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人类学的学科属性

第一讲人类学的学科属性


研究常识
社区与社会概念
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进行了详 细描述。 社区——类似于传统的乡村社会,在《乡土社会与法理社会中》滕 类似于传统的乡村社会, 社区 类似于传统的乡村社会 尼斯将乡土社会社区解释为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 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 扶、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 人们加入这个群体不是由自己选择的,而是因为他们生长在这个 群体。这种群体就是社区。 社会——即法理社会 即法理社会。他解释为一种由异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不同价 社会 即法理社会 值观念,重理智、轻人情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就是社会。人们 加入这个群体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决定的。 他认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逐统
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1956年出 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的一种二元分析的框架,用来说明在复 杂社会中存在的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传统。 大传统——是指以城市(社会)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 大传统 代表的文化; 小传统——是指在农村(社区)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 小传统 雷德菲尔德注重于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把二者置于对立面,认 为小传统处于被动地位,在文明的发展中,农村不可避免要被城市同化。 其后,欧洲学者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这一概念进行修正。认为大传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对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统通过学校等正规途径传播,处于封闭状态,不对大众开放,从而成为 精英的文化;小传统非正式传播,向所有人开放。从而导致小传 统有精 英的参与,而大众则没有参与大传统。因此小传统由于精英的介入而受 到大传统的影响,而小传统对大传统的影响则微乎其微。 在台湾,李亦园又将大小传统的概念运用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并对应于 雅文化和俗文化。 中国的雅文化和俗文化 雅文化和俗文化
2、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
• 体质人类学:又称生物人类学、人体学。主要研究人的演化、人 体质人类学: 类变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也服务与应用于人类的社会 实践。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 • 考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及社会的演化。为描述和解释人类行 考古人类学: 为而研究物质遗存。如: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中的人骨资 料,便可成为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的 重要线索;此外,还有助于了解当时居民的劳动分工和某些特殊 的习俗。 • 语言人类学: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生活文化功能。研究人们如 语言人类学: 何理解、接受周围世界的信息。如词的创造:反男、方言、雪等 解释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密切关系)。 • 文化人类学:又称民族学、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在广 文化人类学: 义上包括考古、语言和狭义的文化人类学三个领域。主要研究人 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行为的文化本质。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 分出入较大。 分出入较大。
研究常识: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常识: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1、语言人类学:人类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从语义出发研究语言的生活 、语言人类学:人类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 文化功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他思维的工具,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他思维的工具 文化功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他思维的工具,又是 他思想的牢笼;反男、方言、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密切关系) 他思想的牢笼;反男、方言、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密切关系) 2、反思人类学:对西方社会科学整体的反思与解构 (后现代) 、反思人类学:对西方社会科学整体的反思与解构.(后现代) 3、都市人类学:摄取研究都市的生活组织、生活模式和社会关系。(城市 研究都市的生活组织、 。(城市 、都市人类学:摄取研究都市的生活组织 生活模式和社会关系。( 化问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 化问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 4、生态人类学:研究生态与人类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游牧经济与生态 。(游牧经济与生态 、生态人类学:研究生态与人类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 保护) 保护) 5、医学人类学:研究人们的医疗信仰、医患关系、传统医学(风水、易经、 、医学人类学:研究人们的医疗信仰、医患关系、传统医学(风水、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6、应用人类学:注重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运用。特别是大型项目的推行。现 、应用人类学:注重人类学研究成果的运用。特别是大型项目的推行。 内部形成了“行动人类学” 发展人类学”等多个分支。 内部形成了“行动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多个分支。 7、艺术人类学:通过艺术资料研究“跨文化”的变异性或共同性。 、艺术人类学:通过艺术资料研究“跨文化”的变异性或共同性。 8、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与进化过程的科学。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与进化过程的科学。 9、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生物学的学科。与生物学联系紧密。 、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生物学的学科。与生物学联系紧密。 10、影视人类学:运用影视手段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为 、影视人类学:运用影视手段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人类学影片。 人类学影片。
第一讲 人类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内容 一、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异同
1、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化 人 1)研究不同时代(考古)、不同地区(社区、社会)、 )研究不同时代(考古)、不同地区(社区、社会)、 )、不同地区 不同族群(异民族、本民族) 生物人、社会人) 不同族群(异民族、本民族)人(生物人、社会人) 的特性及行为(经济行为、宗教行为、社会行为) 的特性及行为(经济行为、宗教行为、社会行为) 2)研究人所创造的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 )研究人所创造的文化(物质文化、 化)。
