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缺陷共性问题整改修复方案

桥梁缺陷共性问题整改修复方案

桥梁交工检测缺陷共性问题整改修复方案
一、梁体及T梁梁体非结构裂缝封闭处理
1、对非预应力现浇箱梁及箱梁、T梁梁体不是梁底横向、腹板竖向和翼缘板纵向的裂缝,对裂缝宽度≤0.15mm的,采用封缝胶封闭处理;对裂缝宽度>0.15mm的,采用“毕可法”先灌注结构胶后,再横向加贴一层300 g/ m2碳纤维布(垂直裂缝的方向)。

2、对翼缘板与腹板纵向裂缝,应分清对结构影响大小。

对结构影响不大的浅表裂缝,原则对裂缝宽度<0.1mm者,封缝胶封闭处理;≥0.1mm者采用“毕可法”注胶封闭处理。

3、对梁板结构裂缝粘贴碳纤维布原则,纤维布的长度应从裂缝尖端向外延伸各1米、宽度最小为0.5米(即裂缝两侧各向外延伸0.25米)。

对裂缝处于梁板底部的,应视病害大小加贴一至三层碳纤维布,T梁马蹄部分碳纤维布应横向包裹至与腹板交界处。

二、梁板局部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
1、单块面积小于0.1m2(对砼整体性影响较小)的。

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并用结构胶进行填补。

2、单块面积大于0.1m2。

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或环氧砂浆进行填补,并沿主筋方向加贴一层300g/ m2碳纤维布。

三、梁板局部砼松散、空洞露波纹管缺陷
1、清除松散砼后,内部无空洞、蜂窝的,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或环氧细石砼进行填补,并按以下的第3点要求加贴碳纤维布。

2、清除松散砼后,内部仍有空洞、蜂窝的,对露筋进行除锈处理,清洁创口,用结构胶进行填补,并预留注浆孔灌注结构胶封闭,最后按以下的第3点要求加贴碳纤维布。

须小心清除松散砼,特别是内部砼,以确保修复过程中结构安全。

3、贴碳纤维布原则及技术指标:清除松散砼后,缺陷宽度小等于0.5m的,沿波纹管方向加贴一层300 g/ m2碳纤维布;清除松散砼后,缺陷宽度大于0.5m的或该缺陷边缘0.5m范围内有类似缺陷的,沿波纹管方向加贴三层300 g/ m2碳纤维布(沿波纹管先纵后横再纵),原则碳纤维布四周超出处理范围,且不小于0.50m,对T梁漏波纹管者,贴碳纤维布应将马蹄部分横向包裹至顶。

四、支座相关缺陷
1、支座不密贴处理。

(1)固结墩盖梁顶钢板与梁底钢板不密贴:四周按设计要求焊接封闭后注满结构胶。

(2)支座上钢板与梁底钢板不密贴:将梁体稍微顶升后,四周用结构胶封闭后注满结构胶。

(3)支座与上钢板不密贴、支座与垫石不密贴、支座下钢
板与垫石不密贴:先测量脱空的高度或不密贴尺寸,制作不同尺寸楔型不绣钢板,采用联动千斤顶将桥梁上部结构顶起,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固定在支座垫石上,再将支座复位,千斤顶慢慢回油观察,待支座与上下钢板完全密实并不在出现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后彻底回油拆除千斤顶等设备。

2、对于支座剪切变形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等待剪切变形支座恢复到原来状态,部分不能完全恢复的支座对其进行180度调整,若是支座变形过大且无法恢复的直接将其更换;待制作调整到位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

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3、支座钢板锈蚀处理。

未按设计要求镀锌的,先进行除锈处理,并采用船用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保证其耐久性。

4、橡胶支座裂纹、破损、开裂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旧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放入新支座,调整新支座位置,使新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

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滑动面上的四氟滑板和不锈钢板不得有划痕、碰伤等,支座位置需正切,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
脂油。

5、板式橡胶支座横向偏位且悬出不锈钢板、橡胶体安装偏歪、支座长短边安装错位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沙石,放入支座,调整支座位置,使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对正,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脂油。

