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1.例文中的第一个“小红点”实际指什么? 第二个“小红点”又是指什么? 2.本文开头描写了什么环境,对突出文章 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老人是怎样拉“我”过马路的?试着找 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分析一下。
《爱,就在身边》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 中,许多人曾给予我们 关爱,有父母、老师、 同学,甚至是一个陌生 的路人。拿起手中的笔, 把这份爱记录下来。要 求叙事完整,写出真情 实感,适当使用环境描 写。400字左右。
第 四 讲
环境描写
游戏大本营——
灵犀一指
灵犀一指
规则:
游戏者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 游戏开始,老师给游戏者下达口令, 如“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等,在下达每个口令的同时,食指必须 指向错误的部位。你的动作只要有和口 令言行一致,那么你就输了! 输的同学学一种动物的叫声,不许重复。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 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神,干皱的皮 肤„„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 脸更加清晰„„(《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5. 烘托作者情感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二年级期末, 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学生手册上除了音乐、 图画、体操和操行是乙以外,剩下的都是丙。 班主任把爸爸叫去,逼着要我留级,经过爸爸 的苦苦哀求,才让我上三年级。 开学那天,黄雀在空中叫,田野里的桃花 含苞欲放,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开学典 礼上,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新来的老师。大仓老 师穿着一身制服,留着平头,只见他一下子跳 上领操台,开始讲话。 《大仓老师》
1、交代故事背景
雨哗哗地下大了,啪啪地掉在地上,水晶 帘子一下散开了,雨丝四下飞散,雨水更密。 “好大的雨呀!”我想,“我可不能生病,快 跑。”我撒开腿跑到一块广告牌下避雨,擦一 擦脸上的雨水,透一口气,仰起脸,“不好!” 我发现正好站在一块“麦氏奶粉”的广告牌下。 “我又不是小娃娃,哼!干嘛躲在大瓶的奶粉 下面。”我毫不犹豫地,立刻跑到另一块“金 利来”的广告牌下。 “我己经是大人了。”我自豪地想。
分析: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傍晚时 分湖中美丽的景象,它带给人一种愉悦之感。 这种美好的感觉与下文将要发生的故事带给人 的感觉是一样的。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 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 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的父亲的脸,我的思绪飘 向那圣洁的天空„„ 小时候,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 很多很多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 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摇头晃脑活似一个凯旋的小 将军。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 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 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想法起 源于中学时代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 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工程师等等时,我只能怯 怯地写上“务农”。上交表格时,我紧紧地将它捏在手 中,生怕别人看见了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 厂长、经理、工程师„„
成绩公布了。哈,100分,万岁!我想叫想 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 享我的喜悦。 。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正准备一起分享我的喜 悦。哪知却捕捉到一串嘲讽 ——“ 瞧那得意劲, 麻雀变凤凰了!”“哼,一定有猫腻!”“说不 定……”轰!我头脑一炸,我想哭。 。 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 分向他们 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
《牵 手》 我喜欢爷爷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的头,也喜欢爸爸用有力的大手 把我抱起,高高举过头顶,但更喜欢妈妈用软软的手紧紧牵住我的手。 小时候,妈妈总喜欢牵住我的手。过马路牵手,买东西牵手,甚至 睡觉前也要牵一牵。那时候我太小,根本不懂得妈妈这么做的意思,只 是觉得习惯了。长大了,妈妈牵手的习惯依旧,我不支持也不反对,直 到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逛超市。 妈妈还是如往常一样牵我的手。大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兴 奋地左顾右盼。在超市里我看见两个同学,便和他们打招呼。他们转身 来向我问好时,看看我,看看我妈妈,又看看我俩牵在一块儿的手,忍 不住笑了。这时候,街上的车流声、喧闹声、音乐声仿佛统统不见了, 在我耳边只有同学们的讥讽“哈哈,这么大了上街还要家长领着,不害 羞„„”我突然感到害羞起来,便飞奔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个 下午,没走出房门,更没和妈妈说过一句话。 晚上,我终于打开门和妈妈一起吃饭。吃完饭,我问妈妈为何老是 牵我的手。她说:“小时候,外婆也总是牵我的手,不管走到哪儿。渐 渐长大了,我有点儿讨厌,但后来外婆去世了。妈妈我想牵她的手也牵 不着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很后悔,对她说了声“对不起”。 后来,不管走到哪儿,不是妈妈来牵我的手,而是我主动去牵起妈 妈的手,牵得紧紧的。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天冷了,多穿件 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 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一下子进入了 我的视眼。我的心微微地颤动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寂静;月儿,还是这样 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 忘却„„ 只记得那晚很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 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 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 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 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 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是父亲知道我怕黑, 又像小时候一样来接我了„„
