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戏产业整体介绍

游戏产业整体介绍

新人必看-游戏产业介绍2010-05-25 12:43新人必看-游戏产业介绍◆◆01游戏这种商品为什么会有游戏只要是游戏商,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游戏公司,只要是与制作销售游戏有关的所有公司,都是在做生意。

这些生意的最终目的是盈利。

当然,开发游戏可能会非常有趣,开发人员也会立志做出全世界最棒的游戏,但经营公司终究是做生意,如果公司亏完了,它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公司的每一项决定都要遵从利益的需要。

无论是讨论现有游戏的新点子,还是筹备一款全新作品,抑或制作一款资料片或是扩展包,问题——“这会为我们公司赚钱吗”——的答案都必须是“会”。

开发商必须牢牢抓住优秀的游戏创意,员工的天才头脑,以及发行商毫无保障的启动资金。

统计数据显示:设计阶段每10个游戏概念,只有2~3个会进入成品制作。

它们中有1/3或是中途放弃,或是根本不会完成。

哪怕进入后期制作也未必能十拿九稳,只有约为一半的产品能够面对市场的检验,剩下的甚至不会发行。

现在全球大约每年有3000款游戏上市,但只有10%~15%会达到成本线,能有不菲盈利的更少。

一般来说,游戏业每年赚的钱,有80%来自区区15款游戏。

从根本上来说,整个产业的成功严重依赖于挖掘现有“核心玩家”以外的群体,制作富有新意的产品,以及给广大市场与众不同的游戏体验。

开发一个游戏的成本制作一款游戏需要多少钱?这可不是说笑。

游戏开发的越长,整个开发周期付给员工的报酬就越多。

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总开支,商战也规划的越来越细致。

如果一家公司希望维持游戏生意,他们就必须保证销售额高于成本。

目前全球每款游戏成本为400万美元,这其中包括艺术设计、程序、音乐、动作、关卡设计、剧本及其他各类开销。

一般每套游戏平均价格为40~50美元,公司需要销售8万套以上才能收支相抵。

零售商和发行商都会在其中扣除自己的那份所得,实际情况往往是开发商需要卖2~3倍的销量,才能保本。

而在中国,一款MMORPG的平均开发成本为1200-1500万人民币。

面对这么大的投资,如果第一款游戏开发失败的话,很少会有人再一次尝试。

谁在投资游戏研发就单机或电视游戏而言,发行商和制作商是组成游戏业的两类主力。

开发商由程序员,3D或是2D的美术,游戏策划、作曲家和配音演员组成。

发行商则负责市场、销售、生产、运输和售后。

一些大公司制作发行二者兼有,但在国外,它们分属不同公司的情况更普遍。

开发商并不总是制作他们想做的东西。

大部分开发商都需通过发行商销售,所以每当一家公司对新作有了主意,它就会叩响一家发行商的大门,由发行商来决定他们是否投资这个项目。

这笔投资包括程序员、美术、策划、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和开发有关全部人员的报酬。

在国内,大型网游企业通常既是发行商(运营商)也是开发商,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网络游戏的投资。

此外由于被网络游戏在中国的高利润吸引,民间的风险资本也在积极追逐网游的研发。

游戏如何取得商业成功什么才是制作成功游戏的金钥匙?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很难准确回答。

因为我们很难解释,“有趣”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但是一家公司的成功往往和“革新”、“创造”、“对现有技术的再发掘”以及大量的测试有关。

制作团队正是靠这些来让一款游戏“有趣”。

“革新”并不只是“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

在游戏产业中“革新”还意味着结合现有技术和游戏类型,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闪亮的3D画面和强大的游戏系统并不意味游戏一定会好玩,有时一个简单的2D解谜游戏会比一款次时代传奇大作更有趣。

考虑到诸如《宝石迷阵》(Bejeweled)、《几何战争》(Geometry Wars)或是《俄罗斯方块》(Tetris)等作的成功,简单的游戏,简单的画面,能迅速抓住人的游戏性,往往就是最成功,最流行的游戏。