调整完毕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

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6、四氟板支座防罩未安装处理。

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

7、支座钢板变形处理。

调整变形钢板,使之尽量密贴,加焊封闭,然后四周用结构胶封闭后注结构胶。

钢板变形严重的应更换,同时应注意支座上下钢板安装位置保持水平。

8、盆式支座限位钢条未拆除、临时支座未拆除处理、支座上下钢板被螺栓顶住。

拆除限位钢条、临时支座,割除多余的螺栓。

9、支座下钢板螺栓未嵌入垫石中处理。

钢板纵向侧面各植φ16两根钢筋焊接,并对钢筋裸露部分及其根部进行防锈处理。

10、盆式支座上钢板纵向倾斜、偏压。

顶升梁体后,调整上钢板至设计要求为止。

11、支座旁木模未拆除、支座旁弃土及砼堆积处理
根据现场情况,如果是普通木模粘在梁底,未受到支座与
梁体的挤压,则可用翘棍或钢钎、棒槌等拆除;如木模顶住梁底,且夹在支座与梁体间,采用联动千斤顶将桥梁上部结构顶起,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以梁体与支座分开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用钢钎撬动支座木模顶梁底部,直到将木模敲打松动,能够取出木模为止。

支座旁垃圾,采用人工清理墩面上的垃圾,尤其要将支座四周的垫石清理干净,保持支座的自由活动空间,也便于日常养护检查等。

支座旁或砼顶梁底堆积的砼,用电镐、冲击钻等工具,将砼块敲散清除出墩面,保持梁体及支座自由活动空间。

12、支座垫石碎裂处理。

支座垫石为普通的开裂时,可采用结构胶封闭并埋设注浆嘴压浆封闭裂缝;若是较大面积的空洞时,将梁体顶升,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将松散的支座垫石敲打清理干净,用结构胶封闭裂缝并找平垫石,同时埋设注浆嘴,向垫石内灌注结构胶。

在胶水凝固过程中,先用临时橡胶支座支撑上部梁体结构,待胶水凝固后,拆除临时支座,调整支座位置,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

五、部分盖梁的防震挡块未设置或防震挡块与边梁密贴等缺陷处理。

防震挡块与边梁密贴可采用小型切割机,在不伤及内部钢筋的前提下,将梁体外侧或防震挡块内侧的砼保护层适当的割除部分,留出适当的空间,保持梁体与防震挡块的合适间距;对于部分未设置防震挡块的墩柱,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
立模浇筑挡块。

六、下部结构缺陷处理
1、盖梁、墩柱等的掉块、空洞、露筋处理。

参照“梁板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处理,墩柱缺陷较大者,环向碳纤维布包裹一层。

2、支座垫石开裂处理、防震挡块开裂处理。

采用压力注结构胶或凿除重新用结构胶恢复。

3、台坡开裂及损坏处理。

先敲除损坏的台坡面上的旧砂浆,对坍陷的台坡用砂土填平后,再用砂浆砌块石恢复台坡原貌。

七、其它缺陷
1、裂缝流白灰的处理。

对表面进行清理,封锚存在问题的裂缝参照“梁板砼裂缝(纹)缺陷”处理,并进行外观修复。

2、梁板局部漏筋缺陷处理。

对于露筋的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的,参照“梁板砼掉块、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处理。

3、对于张拉槽未封锚的,按设计进行封锚,对封锚存在问题的,凿除松散砼后,用结构胶封锚处理。

4、对于梁板未经许可擅自修补的,应将原修补部位砼全部凿除,由修复单位查找缺陷类别及原因,并按本方案相应缺陷处理办法进行返工处理。

对于涉及结构问题的,由修复单位及时报告总监办、项目部,并组织进行结构判定后,另行确定修复方案。

八、碳纤维布粘贴处理原则
1、在粘贴纤维布时,纤维布长度应从裂缝尖端向外延伸各1m。

2、在纤维布外表涂结构胶以防老化,并要求外表的颜色尽量与桥梁砼原色一致。

3、碳纤维布技术指标为:抗拉强度≥3000Mpa、弹性模量≥2.1×105Mpa、伸长率≥1.5%、每平米质量≥300g/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