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墩专项施工方案

桥墩专项施工方案

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A11合同段墩柱专项施工方案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A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四月墩柱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JTJ076-95);4、《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A11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工期期限,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2、确保安全,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山地占用量,做到文明施工。

3、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手段,优化生产、安装工艺流程,降低成本以加快工程进度。

三、工程概况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A11段位于长乐市鹤上镇境内,路线起点位于鹤上镇湖尾村(K48+786),终于鹤上镇青桥村(K55+100),全长6.314Km。

计划工期730日历天(24个月),缺陷责任期24个月,合同总造价403741468元。

其主要工程量:1)、桥梁涵洞工程桥梁共计2078.5m/5座(分别为:江朱特大桥2#桥,49×30mT梁;鹤上互通跨线桥,3×25mT梁;青桥分离立交,2×25m现浇箱梁;青桥1#大桥,14×30mT梁;鹤上互通匝道桥3×13m简支空心板)。

墩柱共计288节(1993.839延米)四、主要人员、机械数量表拟投入高墩施工的人员、机械设备见下表表1 主要管理人员表2 主要施工机械表表3 主要施工人员表五、墩柱施工工艺本段工程桥墩均为圆柱墩,根据设计图纸最多为一道墩间系梁,在施工中以墩间系梁为界,分段施工。

圆柱墩无墩间系梁的均采用一次浇筑成型;存在一道墩间系梁的采用先浇筑墩间系梁下部第一节墩柱,然后施工墩间系梁,再施工第二节墩柱。

墩柱钢筋笼位于桩系梁顶部,施工时与桩基钢筋笼整体对接,轴线位置严格控制。

墩柱模板根据不同墩的设计尺寸分别制作定型钢模。

无墩间系梁墩柱及有墩间系梁墩身系梁第一节墩柱模板均在墩柱骨架钢筋绑扎后由25T汽吊吊运安装;模板按照墩柱高度预先拼装成两大块半圆形模板,采用汽车吊进行安装;混凝土采用吊车配合串筒浇筑。

墩间系梁以上墩身立柱的钢筋、模板及砼浇筑同样采用吊车(25t)进行吊装。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5. 1圆柱高墩施工方案5. 1.1桩间系梁顶墩柱轮廓范围内凿毛施工墩柱前首先对墩柱轮廓线范围内的桩顶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包括钢筋保护层范围内)。

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必须清除松散层及石屑,用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5.1.2测量放样由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在桩顶放出墩中心十字线,然后利用十字线控制桩点,采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墩柱中心位置,据此确定墩柱的轮廓边线。

5.1.3钢筋加工安装钢筋采用钢筋成型机集中制作。

钢筋、套筒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钢筋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必须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50cm,墩柱主筋与桩基主筋连接方式采用单面焊接,焊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箍筋绑扎,加劲箍筋采用双面焊焊成闭合环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定位钢筋要按规范设置,有墩间系梁的墩柱在钢筋制作时注意系梁钢筋位置。

在搭设好脚手架及支撑系统后,即可开始钢筋安装。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四周设置高强度砂浆或塑料垫块,垫块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先制作或购置。

钢筋连接完成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安装检查实测项目见表4:表4 钢筋安装检查实测项目5..1.4模板安装5.1.4.1测量放线由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纸在桩顶放出墩中心十字线及墩顶中心点,据此确定墩柱的轮廓边线。

5.1.4.2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墩柱尺寸大小,墩柱模板统一在加工厂家订购,按标准化要求实行准入制度。

墩柱圆弧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6mm,平面及圆弧模板单节长度2.0m,并配置1.0m及0.5m的短模板,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实际需要的模板。

每节采用两块模板围成。

拼缝处采用螺栓固定,横竖向法兰螺栓均要拧紧,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在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2)模型拼装:本工程墩柱最多节段为2节,第一节墩柱模板可按照节段墩柱高度预拼2个半圆型模板,用25T吊车进行吊装,第二节墩柱以上可但根据实际情况用25T 吊车;模板在正式安装前需在现场进行试拼工作,拼装之前要仔细检查模板的规格型号、平整度和光洁度,并涂刷脱模剂,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不能使用。

模板安装时节面之间设置一道双面胶条,防止浇筑施工中浆液串漏,保证模板错台小于2mm。

模板在现场预拼检验合格后进行整体吊装、安装,模板安装前需检验模板底口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若存在不平整现象,需采用高强砂浆进行调平,四周紧靠模板外侧设置4~6个固定锚栓,确保模板整体安装后垂直精度及模板移位。

第一节段模板安装至墩系梁下口,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均由吊车完成。

墩柱模板安装时的倾斜度用全站仪精确控制,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校核。

模板安装完成后用4根缆风绳固定,缆风绳上设手拉葫芦进行调节固定。

(3)模板校正、支撑稳固:模板拼装好后,安装4根钢丝绳作缆风绳,上端拉住模板,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钢筋桩上,预埋钢筋采用直径28的螺纹钢制作,打入地下2m,每根钢丝绳上设置手拉葫芦以紧固钢丝绳,调整模板垂直度。