中国的游戏市场在中国,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RPG,简称“网游”,占据了主流的游戏市场。

它低廉的娱乐成本、社会化的互动娱乐形式、以及独有的抵抗中国式“盗版”的天性,决定了它在游戏行业的统治地位。

但无论是哪种游戏,玩家追求的始终是“好玩”、“好看”、以及更好的游戏体验。

中国因其巨大的玩家数量和复杂的玩家类型,使得各商家必须竭尽全力来了解玩家、研究玩家,以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开发出更能吸引各种类型玩家的游戏商品。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的游戏市场,对消费者即“玩家”的研究,远比对游戏性本身的研究来得更为重要。

◆◆02游戏研发游戏是怎样炼成的虽说公司的技术体系各不相同,但在制作游戏时,职业分工却都差不多。

除了程序员和美术设计师,还必须有人担负策划一职。

开发团队从2人~200人不等,有时设计游戏的人也是写程序代码的人。

制作游戏时,通常会有一人担任游戏策划。

无论公司制度如何,游戏策划一般都需肩负撰写游戏设计文档(类似于电影脚本,包含游戏运行的所有细节,外观和开发进度)一职。

除了策划外,游戏还得由包括美术组和程序组在内制作人员来具体实现出来。

美术人员制作各种美术素材,使游戏里的各种东西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而程序人员则要把策划人员设计的游戏规则用各种代码加以实现,使美术人员制作的素材按照策划人员制订的游戏规则在游戏里互动。

除此以外,往往还有一位技术指导来指出游戏具体制作手段以及撰写技术设计文档(指出游戏应如何具体制作的蓝图)。

此外还会有个人统揽整个项目,我们一般都称呼他为“制作人”。

为什么研发游戏这么难实际上,大部分游戏归根结底都是对某个世界形态的复杂实时模拟,使用了消费者不了解或不关心的科学技术,但消费者只关心哪些看上去是对的,哪些不是。

就像一款一百万片的拼图,开发人员需要把无数创意和技术一一拼合,才能做出符合玩家期望的作品。

一款典型的游戏机平台游戏会需要整合如下几个方面:1、扩展性的3D环境2、引人入胜的故事线3、真实的实时物理模型4、人工智能5、丰富的音乐音效6、支持玩家大规模联网游戏,包括语音交互的能力7、令人吃惊的人物建模和让人信服的动作当然,这些还不能让游戏运作——它们只是那些难以捉摸“乐趣”的外在表现。

哪怕制作组制作了一个成功的可移动角色,也并不意味游戏会有趣,但是到最后,作品必须有趣,否则消费者就会直奔另一款游戏而去。

在游戏可玩之前,有一个检验游戏有趣的有效方法,就是制作组对创意进行高强度反复研究,保证对可玩性有充分评估。

这样可能会给游戏带来预期外的变化和更加深入的评估,最终有希望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与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对应的是,开发所需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随着软件工程越来越复杂,游戏开发对那些希望一本万利的人,已经是一个高风险高挑战性的行业。

研发一款游戏需要多久游戏制作需要大量优秀员工耗费大量的时间。

普通的PC和游戏机作品开发周期大约为18~24个月。

大作,比如授权改编游戏和新平台的独占大作,会耗费更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手机游戏和休闲游戏,开发周期就要短得多,从数周到数月不等。

对许多开发者来说,游戏发行并不意味开发结束。

销售后继续开发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大型MMORPG游戏,需要提供长期支持,额外内容,不断更新的版本,来不断扩大和维持基本玩家群。

以下的表格是开发阶段和这些开发阶段中的一些必备要素全球游戏研发分布情况北美的游戏开发业集中于西海岸,自加拿大的温哥华向南,穿过西雅图到达加利福尼亚的首府地区,最后延伸至德克萨斯。

