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完整版)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咏物诗常见情感分类
【1. 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诗人在诗中表现自己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
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此诗作于患难之中。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
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忤逆武后,遭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作者歌咏
蝉的高洁品行,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

诗人以蝉比兴,以蝉寓己,感叹自己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
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抒发了诗人品
行高洁却“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表达自
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
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
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 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
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


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

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
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
隐衷。

惜牡丹花二首·其一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赏析】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牡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

历代多愁善
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

而白居易《惜牡丹花
二首·其一》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

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
惜花,这组诗第一首却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
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3. 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
诗人借所咏之物或抒发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
活的愿望;或抒发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赏析】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个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
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
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
的独白。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所作的咏物诗。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落榜后,他看到长安城遍地都是金
黄如铠甲般的菊花,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他豪情倍增,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
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
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4. 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赏析】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

在灾荒之年,官仓
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

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

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
责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他们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

这首诗
辛辣地讽刺了大小官吏只管中饱私囊、不问军民疾苦的腐朽本质。

金钱花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注:劚(zhú):掘,砍。

将(jiāng):语气词。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寄意的诗。

诗题“金钱花”,不过其主旨并不
在咏花,是借金钱花抨击了豪门贵族贪得无厌、残酷无情的本性。


两句中,诗人笔下的金钱花是十分美丽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赞叹之情。

不过后两句的议论才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
豪门尽劚将。

”金钱花如此娇柔迷人,如果它真的是金钱能够收藏的话,那些豪门权贵就会毫不怜惜地把它全部掘尽砍光了!这二句,出
言冷隽,恰似一把锋利的匕首,一下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
厌的本性,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他们的丑恶本质。

【5. 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和诗人看花的情形,表达了对菊花的
喜爱。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
发人思考。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析】此诗用反衬手法赞颂牡丹。

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

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
不过诗人称他们“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把芍药说成虽妖
娆但格调不高。

“芙蕖”,虽然清高洁净但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难免显得寡情。

诗人以此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也暗
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