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十二月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335(337)号,为医疗美容医院。
该医院总建筑面积为4000m2。
项目为医疗美容医院,主要诊疗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项目。
项目不设食堂。
该医院总投资2000万元,共设床位20张(牙椅4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开(1999)165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院在现场踏勘、调查、监测和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335(337)号,医院东面10m为在建国大城市广场;南面隔路为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相距约20m;西南过23m为万寿亭公寓4幢(共17层,34户住户),万寿亭小区,西面隔通道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共20层),相距约10m;北面为体育场路,相距本项目约10m。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上海圣爱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额:2000万元人民币。
实施地点及规模:项目为医疗美容医院,主要诊疗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项目。
该医院总投资2000万元,共设床位20张(牙椅4张),租用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二楼至五楼作为医院用房,共一幢,呈矩形,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2.2项目功能布局拟建项目为一家医疗美容医院,设有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检验科、放射科等,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表2-2 项目建成后主要设备清单注解:本项目配置1台X线机,X线机将另行委托进行辐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单独报批。
2.3劳动组织安排本项目劳动定员65人,年工作日365天,三班制工作,不设食堂。
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评采用2010年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朝晖五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该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能够达到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3.1.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当地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杭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说明》,该项目属于1类环境噪声功能区,由于项目北侧为体育场路,属于城市主干路,项目所在建筑共八层,因此项目面向道路一侧即北侧的区域声环境执行GB3096-20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医院东界、南界、西界昼间声环境现状噪声在53.2-54.7dB,夜间声环境现状噪声在43.6-44.6dB。
医院北界昼间声环境现状噪声为72.6dB,夜间为54.6dB,医院东、南、西、北四侧周界声环境现状噪声能够达到1类、4a类区昼夜间环境标准要求。
3.1.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从水质监测结果来看,评价采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10年运河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京杭运河水质能够满足IV类目标水质要求。
本项目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不向内河水体排放。
3.2保护目标确定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特征及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性质,确定本项目具体保护对象如下:表3-1 保护对象列表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废气(1)汽车尾气:本项目不设地下停车库,就诊病人统一使用道路公共泊车位,项目不产生汽车尾气。
(2)污水处理装置臭气:本项目污水处理装置为室内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医院租赁大楼的南侧附房内部,污水处理装置位于室内,污水消毒间布置在大楼南侧独立房间内。
但是污水处理设施和消毒间在运行过程中仍会有臭气和其它有害气体释放,要求建设单位在污水处理设施房间和消毒间需密闭,并设置废气收集排气筒,将污水处理装置和消毒间产生的废气全部通过集气管道进行除臭处理后送至医院大楼楼顶有组织高空排放。
以避免对周围附近环境空气产生不良影响。
(3)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由于该项目污水处理装置位于室内,加药间与污水处理装置间均密闭,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后全部有组织排放,故本项目无需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4.2废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污废水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其它污废水合流排至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入大楼统一化粪池,然后排入万寿亭街污水井,再通过戒坛寺巷污水管,最终排入体育场路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为医护人员及就诊病人生活污水及医疗污水。
根据工程分析,拟建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19.9t/d(7264t/a),各污染物产生量为污染物纳管排放量为:CODcr 1.82t/a,SS 0.44t/a,NH3-N 0.25t/a。
拟建项目设计的污水处理站位于大楼南侧附房内部,处理能力不低于20t/d,项目废水经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CODcr≤250mg/L、BOD5≤100mg/L、SS≤60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MPN/L)后,出水自流进入大楼统一化粪池,然后排入万寿亭街污水井,再通过戒坛寺巷污水管,最终排入体育场路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消毒间位于1F 西侧室内,人工投料,消毒间设置在污水消毒间布置在大楼南侧独立房间内,并设通风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可通过排风设施至屋顶排放。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医疗废水厕所废水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4.3噪声1、空调室外机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会有明显的噪声影响的设备主要是:空调室外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设备噪声级在50-55dB 范围。
具体声源的声级详见表4-1。
由上表可知,空调室外机均分布在南墙及北墙各层,故可将南墙及北墙视为南空调墙,北空调墙。
根据类比调查,单台空调开启后,监测点距离室外机1m 处,平均等效声级值约50dB ,则当全部空调开启后,监测点距离空调墙1m 处,平均等效声级值均为约65dB 。
由图2-1可知,南侧空调墙距离南场界最近,距离约20m ,根据类比调查,距离衰减后,南空调墙至南侧敏感点平均等效声级值小于40dB 。
东侧、西侧不设空调墙,四侧噪声贡献值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图4-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4类区昼夜间标准限值要求,能够维持该区域声环境现状。
2、本项目对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达标性分析根据以上主要室外噪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本建设项目对场界声环境的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4-2。
表4-2 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测根据上表预测结果,本项目噪声源对各场界的噪声贡献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噪声源对南面20米外的长江实验小学室外声环境的影响预测叠加值,也能够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限值要求。
4.4固体废物该项目实施后,固废为41.5t/a,其中生活垃圾共计30t/a,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包扎残余物、化验残余物等医疗废物(HW01)10t/a,废药物、废药品(HW03)0.1t/a,污水处理站污泥0.5t/a,拍片室的洗印废水(HW16)0.9t/a,这些均属于危险固废,医疗废物(HW01)送杭州大地维康医疗环保有限公司处理,污泥、拍片室的洗印废水(HW16)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药物、药品(HW03)应由原供货厂家回收。
本项目各类固废的处置对策详见表4-3。
本项目各类固废的处置对策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
表4-3 项目固废产生情况及处置对策医院应当及时收集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五章污染防治措施5.1污染防治措施5.1.1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夜间(22:00-6:00之间)对于产生较大噪声的切割、钻、敲打等装修应严格禁止。
5.1.2空气污染防治对策项目废气主要为装修阶段产生的油漆废气,建设单位应尽可能选择环保型油漆,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
5.1.3水污染防治对策改造、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工程废水较难计算,且产生量较小,且多自然挥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统一使用舒伯特厂区现有公共厕所,不得随地排放。
5.1.4固废污染防治对策建设单位应根据市容环卫、环保、城管等有关部门要求,将装修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装修垃圾;生活垃圾也要及时收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并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防止垃圾随意堆放存积,污染环境。
6.2环保投资费用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4-4,不包括正常运行费用。
项目总投资2000万,环保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的1.5%。
详见7-1。
第六章公众参与结论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依法实施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分别于2011年8月3日~8月16日、2011年8月17日~8月30日,在社区公告栏(戒坛寺巷社区)进行了信息公告和环保公告张贴,张贴照片及证明详见附件。
在公告的20天中,无居民和单位投诉,说明本项目在该地的建设从公众角度来说是可行的。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发放个人表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为100%;发放团体表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为100%。
个人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被调查者对本项目了解及有所了解的占34%,不了解的占14%,说明该项目的建设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被调查者中,34%的人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54%的人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一般,12%的人不清楚,没有人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被调查者中,6%的人关注废气污染,60%的人关注废水污染,28%的人关注噪声污染,关注其它问题的占6%;因此本项目要重视并做好废水处理工作,不得乱排乱放;60%的人对项目环保措施表示满意,40%的人对项目环保措施不清楚,没有人对项目的环保措施不满意;54%的人支持该项目在当地进行建设,其他46%的人则表示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