当然,近年其他地区也在发展游戏产业,因为这些地区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不少开发人员(在加利福尼亚买房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跨过大洋,在英国和法国,也有基础扎实的游戏产业。

在亚洲市场,很明显日本具有最强的开发实力,但近十年来韩国的网游产业也在奋起直追,但受制于韩国本身的国土面积和市场容量,其网游研发的实力逐渐被中国大陆迎头赶上。

中国游戏研发分布情况上海无疑是中国游戏研发的大本营。

上世纪90年代起,UBISOFT、KONAMI、TOSE 等全球著名游戏开发公司便落户上海,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游戏开发人才,这些人才日后成为中国游戏外包行业的领军人物。

而网游兴起后,上海的研发人才优势也成为网游企业的主要输血来源。

至今为止,上海依然是中国游戏业研发水平最高、研发人员最集中的城市。

由于高昂的人力成本,许多游戏企业也逐渐在寻求上海以外的新天地,如成都、深圳、杭州、苏州等地都有望成为中国游戏开发与制作的下一轮基地。

◆◆03游戏职业成为游戏美术师/游戏动画师需要哪些条件游戏技术的进步往往就体现在对画质“更好更快更强”要求的回应上,现在还有人否认视觉效果给玩家带来的难忘体验吗? 那些令人惊讶的3D世界可以让动画角色表达各种各样的表情,技术焦点已经从如何进行像素描绘,转移到了单纯对图像的表现以及艺术家的创造力上。

利用各种2D和3D的图形绘图软件,美术和动画师仍然需要素描、油画、解剖、雕塑、图形设计等传统艺术的熏陶。

就像随便写些对话不会让人成为伟大的作家,只知道Photoshop或Maya的按键,是制作不出让玩家印象深刻,趋之若鹜的画面的。

除了艺术技能,美术还需要了解一些技术知识,知道如何把他们的作品放进游戏。

如果您在游戏过程中一直留意视觉效果的设计,就会知道作为游戏美术设计师和动画师,是多么艰巨的工作。

大部分玩家在玩一个新游戏前从不阅读说明书,这就意味设计师们必须根据一些设计原则来设计游戏画面,把玩家直观的引导到关卡目标,界面控制,可互动的角色,以及游戏的当前状态上。

角色设计也远非画一张很“酷”的画可比。

设计师必须考虑核心游戏要素以及游戏的开发平台。

游戏角色最终还要接受玩家现实生活经验的考验,所以制作角色模型和动画还需要学习解剖学和动画理论的知识。

当然,美术也要知道游戏引擎的限制,才能确保游戏角色可信又可玩。

大部分角色动画师必须把他们制作的角色放到游戏中实际控制一番,才能保证游戏里的动作做到位。

对大部分场景美术设计师(设计游戏世界供玩家探索的设计师)来说,这项工作不仅要求他们懂得使用绘图工具来制作贴图,建模和光照,还必须考虑场景的游戏要素。

场景不仅视觉上要有美感,其透露的信息还要让玩家恰到好处的理解这个关卡的设置。

总之,既要让玩家沉浸在场景美感之中,又要兼顾可玩性。

比如在滑雪游戏中美术就必须懂得游戏引擎如何运作,这样在制作弯道和滑坡时玩家能够保持控制,维持速度。

当然,美术设计师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来支持其他部门的开发。

不过在游戏美术的工作中,重点依然是要意识到技术要求和设计要点比起制作“漂亮画面”更为优先。

成为游戏策划需要哪些条件游戏策划这个岗位所肩负的责任要比许多人想象的重要很多。

他们的工作并不仅限于想几个点子或者构思故事线。

策划必须对整个游戏流程负责——要把无数的技术和创造性元素组合起来,创造玩家期望(或者说愿意花钱购买)的游戏体验。

如前所说,能让一个角色跑来跑去并不意味它会好玩。

策划要和程序美术并肩奋斗,一个成功的策划还必须深入理解如何在游戏中具体应用海量的设计元素,才能和其他组员交换观点,讨论细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