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理科综合
2018.4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人体浆细胞有关物质迁移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B.编码抗体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糖体
C.葡萄糖:细胞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O2:细胞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右下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该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多
B.施含乙元素的肥料比施含甲元素的肥料更有利
于该植物生长
C.种植该植物时,应在早期施用含甲元素的肥料,
后期施用含乙元素的肥料
D.当土壤中乙元素的含量为I时,适当增施含乙元素的肥料能促进该植物生长
3.乘坐过山车朝下疾驰时,不少游客会呼吸加快并感到心怦怦直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游客在短时间内的上述反应只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B.此现象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有关
C.控制呼吸和心跳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过程中游客体内的糖原合成速度会加快
4.研究人员测试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浓度为0ppm条件下,莴苣幼根不生长
B.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与乙烯相似
C.甲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在10~35ppm之间
D.在0~50 ppm范围内,甲、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体现出两重性
5.某同学取三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各加入2ml稀淀粉糊和5滴碘液。
试管①内加入2ml唾液,
试管②内加入2ml煮沸的唾液,试管③内加入2ml胰液,将三支试管37℃水浴15分钟后,观察现象。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①中溶液蓝色褪去,因为唾液中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B.试管②中溶液不褪色,因为其中的淀粉酶结构被破坏
C.试管③中溶液蓝色褪去,推测胰液中可能含有淀粉酶
D.实验中应增加对照组,试管中加入4ml蒸馏水和5滴碘液
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B.III10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有23条源自I1
C.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II4与II6的基因型相同
D.若为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对化学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 的CH3COOH 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B.0.1mol H2(g)和0.2mol 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3N A
C.0.1mol CH3OH 分子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0.4N A
D.1.1g 的11B 中含有的中子数0.5N A
9.下列关于(I)、(II)、(III)、(IV)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