四、要求及考核
1、以上各条款未按时间要求完成的,按完不成任务考核。

2、公司后勤部门应准备清凉饮料备职工饮用,预防中暑。

3、安质科将对各单位“夏季四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其它各公司参照通知精神,制定本单位工作安排计划,7月10日前报安质科备案。

5、因组织不力,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防雷安全知识
一、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地面湿气受热上升或空中不同冷、热气团相遇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

在运动时试电荷发生
分离,当电荷集聚到足够数量时,就在带有不同电荷的云间或由于
静电感应而产生不同电荷的云地间发生的放电现象。

二、雷电分类
1、直击雷:带电积云接近地面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
的介电强度时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
2、静电感应雷: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凸出物时,在其顶部感应出大量
异性电荷。

当带电积云与其它部位或其它积云放电后,凸出物顶
部的电荷失去束缚高速传播形成高压冲击波。

此冲击波由静电感
应产生,具有雷电特征,称为静电感应雷。

3、电磁应雷: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在邻近的导体
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该电动势具有雷电特征,称为电磁感应。

4、球雷:雷电流放电时产生的球状发光带电气体成为球雷。

球雷可
能造成很多种危害。

三、雷电的破坏作用
1、机械力的破坏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使被击物扭曲,变形甚至爆裂
成碎片。

2、电磁力的破坏作用。

主要表现为毁坏电器设备绝缘,烧断电线或
劈裂电杆,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3、热效应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几百万度的高温,不仅能使金属熔化,
还能引燃易燃、易爆的物资,造成火灾或爆炸。

四、人身防雷
雷暴天气时,不应在下列地方停留:
1、小型无保护的建筑、车棚、车库。

2、非金属顶或敞开式的各种车辆。

3、山顶、建筑物顶。

4、旷野、湖泊、海滨、孤立的树下。

5、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线、铁轨。

6、室内装有铝合金的阳台。

7、禁止等高作业
8、禁止接打手机
9、禁止使用对讲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