研究常识
文化与行为、 文化与行为、普遍性与特殊性 • 美国的“母婴分开睡眠”习俗——特殊性 • 跨文化研究表明“母婴同眠”——普遍性 分睡后果:延长了婴儿啼哭时间;导致身体伤害; 对母亲不利。坚持的原因是工业社会的独立身份和消 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 亲属制度——普遍性与特殊性
请同学们举相关的例子
3、人类学的不同学科名称 、
• 1 人类学( 英美) 人类学( 英美) 欧洲) ( 欧洲) 人类学: 人类学: 广义: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 广义: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考古学、 人类学) 人类学) 狭义: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或社会-文化人类学 狭义: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或社会 文化人类学 2、对人类学的别称: 、对人类学的别称: 法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民族学: 法国:文化人类学 民族学: 英国: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英国:文化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美国:文化人类学===社会 文化人类学 社会-文化人类学 美国:文化人类学 社会 欧美: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欧美:体质人类学 人体学 3、中国的人类学及名称 、
• 吴文藻(1901年12月-1985年9月), 吴文藻(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类学家、民族学家。 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 类学家、民族学家。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进入达特默斯学院 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后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 社会学 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29年6月与冰心(谢婉莹)结婚,任燕 京大学教授。1938年在云南大学任教,1939年创立社会学系, 1940年在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室工作。1946年,赴日本任中国驻 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并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吴文藻满怀爱国热忱,於1951年返回祖 国。 1953年任民族学院教授。1957年反右运动中, 吴文藻被错划 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界最著名的大右派之一(1)。1959年後从事 编译工作。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 • 著名学者费孝通、林耀华、黄华节、瞿同组、黄迪、李有义、 陈永龄均曾师从吴文藻先生。1985年9月24日病逝,经冰心努力, 中央民族大学从1996年开始设立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以奖励 研究成果。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 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 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二、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人类学与社会学——两学科最为接近 人类学与社会学 两学科最为接近 • 相同点: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而人类的 相同点: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 社会现象就是“超有机的现象” 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就是“超有机的现象”,即:文化现象。人 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研究人性、 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研究人性、人的行为和人所 创造的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及其一般原则。 创造的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及其一般原则。在这原则 是重合的。部分研究方法、技术、技巧相同。 是重合的。部分研究方法、技术、技巧相同。 • 在中国: 在中国: • 1)人类学的“北派”与社会学非常接近,主要表现在: )人类学的“北派”与社会学非常接近,主要表现在: 社区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开世界“文明、野蛮” 社区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开世界“文明、野蛮”研 究对象分野转换之先河, 从异文化转换到本文化, 究对象分野转换之先河,即:从异文化转换到本文化, 主要研究成果有: 江村经济》 金翼》 主要研究成果有:《江村经济》、《金翼》、《河北 定县调查》 定县调查》等。 • 2)涌现出了一批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于一身的学 )涌现出了一批集人类学家、 蔡元培、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 者:如:蔡元培、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费孝 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完全可以三科并举、 通:“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完全可以三科并举、 互相交叉、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美人之美、 互相交叉、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美人之美、美 美与共、共生共荣、彼此欣赏” 美与共、共生共荣、彼此欣赏”。
吴文藻先生所处的20世纪20~30年代,正值社会学和民族学在中国广泛 开拓之际, 他的突出贡献: 他的突出贡献: 1、吴文藻广泛介绍西方社会思想和人类学的各种流派,力求把社会学和文 化人类学结合起来,介绍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 推行英国牛津大学社会 介绍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和推行英国牛津大学社会 介绍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 研究荣誉学位导师制方面都走在当时学术界的前面。 研究荣誉学位导师制方面都走在当时学术界的前面。 2、特别在提倡社区研究,强调实地调查、坚持社会学和民族学中国化等 提倡社区研究, 提倡社区研究 强调实地调查、坚持社会学和民族学中国化等方 面的业绩更为突出。 3、他具有远见,注重培养人才。 注重培养人才。 注重培养人才 4、开阔了当时社会学系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後中国社会学界教 学和科研的方向。 • • 一生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 一生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现代法国社会学》、《德国传统社会学 论》、《边政学发凡》、《社会制度的性质与范围》、《功能派社会人 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社区研 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近况》、《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 《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中国少数民族情况》、《英国功能学派人 类学方法》、《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文化表格 说 明》、《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等。 除此之外,有关世界史和中国边界史地研究的译著甚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