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精品PPT课件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精品PPT课件
相同。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Ω。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又测量
两次,并将三次测得的电阻取平均值。这种取平均值的方法是否正
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 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连人电路中。 (2)假设小明正确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接的是大量程,接 着他进行了实验操作,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将电流表从 大量程改为小量程了。则他进行了怎样的实验操作?观察到了什 么实验现象?
(3)试卷的题型与题量 首先以答题方式为分类标准确定大题型,然
后确定每一部分知识在大题型中的分布及占多 少个题目,从而确定试卷总题数。 (4)物理方法 (5)情境领域 (6)难度预估
3.双向细目表的种类 (1)课标第一、二级主题细目表 (2)知识结构细目表 (3)课标第三级主题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编制完成后,不得随意更改。如 果在编制试题时发现细目表中有不尽合理的地 方,需经命、审人员集体研究后再行更改,命 题人员个人无权更改细目表的内容。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 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发现杠杆右端仍下沉, 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分别 为F1 =6N、l1 =20cm、F2=4N和 l2=30cm,并由此得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该同学能否得出探究 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 。
1.某固态物质加热后变为液体,停止加热让它冷却, 记录时间和温度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 min
0
2
4
6
81
1 0
1 2
1 4
1 6
2 8
0
温度t/ 9 9 8 8 8 8 8 7 7 7 6
℃
80300005125
(1)实验中有一组错误数据,请指出是哪一组? (2)请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在坐 标纸上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不是晶体? 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 。
(1)知识覆盖率及各部分知识的权重 确定各部分知识权重的依据: ①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数 ②各部分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应把力、热、电、光、声这五个大知识
块划分为小知识块,这是制定双向细目表 的依据。把小知识块再划分为知识点,以 便命题时作为抽样之用,使命题能够保持 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2)考查的能力及各能力领域的权重 ①理解能力 ②推理能力 ③应用能力 ④实验探究能力及权重
符合全卷难度要求。
***
3.调整难度值分布 全卷各题难度构成难度分布曲线,
4.对试题进一步加工 精细加工文字、符号、图表、答题说明,
核实分值、页码、页眉页脚等
**
5.制定评分细则 多种解法和不同角度答题的评分细则
6.试做试卷 统计试卷阅读量和答题量(思考时间和 写字时间),预测学生平均答卷时间
*
什么?要得到正确的探究结论应该怎样做?
(2)人眼必须在______的那一侧才能
看到点燃蜡烛的像(选填“像”或“物”)。
(3)实验中会看到两个蜡烛的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 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 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那种实验 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 谢!
1.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 放入装有凉开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 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 解释这个现象。
2.实验室某玻璃瓶中盛有质量为140g、体积为 1.72×10-4m3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厚玻
璃代替平面镜。图8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印
记,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
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所找到的蜡烛像
的位置。
(1)此同学根据自己的测量记录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的结论。你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是
6.试题难度 预估得分率是否适当
7.同时考虑答案及得分点 得分点不合适应修改试题或重新命制试题
三、组成试卷
1.核实各项预设指标,发现问题修改试
题或用备用题置换
2.预估和调整试题难度
(小题、题型、全卷)
(1)以两次实测难度为依据
(2)以当地教研、教学和学情为依据
符和7︰2︰1比例或6︰2︰2比例,也
二、命制试题
1.知识点 (1)主要知识考点 (2)辅助知识考点 (3)知识的综合性 (4)知识的领域
2.能力点
(1)识记能力 (2)理解能力 (3)逻辑推理能力 (4)分析与综合能力 (5)实验基本技能 (6)科学探究能力 (7)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能力
3.物理方法
(1)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科学研究方法
(1)瓶中酒精的密度是多少? (2)将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这些热量能使20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度?
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 待测电阻约为15Ω。
(1)甲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2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图12
(2)画出实验用的表格。
(3)乙同学测的是小灯泡的电阻,其他器材和电路与甲同学的
①与特殊到一般探寻规律 ②用图像处理变量关系 ③控制变量
4.情境领域
(1)日常生活 (2)大自然 (3)物理实验 (4)工、农业生产 (5)新技术
5.设问方式
(1)试题信息呈现方式 (文字、图像、表格、图片)
(2)设问方式与答题方式 (陈述、计算、选择、画图)
(3)试题开放程度 ①条件开放 ②过程开放 ③结论开放
初中物理中考
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 的编制方法
2009.3.27
一、编制双向细目表
1.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依据 (1)中考方案 (2)学科课程标准 (3)中考考试说明 (4)命题框架 命题框架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
明的要求,对内容标准、行为目标和表 现水平的描述,是对考试各项内容的抽 样。
2.双向细目表的内容