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教育民生工程宣传内容
今年全县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中教育系统共有四项,分别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项目。
A: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简称“校安工程”)
(一)、什么是校安工程: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进行抗震加固、拆除重建,提高校舍综合防灾能力。
(二)、校安工程实施步骤:
第一步:全面摸底排查,登记入库;
第二步:对校舍进行抗震检测鉴定;
第三步:科学合理制订三年实施计划;
第四步:实施抗震加固和拆除重建。
(三)、校安工程实施原则和范围:
实施校安工程,要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实施范围是:经批准举办的所有公办、民办
中小学。
(四)、校安工程任务及完成情况
按照上级要求,自2009年开始至2011年结束,用三年时间完成校安工程任务。
目前,我县校舍加固任务全部完成,共加固楼房214幢,重建校舍已完成69幢,另3幢校舍因等待土地指标调整到明年施工。
B: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一)2010至2011年,教育局在全县7所完全中学,25所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2所中心学校,95所农村完全小学建设学校留守儿童之家。
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备有电脑、电视机、电话、桌椅、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设施。
(二)学校留守儿童之家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习、生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而在校内用专门的教室设立的一个便于留守儿童活动的场所。
(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为了建立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营造一个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
留守儿童可用留守儿童之家的亲情
电话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络亲情。
(四)留守儿童之家课外活动及假期向留守儿童开放。
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C: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节选)
第二章调整内容与分担办法
第三条调整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分别为:小学生3元/天、中学生4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
所需经费,中央按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承担50%部分仍由县级承担。
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要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科学确定。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由县财政局分学期直接打入受助学生农户卡,春季学期4月份发放,秋季学期11月份发放。
第四条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生均每年
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第五条全面取消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地方教材,地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图书资料建设范畴。
第六条调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具体标准为:农村小学425元/生·年,农村初中625元/生·年,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
原来由县级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继续保留,标准为:农村小学10元/生·年,农村初中15元/生·年;县镇小学30元/生·年,县镇初中45元/生·年。
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每年分四批拨付相关学校。
第七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具体标准为每平方米400元,由中央和省级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
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超过中央和省级安排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
第三章范围对象
第八条继续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
第九条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进入学。
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只要提供在县城经商或务工达一年等相关证明材料,其子女与县城学生同等待遇,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D: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项目
(节选)
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一、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学生,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实行专用银行卡制度,国家免费为学生办理:“一人一卡,集中申领、本人激活,自我改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