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文学翻译

英语文学翻译


钱钟书“化境” 之说:
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 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 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 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十七世 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 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 我。
走到《镜》子里
《阿丽丝镜中奇遇记》
委婉语——
中式英语
翻译中的文
化因素
专题”小魔方”之七:
1.
2.
3.
Brief
TLG
The Gadfly
Introduction 走入《镜》中 品鉴《牛虻》
文学翻译简介
8. Conclusion
第七讲: 文学翻译 ——
走入《镜》
中奇幻世界
4. Exercise
句子小练习
7. Poem
6.
5. Elegance in
许译:“要是有了危险,它又能干什么呢?”阿丽思问。 “它会汪汪叫。”玫瑰说。一朵雏菊喊了起来:“它会发 出‘吱呜吱呜’的声音,要不然,那些柳条怎么叫树枝 呢?”(注:英语的‘树皮’和‘汪汪叫’同字同音) [3](P49)
怎一个信字了得?
(1) “But what would it do, if any danger came?” Alice asked. “It could bark,” said the Rose. “It says ‘Boughwough!’” cried a Daisy. “That’s why its branches are called boughs.” [4](P122)
怎一个信字了得?
许译:红王后又开始问:“你能回答常识 题吗?面包是怎么做的?”“这我知道!” 阿丽思急忙回答,“你拿一点面粉……” 白王后问:“你在哪儿摘的花?在花园里 还是在树篱上?”“唉,根本不是摘的,” 阿丽思解释道,“是碾出来的……”白王 后问:“有多少亩地?别丢三拉四的,一 口气说完。”[3](P303)
赵译:“啊,你想呐!”那红皇后抢着说。“那狗要发脾气的, 不是吗?”阿丽思很小心的说,“也许它会。”那皇后得意的 嚷起来说,“哈!那么狗要是把脾气发了出来,自各儿又跑走 了,它的脾气就剩了下来在这儿啦!”[2](P113)
怎一个信字了得?
(1) “But what would it do, if any danger came?” Alice asked. “It could bark,” said the Rose. “It says ‘Boughwough!’” cried a Daisy. “That’s why its branches are called boughs.” [4](P122)
译文比较赏析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也不是玫瑰般娇媚的面 容,如火的双唇和柔和的膝盖。青春是一种积极的意志,美 妙的想像,炙热的情感,是心底生命之泉的激涌。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 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 深泉在涌流。
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 It was a day compounded from silences of bee and flower and ocean and land, which were not silences at all, but motions, stirs, flutters, risings, fallings, each in its own time and matchless rhythm.
赵译:“可是要有了害怕的事情,”阿丽思说,“它又能 怎么样呐?”那玫瑰花儿说,“它能逃啊。”一朵蒿子花 儿就接着说,“它说‘桃子夭夭!’所以你买桃儿的时候 儿总说,‘给我约一约看几斤?’”[2](P16)
在例句(1)中,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 “Boughwough”这个和“bow-wow”发音相 似的词,使读者读到这里,自然地会将 “Boughwough”与“bark”联系起来。赵在此 选择了意译,巧妙的使用了“桃”与“逃”、“夭” 与“约”四个字,通过谐音产生了与原文类似的幽 默效果。许在此选择了直译,虽然坚持了忠实的原 则,但对于儿童这个读者群来说,这句话显得很难 懂,为什么“会汪汪叫,会发出吱呜吱呜的声音” 就把“柳条”叫做“树枝”了呢?这其间仿佛没有 必然的联系。虽然许在此处加入了脚注,但给读者 直观的感受失去了幽默的效果与创造性的意味。
授课安排”魔方”
1.时尚用语 ——神马都 是浮云
2.商务翻译 3. 面试求职
——Are you ——我的未
ready?
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主
4.旅游英语 ——心有多 大天有多大
7.文学翻译 ——走入《 镜》中奇幻 世界
5.校园英语 ——从“墨 湖”到“钱
江”
6.口译技巧 ——牛刀小 试与数字游

8.广告英语与 9.汉语思维≠
怎一个信字了得?
(1) “But what would it do, if any danger came?” Alice asked. “It could bark,” said the Rose. “It says ‘Boughwough!’” cried a Daisy. “That’s why its branches are called boughs.” [4](P122)
读者—译者的首要取向
翻译的目的是要把这部风靡于国外的优秀儿 童文学介绍到中国,其读者群是青少年儿童, 如何让这些读者能够原汁原味的品味到原著 中那些古怪话语的幽默之处,如何在这种特 定的文学翻译中找到中英两种语言的最佳切 合点,让中国的孩子能够感原文之感,笑原 文之笑,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硬造幽默,这就 决定了译者在行文体式、风格、语句情态和 审美方面的选择。
怎一个信字了得?
赵译:说到这儿那红皇后又开口了。她说, “我考考你懂不懂家常儿的事情?面包是 怎么做的?”阿丽思很快的说,“那我知 道!你先得拿点儿面—”那白皇后说, “挂面还是切面?宽条儿的还是细条儿 的?”“哎,不是一条儿一条儿的面,” 阿丽思解释给她听,“是和面,是一块一 块的—”“几块几毛?”那白皇后说。“你 不能邋掉那么些东西啊。”[2](P114)
(4) “Why, look here!” the Red Queen cried, “The dog would lose its temper, wouldn’t it?” “Perhaps it would,” Alice replied cautiously. “Then if the dog went away, its temper would remain!” the Queen exclaimed triumphantly. [4](P202)
赵译:阿丽思心里想,“这声音倒有点儿像鸭子叫。”一个一 丁颠儿的小声儿就在她耳朵里说,“你可以把这个做成个笑话 儿—什么‘哑子’和‘鸭子’,你知道。”[2](P28)
许译:“那像是马的声音。”阿丽思心里想。这时有一个非常 轻微的声音在她耳朵旁边说:“你可以拿这个开玩笑,就是拿 ‘嘶哑’和‘马’开玩笑,对不对?”(注:英语的‘嘶哑’ 和‘马’同音)[3](P83)
Translation Exercise
Translation
诗歌翻译 句子小练习 美文需美译
For never was a story of more woe
Than this of Juliet and her Romeo 再也没有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悲
伤的故事了。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 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阿丽丝镜中奇遇记》(也译为《走到镜子 里》作为《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姊妹篇在 英国的风行程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西游 记》。
《阿丽丝镜中奇遇记》
《镜》是一本充满了文字游戏的“似通不通” 的书,许多的译者不敢译它,是怕“本来已 经是似通的不通,再译了变成不通的不通 了”。
赵元任先生是第一位将此书译成中文的译者。 九十年代以后,《镜》的译本越来越多,其 中以许季鸿先生的译本较为普遍并具有代表 性。
(3) “It sounds like a horse,” Alice thought to herself. And an extremely small voice, close to her ear, said, “You might make a joke on that—something about ‘horse’ and ‘hoarse’, you know.” [4](P132)
语言的生动活泼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赵在 此句中将“horse”与“hoarse”这两个同音异义 词用汉语中的同音异义词“哑子”与“鸭子”对照, 达到了功能上对等,同时这些文字在中文语境中非 常生动自然,能够表现出中文独特的表达习惯,但 “忠实”地把它们整段逐字译出,会显得累赘、臃 肿、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再比如,在处理原文中的 一个告示板“TO TWEEDLEDUM’S HOUSE” 与“TO THE HOUSE OF TWEEDLEDEE”[4](P139)的翻译时,赵将其 译为“到腿得儿敦家”和“到腿得儿弟的家里。” 而许的译文则是“通往特威度丹姆的寓所”和“通 往特威度迪的寓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