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背景,为下文作铺垫 2、营造氛围 3、衬托人物形象(性格、心理) 4、烘托作者情感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造句:运用下列一两种景物表现自己的心 情。
心情或感受:烦燥、苦恼、昏昏欲睡、悲伤无助、
温暖、感动、快乐、欢喜 …… 景、物:太阳(阳光)、星星(星光)、月亮(月 色)、云、树(树叶)、小草、花、路、小鸟、蝴蝶、 蜜蜂、虫子、猫、乌鸦…… 例: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似乎在嘲笑我的天真无知, 我的心冷到了极点。
2、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 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 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 他的胯下逃走了。
3、为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 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 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 美。 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 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 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鲈鱼奇缘》 )
父母是树,为你遮挡炎炎夏日里烈日;父母是灯,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前 进路途;父母是太阳,在寒风刺骨的冬日温暖你的心房。 早晨,她和父母吵架了,原因是她想和父母一起去买冬天用的电暖气。 父母却怎么也不答应带她一起去,自己骑车去了。 她很生气,心想:哼!不去就不去,以后你们让我去我也不去,真是小 气,她越想越生气,便摔门而出,气冲冲地出去了。 她在院子散着步子,心情降到了极点。忽然,她听到了一声猫叫,便寻 着声源去找。在一个角落里她看见了,那个角落十分干净,这是很难得的。 在角落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猫甜甜地做着美梦,身上盖着一些干净的落 叶。她很同情小猫,想:小猫真可怜,这么小就被猫妈妈抛弃了。 突然,只 听见“喵”的一声,一只老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叨起小猫就跑了。 她站在原地,静静地深思着,一阵一阵寒风从她身旁刮过,不知是寒风 让她冷静了,还是她从寒风中明白了什么。她眼前一亮,那原本生气的脸, 多了几丝快乐,蹦跳着跑回了家。 她破天荒地烧了一壶开水,接着就听见父母寻熟悉的声音。 “孩子,对 不起,早上没和你说清楚。我们不是有意不带你出去的,外面太冷了,我们 怕你感冒了,你不怪我们吧„„” 没等父母说完,她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茶, 递到父母手中,只说了一句:“天这么冷了,暖暖手吧!”还没等父母反应 过来,她早已冲进自己的卧室,扑到床上痛哭起来了。 这时,眼泪说明了一切,行前所有的不愉快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自 己的所作所为的后悔、愧疚,她明白了,拥 有父你的眼、耳、心
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游戏开始


看你们的!
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 描写。 社会环境:一般指人物活动的场所、社 会背景、历史背景、风土人情等,对表 现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具有特定意义; 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山水、四时季节、 阴晴气象等,也能表现人物形象和中心 思想服务。
一道风景线
翻开记忆的相册,品味那一道道美丽而深邃的风景—— 妈妈· 围巾 窗外,风儿呼呼地吹着,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妈妈轻轻地 走到我身后,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条围巾。哇!好漂亮的 七彩围巾,看上去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就在接过围巾的刹那 间,我看见了妈妈的那双手:通红的手上布满了冻疮,好像刚 刚涂过药,手指也肿得很厉害。我的眼睛模糊了,眼前仿佛又 出现妈妈在柔和的灯光下为我一针一线赶织围巾的情景。 哦,一条七彩围巾在我心里飘扬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 一条七彩围巾, , ,是爱把它们串联 成一道美丽而永恒的风景线!
《大雾中的小红点》 前几天,雾非常大,那天早上,我推开窗户,好大的雾,眼前的一切都消 失了。高耸的楼房,整齐的树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别大雾吞没了。 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耳边响着汽车,自行车的喇叭声和叮铃铃的车铃声, 看到的却是他们淡淡的背影,我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我摸索着向前走,每一步 都很小心,尽管如此,我还是差点被迎面驶来的自行车撞倒。好不容易,我来 到十字路旁,要过马路了,我的脚刚迈进人行横道,这时,前面一个和我年龄 差不多的同学被汽车喇叭一吓,不禁叫了一声,退回了人行道。我的脚也不由 自主的退了回来,全身起了鸡皮疙瘩,我徘徊在路旁,心想:怎么办?忽然一 声亲切的问候在我耳边响起:“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我回头一看,茫茫的 白雾中,有一位老人站在我身后,大约六七十岁,手里拿着手电筒。我还来不及 回答,但那有力的手便牵着我走,走下了人行横道。我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 放开大步,向前迈去。我平安的过了马路,一踏上马路的那边,刚才拉紧我的 那只手放开了。我回头一看,那位不知名的老人消失在浓雾中。再找,就只见 一粒小红点,在动。我继续向学校走去,这时我才发现有好多同样的红点在移 动。十字路口,容易出事故的地方都有。我恍然大悟,那么多农民爷爷放弃自 己的休息时间,给人们指引方向,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啊!我看着那一个 个红点,仿佛觉得他是大海里的指南针。每当茫茫无际的大海别漆黑的夜晚笼 罩时,指南针便大显身手,为人们指引方向,真了不起啊。 到了学校,我又回头看了看那正在移动的红点,心想:“那虽然是一位不 知名的老人,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那位老人就是我的带路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