先采用吊锤球法进行模板调整,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放样定位,在测量组的指挥下,调节缆风绳上的手拉葫芦使模板垂直,最后用脚手架钢管撑紧模板,以保稳定。

墩柱模板安装、加固形式如图所示。

(4)墩间系梁模板安装:墩间系梁模板安装均采用搭设好施工平台后,现场拼装;待墩身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2.5MPa时,安装墩间系梁模板,墩间系梁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模板安装完毕检验合格进行墩间系梁砼浇筑。

(5)模板检测及报验:模板拼装完成后,利用全站仪检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平面尺寸、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误差不大于3mm。

模板加固及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浇筑砼。

模板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见表5。

表5 柱模板安装允许偏差5. 1.5搭设浇筑平台墩柱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钢管脚手架在墩柱周边搭设混凝土施工作业平台,排架间排距按1.0×1.0m控制,步距为1.2m,四周设置剪刀撑结构,排架搭设高度根据墩身的高度不同而定,以满足墩柱混凝土灌注捣固、养护和拆模的需要。

作业平台排架搭设不得与墩柱模板连接,防止荷载影响墩柱模板变形移位,施工人员上下采用脚手架搭设“之”字爬梯通行。

5. 1.6安全防护模板及施工平台搭设完成后,对钢管排架四周均设置密目式安全防护网一道,防护网与排架绑扎牢固,在距离地面2m高位置设置防落网一道。

5. 1.7墩身砼浇筑墩柱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吊车、下料斗和串筒配合浇注砼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砼拌制前根据天气、气温适当的调整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砼塌落度设计值为160mm~200mm,对于到场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和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退场。

砼分层浇筑,浇筑前,先在墩柱底面浇筑1~2cm厚的同标号砂浆。

浇注时将串筒伸入墩柱模板内,每层浇筑高度30~40cm,砼捣固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捣器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10cm,其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即45~60cm。

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严格控制时间,以免过振或漏振,振捣时间约20~30s,每一点振捣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捣器。

振捣时注意不碰松模板或使钢筋移位。

在砼浇筑过程中,实行“三定”,即定人、定位、定机具,并设专人对模板垂直度、平面位置、模板接缝等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浇注过程中注意防雨5.1.8拆模、养护拆除模板时的强度按浇注混凝土时同期制作的试件做抗压试验确定,开始松开模板横竖向紧固螺栓,利用汽吊吊开模板,模板拆除过程中尽量少用人工撬动。

模板拆除以后,及时养护。

用塑料膜包裹养护,柱顶覆盖土工布,采用滴桶装满水后,缓慢渗漏进行养生。

砼养护不少于7天。

5.1.9墩柱施工注意事项⑴钢筋接头按必须错开布置,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50cm。

⑵钢筋按照结构要求,在周围绑扎塑料(或混凝土)垫块,保证浇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有足够的保护层。

⑶模板采用脱模剂清理,保证混凝土脱模后表面平整,不粘结不掉皮。

⑷采用缆风绳固定模板,模板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保证结构施工期间模型的稳定性和垂直度。

⑸结构混凝土采取分层灌注,层高为0.3m,当混凝土灌注落差≥2m时,使用串筒将混凝土输送至结构浇筑部位。

⑹混凝土灌注完毕拆模后,必须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并防止滴桶进行保湿养生,时刻注意滴桶内水位,及时补水,养生期不小于7天。

六、墩间系梁施工方法墩间系梁混凝土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均由吊车配合人工完成,模板支撑采取抱箍法施工,主梁采用I40b工字钢支撑底模,次梁采用方钢支撑。

墩间系梁施工构造图6.1墩间系梁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搭设施工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安装底模→安装墩间系梁钢筋→安装侧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覆盖养护。

6. 2墩间系梁施工方法6.2.1测量放样测量工程师对图纸桩位坐标、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准确放出墩顶中心和墩顶标高。

测量放样坚持“测量双检制”,即自检、互检,保证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6.2.2搭设施工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5mm钢管,没有出厂合格证的钢管不得使用,不同外径的钢管不得混用。

脚手架采用双排架,着地位置必须在坚实的地面上并且垫上方木,在离架底位置不大于10cm处安设平地横杆。

杆与杆之间为扣件连接,纵杆与纵杆、横杆与横杆间距均不得超过1.0m。

脚手架距墩柱30cm,环绕布置,排与排间距为50cm,在每面的纵杆外侧架设剪刀撑,剪刀撑与纵杆成45~60度角设置,每道剪刀撑(5.0m)每 2.0m 与纵杆连接一次。

脚手架高度超过20.0m时,需加设缆风绳或与已灌注过的结构物用平杆支撑。

脚手架工作层面需加防护网、防漏网。

木板需用铁丝绑扎牢固。

纵杆须高于工作层面1.5m。

脚手架纵杆连接头处必须结合牢固,纵杆必须顺直。

6.2.3支撑系统安装钢抱箍支撑系统根据墩顶标高、墩间系梁底部标高,方钢尺寸规格,反算出抱箍顶面的安装高度,并在墩柱上做好相应的记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