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知识点
A.石蜡熔化 B.湿衣服变干
C.液态氧变氧气 D. 氧化汞受热得到氧气和水银
10.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 (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 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64 B. 115 C. 66 D. 49
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相互关系
注意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三、相对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四、练习:
A组
1.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B.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一个碳原子 B.二者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 都含有一个碳元素
9.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变化是( )
衡南一中 化学组
2009、6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和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第二节 化合价
第三节 反应类型
第四节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五节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第六节 推断题的解法
第二章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
第二节 溶解度
第三节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三章 酸 碱 盐
第一节 酸
第二节 碱
第三节 盐
第四节 电离
A B C D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该小题和(3)小题填字母序号)
(2)B粒子的半径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16.(12分)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化学计算
第一节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二节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1物质的构成
一、原子、分子和离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①、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 化合价
一、定义:
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二、意义:
化合价决定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数目比。
三、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 --2 +3 +4
H O FE S
四、要点: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通常,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形成 构成
2、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重新组合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3、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形成;
4、关系: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特征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2
C.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 D. 丙烯醛是一种化合物
14.已知CH4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则另一种气体为( )
A. 3C2H2B. C2H2C. CO D. CO2
15.(6分)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A.水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分子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下列符号中,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②、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离子带有电荷,分子、原子不带电。
二、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1、
构成 构成
----------------→分子-----------------------------
∣ 直接构成 ↓
原子 ——————————————→ 物质
∣ ↑
-----------------------→离子-----------------------------
6.装有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
A.两种单质,一种氧化物 B.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物
C.两种化合物,一种氧化物 D. 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7.非典时,经常用过氧化氢(H2O2)做一种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A. Fe B. H2O C. N2D. 2SO2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生理盐水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5.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C 和O B. O2和C C. O2D. CO2
B组
1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
A.一定是金属 B.一定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
12. 缺铁性贫血通常要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物质 D.元素
13.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