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叙文中妙用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明确什么是景物描写,在写作的基础上学会描写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明确如何描写景物。
2、掌握在记叙文中何时插入景物描写。
三、教学方法:
利用所学课文知识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出示以下文字):
甲文:下雨了,我的心情很不好。
乙文:阴沉了一下午的天终于在黄昏爆发了,先是被一道闪电撕裂,接着是“轰隆隆”的雷声大造声势,终于那些晶莹剔透的雨点被毫不留情的从空中抛洒下来,摔得粉碎——一如我的心情。
——修改后的作文教师:可见环境描写很重要。
二、环境描写的定义。
(PPT出示):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想学习自然环境描写。
三、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
(PPT出示文字):(PPT出示荷塘月色图片)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配乐朗读),感受环境描写带来的优美意境。
问题:描写荷叶荷花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师生共同赏析,最终明确。
教师小结:方法1:比喻、拟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朱自清《春》(生配乐朗读),感受环境描写的妙处。
问题:描写春风作者用了什么高明的方法,将无形无味的春风写得友情有味有感?(师生共赏)
教师小结:方法2:动用各种感官
①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学生赏析)
教师小结:方法3:联想、想象
教师拓展:在记叙文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PPT出示注意事项):
1、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2、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3、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四、满分作文中的环境描写。
(范文)
(插入背景音乐;出示PPT);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用红色标注出来。
月若有情月长吟
风有些大了,天空再看不到残余的霞光,哪怕一丝云缕。
抬起头,没想到雨竟已静悄悄地下了起来。
一阵冷风吹来,吹乱的雨丝,冷冷的打在我的脸上,没有星月的山村的夜晚,苍白、无助。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暇顾及已被淋湿的衣服。
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突然,一阵凄凉的哭声传入我的耳朵。
“谁?这么晚了,他为啥哭?”我循着声音寻找,原来是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见我,揪着我的裤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吗?”我本能地应了一声,就想抱起他走。
突然,我触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
咦,这不是王医生的儿子吗?顿时,我心里轰起一腔怒火,王医生的影子又浮现在脑海。
就是他,为了小小的一笔医药费而拒不为我妈治病!
“走吧!现在的世道还会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着,脚下迈开了步子。
这时,一声更凄厉的声音恨恨地剐了我一刀:难道真的丢下他不管?夜深了,难道就让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吗?他能抵抗动物侵害吗?…我打了个冷噤。
啊!不能,我不能丢下他而去,我猛转身,我不能选择与道义相悖的行为。
我轻轻地敲开了王医生家的门。
我不理会他的语言与目光,只是快速地离开,我想我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不会因为金钱而丧失了做人的道德。
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不愿在这块见利忘义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如墨般的云层不知何时已消散了。
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
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人情的气息。
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嗅到了一阵药味。
我疑惑地询问我的母亲。
妈妈只是微笑地递给我一封信。
信上说:“谢谢你,把我的儿子送回家。
你的行为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教育。
在金钱与医德面前,我们应该选择医德。
”
我的眼睛有点湿,我推开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多明智的选择!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珍贵的是友爱。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
哦!月若有情月长吟!
教师先展示没有环境描写的作文,再展示被红色字体表明的环境描写的作文。
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进而明白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问题:作文中的环境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环境描写各在文章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PPT展示)
1、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烘托心情。
(文首常用)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文中常用)
3、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文末常用)
(PPT展示)
一、穿插环境描写,可采用连串式。
同一种景物反复渲染描写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二、穿插环境描写,对比式描写衬能突出深刻的主题
环境描写,还可以将将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
五、课堂演练,以某同学的习作提纲训练环境描写,任选一段。
下面是一个同学以“等待”为题的大致提纲
开篇:酷夏家等待录取通知书
(时间、地点、心情:烦躁)
文中:村头酷热目光议论
(推动情节、心情:焦灼不安)
结尾:村头拿到通知书
(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喜悦)
学生佳作交流展示
(教师以投影仪展示)
六、布置作业。
(PPT展示)
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突出风雪肆虐的景物描写,以此反衬伟大的母爱。
(不少于50字)
一个风雪之夜,我感冒发了高烧。
妈妈焦急地给在单位值班的爸爸打电话,可怎么也打不通。
她想找街坊帮忙,可到了门口又回来了,她是怕打扰人家休息。
昏迷中,我看见妈妈在屋里转了一会儿,就毅然的背起我,奔向医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匆忙中,妈妈滑倒了,和妈妈一起倒在地上的我不停地哼哼。
这时妈妈脱下她的大衣,裹在我身上,又费力地将我背起,在刺骨的寒风中,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背着我,艰难地跑向医院。
七、板书设计:
在记叙文中妙用环境描写
定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描写方法:修辞感官想象、联想
使用方法:连串式描写对比式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